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力资源E-Learning:信息时代企业培训新发展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人力资源E-Learning:信息时代企业培训新发展

    黄加文 黄景碧 聂文芳

    江西师范大学 330022

    【摘 要】:人力资源E-Learning作为E-Learning与人力资源培训交叉发展的新领域,凭借其跨时空性、灵活便捷等特征,以及对企业学习和变革的作用,日益受到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和高校研究机构的关注。纵观国际和国内人力资源E-Learning的相关研究动态可以发现,当前人力资源E-Learning主要置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以培训课程为中心,与培训资源软件等联系密切,是一项包括对象、过程和内容目标的系统工程。人力资源E-Learning实践所反映出来的理论主要是基于员工岗位胜任力的课程开发理论,实践前沿应当关注移动Web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知识管理系统、云计算等在人力资源E-Learning中的应用。

    【关键词】:人力资源;企业学习;E-Learning;人力资源培训

    1. 问题提出

    E-Learning这一术语最早于1999年在美国On-LineLearning大会上提出,并在教育研究者、知识管理专家、E-Learning开发者的研究下不断得以发展。当前学界一般认为,“E-Learning是一套完整的学习资源库,以及相关的知识管理、学习管理等辅助系统,目的在于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服务”。(汪家宝等,2007WikipediaE-Learning2012

    人力资源开发(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HRD)这一概念首次由美国学者Nadler提出。当前学界将人力资源开发定义为“组织提供给员工的教育或学习计划,用来帮助员工提高技能,并改变他们的态度和行为,这个过程使个人和组织都得到提升”。(胡宁,2007WikipediaHumanResourceDevelopment2012

    人力资源E-LearningHuman Resource E-LearningHRE-Learning)则是E-Learning

    与人力资源培训交叉发展的成果,无论其规模,还是理论实践、平台开发,近年来在国内外都发展迅猛。(黄加文等,2002

    从教育与技术的视角来思辨人力资源E-Learning(见表1),可以看出:

    1 教育与技术视角的人力资源E-Learning思辨

    形式

    对象

    E-learning

    传统学习

    学校学生

    学校E-learning

    学校传统教育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E-learning

    人力资源传统培训


    第一,E-Learning是传统学习的继承与发展,与传统学习紧密联系、互为补充。传统学习主要基于纸质教材、课堂讲授而实施学习;E-Learning主要基于E-Learning系统而实施学习。(汪家宝等,2007WikipediaE-Learning2012E-Learning在无时空限制的网络化学习、协同合作学习、学习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学习效果跟踪等方面优势显著,但也存在网络依赖性强、学习者主动性要求高、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弱等问题,这正体现了E-Learning与传统学习的互补性。一般认为,学习者随着心理成熟度的增长,可增加E-Learning学习时间和强度。

    第二,人力资源培训与学校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都是关于人的教育,学校培养的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成为在职员工;员工工作的同时,需要继续接受人力资源培训。学校教育面向在校学生,需要符合在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并突出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能力素质提高、校园文化熏陶等学习目标。人力资源培训(又称为员工培训、企业培训、社会教育)面向在职员工,需要符合在职员工的身心发展状态,并突出岗位能力培养、绩效提升、企业文化培育等学习目标。(胡宁,2007Wikipedia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2012

    第三,在人力资源E-Learning、人力资源传统培训、学校E-Learning、学校传统教育4种教育中,人力资源E-Learning是最符合当前网络信息时代特征的教育形态。例如,人力资源E-Learning与人力资源传统培训相比,虽然两者都面向在职员工、均要求符合在职员工的身心发展状态,但人力资源E-Learning更能满足在职员工无时空限制的网络化学习的需求,更容易克服教育场所限制等不利因素,所以,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人力资源E-Learning将发展为主导,而人力资源传统培训将发展为辅助。又例如,人力资源E-Learning与学校E-Learning相比,人力资源E-Learning更符合在职员工的身心发展状态,有利于克服教育场所等限制,特别是可以很好地解决“工学矛盾”;而学校E-Learning对于习惯了传统学校教育的在校学生来说,将是一个挑战,加之教育场所充沛等因素,目前学校E-Learning仍然是传统学校教育的辅助,所以,人力资源E-Learning将优先于学校E-Learning发展成为可能。

    人力资源E-Learning作为新生事物,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但是,由于其跨人力资源和E-Learning两大领域,其研究颇具挑战性。为此,本文将对近10年来国内外HR E-Learning的相关研究进行全面分析,并对HR E-Learning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HR E-Learning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1. 研究设计

    本 文 探 究HR E-Learning的 基 本 思 路 是 :(1HR E-Learning研究相关信息综合:采用学术研究“小世界”方法(即6个关键:关键文献、关键会议、关键项目、关键网站、关键团队、关键人物),(祝智庭等,2010)收集HR E-Learning研究相关信息,以获得整体了解;(2HR E-Learning研究相关信息内容分析:基于全面性、权威性、可信性的考虑,主要对HR E-Learning的关键文献进行内容分析,特别是词频分析,以了解高频信息、流行术语,捕捉研究热点;(3HR E-Learning研究前沿动态分析:进一步从HR E-Learning理论、实践两个方面,概括HR E-Learning的最新研究动态;(4HR E-Learning研究定位思考:基于研究现状,思考HR E-Learning研究定位,为今后研究奠定基础。

