• 曲波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曲波

    曲波1923年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父亲当过染匠,后失业归农。曲波只念过五年半小学。13岁失学在家务农和樵采。他少年时代曾熟读了《说岳全传》、《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小说。1938年,正值卢沟桥“七·七”事变的第二年,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中华民族的命运危在旦夕。国难当头,当时高小刚毕业,只有15岁的曲波就毅然投身革命,参加了胶东军区的八路军,在5旅13团先后任宣传员、文化教员。

    1939年曲波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指导员,1942年因被怀疑是托派分子遭隔离反省。1943年,组织上安排他到延安抗大分校——胶东抗大学习。他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剧本《麦收之后》和《排难除害》。抗大毕业后,被分配到胶东军区担任前线报社记者。1944年重返作战部队任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1945年底至1946年初,曲波随田松司令员、李伟政委率领的胶东军区海军二支队(含一团、二团共3000人,该部队系由刘公岛起义部队整编),急行军赶赴东北牡丹江,参加那里的剿匪战斗。

    1946年2月2日,部队到达牡丹江后,曲波任东北民主联军牡丹江军区二团副参谋长。他亲率剿匪小分队36名战士进入深山密林,追剿国民党残匪。1947年2月7日,他派遣侦察英雄杨子荣率五名战士化装成“吴氏三虎”的匪徒,深入海县(今海林市)夹皮沟蛤蟆塘匪巢,取得国民党东北军第二支队少将司令、三代惯匪张乐山(匪号“座山雕”)的信任。关键时刻,杨子荣巧施调虎离山计,在转移路上配合曲波率领的小分队一举擒获匪首张乐山以及联络部长刘兆成、秘书副官李义堂等27名惯匪,匪徒无一漏网。这次剿匪行动由于功绩卓著,小分队受到上级的表彰。

    1948年后,军区二团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南下,曲波参加了著名的“辽沈战役”。在一次战斗中,曲波受了重伤。1949年,他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学校工作。1950年全国解放后,曲波转业到地方,历任某机车车辆工厂党委书记兼第一副厂长,铁道部设计分局副局长、设计院副院长,后任铁道部工业局副局长。

    1955年曲波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1957年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林海雪原》。该书出版之前,1957年2月,《人民文学》以《奇袭虎狼窝》为题,选载了《受命》、《杨子荣智识小炉匠》、《刘勋苍猛擒刁占一》、《夜审》、《蘑菇老人神话奶头山》、《破天险奇袭奶头山》六章。1958年6月《奇袭虎狼窝》被译成俄文,中国作家代表团出席在苏联塔什干召开的亚非作家会议时,该文是带去的文学作品之一。《林海雪原》先后被译成英文、(苏军事文艺出版社1959年)、俄文、日文(日文有冈本隆三出版社(1961年4月15日)和平凡社(1962年)两个译本)、蒙古文、朝鲜文、越南文(1959年)、挪威文(1976年)、阿拉伯文(1976年)。该书国内多次印刷,据不完全统计,已有313.60万册。小说曾先后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戏剧上映上演。电影《林海雪原》和根据小说改编的京剧《智取威虎山》在中国影响很大。

    1959年至962年曲波先后完成了《山呼海啸》和《桥隆飙》两部长篇小说的初稿。他还创作了反映工业建设题材的敌小说《热处理》、《争吵》和散文《散观平武》等。在林彪、“四人帮”横行的10年里,曲波遭到打击迫害,身心受到摧残。在这种情况下,他仍坚持了文学创作并写了20多万字的自传。1977年重新出版了长篇小说《林海雪原》。长篇小说反映抗日战争题材的《山呼海啸》于次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初版。反映战场行医、火线办院,描写部队医务人员生活的长篇小说《戎碑》于1977年6月山东人民出版社初版。出版前,曾由《山东文艺》1977年6月、7月选载。出版后被译为朝鲜文。小说《桥隆飙》于1979年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桥隆飙》总印数据不完全统计为150万册。

    • 标签:
    • 出版社
    • 出版
    • 军区
    • 部队
    • 雪原
    • 胶东
    • 曲波
    • 长篇小说
    • 林海
    • 先后
    • 小说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