    1. 研究过程

    基于上述研究思路,笔者通过中国知网、维普、万方、ERICPQDTWebofKnowledgeEISpringerLinkScienceDirec,以“人力资源/人力/人资/企业/员工/雇员/在职/Human Resource/HR/Corporate/Enterprise/Company/Employee”+“E-Learning/E-Training/电子学习/网络教育/网络培训/网络学习/在线培训/在线学习/培训”为主要关键词,查阅HR E-Learning相关研究的综述类中、英文学术论文,并跟踪它们的参考文献,以获得当前HR E-Learning研究的整体概貌。并通过进一步搜索和整理,最终获得具有代表性的中、英文学术论文共计67篇。(冯秀琪等,2002;李燕萍等,2003;刘耀中,2006;李瑞坤;2010Iverg rd et al.2005Bersin2007

    上述信息收集综合后,本文选用ROSTContentMining工具进行词频分析,手工合并同义词项,获取代表性词汇136个,如表2所示(词频是中文和相关英文词频的总和,按从高到低列出)。同时,对中文词汇进行关系构建,获得如图1所示的关系图谱。





    2 HR E-Learning相关文献关键词及词频统计

    序号

    关键词

    词频

    序号

    关键词

    词频

    [1]

    培训+学习+E-Learning+教育+教学+E-Training

    9873

    [2]

    企业+员工+人力资源+人力+人资+雇员+Humanresource+HR+Corporate+Enterprise+Company+Employee

    4998

    [3]

    管理

    1310

    [4]

    课程

    1278

    [5]

    系统

    1225

    [6]

    知识

    1166

    [7]

    技术

    1019

    [8]

    绩效

    823

    [9]

    分析

    803

    [10]

    开发

    771

    [11]

    设计

    725

    [12]

    组织

    607

    [13]

    评估

    506

    [14]

    技能

    499

    [15]

    资源

    44

    [16]

    需求

    426

    [17]

    过程

    424

    [18]

    问题

    424

    [19]

    模式

    417

    [20]

    目标

    408

    [21]

    能力

    406

    [22]

    理论

    396

    [23]

    人力

    370

    [24]

    体系

    361

    [25]

    方法

    356

    [26]

    部门

    354

    [27]

    项目

    345

    [28]

    评价

    334

    [29]

    岗位

    318

    [30]

    应用

    315

    [31]

    模块

    288

    [32]

    传统

    277

    [33]

    调查

    233

    [34]

    环境

    229

    [35]

    服务

    220

    [36]

    考试

    216

    [37]

    基础

    210

    [38]

    职业

    207

    [39]

    结构

    196

    [40]

    激励

    193

    [41]

    数据

    186

    [42]

    考核

    182

    [43]

    流程

    179

    [44]

    培训者

    175

    [45]

    模型

    174

    [46]

    因素

    174

    [47]

    形式

    172

    [48]

    行为

    172

    [49]

    功能

    170

    [50]

    指标

    169

    [51]

    市场

    169

    [52]

    文化

    166

    [53]

    实践

    165

    [54]

    人才

    165

    [55]

    成人

    164

    [56]

    沟通

    159

    [57]

    知识管理

    158

    [58]

    竞争

    156

    [59]

    成本

    155

    [60]

    利用

    153

    [61]

    管理者

    153

    [62]

    测试

    146

    [63]

    方案

    146

    [64]

    目的

    144

    [65]

    指导

    143

    [66]

    操作

    142

    [67]

    平台

    140

    [68]

    战略

    139

    [69]

    素质

    139

    [70]

    学习者

    139

    [71]

    业务

    138

    [72]

    标准

    137

    [73]

    交流

    135

    [74]

    美国

    131

    [75]

    反馈

    128

    [76]

    机制

    127

    [77]

    计算机

    114

    [78]

    培养

    107

    [79]

    查询

    106

    [80]

    自身

    106

    [81]

    价值

    105

    [82]

    模拟

    103

    [83]

    手段

    101

    [84]

    网上

    101

    [85]

    创新

    95

    [86]

    角色

    95

    [87]

    成绩

    93

    [88]

    关系

    92

    [89]

    领导

    90

    [90]

    问卷

    90

    [91]

    竞争力

    89

    [92]

    理念

    89

    [93]

    高层

    88

    [94]

    销售

    87

    [95]

    混合式

    87

    [96]

    讲师

    85

    [97]

    认识

    85

    [98]

    受训

    85

    [99]

    社会

    85

    [100]

    共享

    84

    [101]

    并且

    83

    [102]

    制度

    83

    [103]

    电子

    82

    [104]

    措施

    80

    [105]

    资本

    80

    [106]

    团队

    79

    [107]

    自我

    78

    [108]

    工具

    78

    [109]

    教师

    78

    [110]

    概念

    77

    [111]

    管理员

    76

    [112]

    数据库

    75

    [113]

    科学

    75

    [114]

    界面

    74

    [115]

    运用

    72

    [116]

    投资

    72

    [117]

    知识经济

    71

    [118]

    多媒体

    70

    [119]

    情境

    70

    [120]

    软件

    69

    [121]

    互动

    69

    [122]

    受训者

    68

    [123]

    职工

    66

    [124]

    策略

    66

    [125]

    理解

    66

    [126]

    教材

    66

    [127]

    分类

    65

    [128]

    定义

    65

    [129]

    程序

    65

    [130]

    训练

    64

    [131]

    满意度

    64

    [132]

    职责

    63

    [133]

    职能

    62

    [134]

    思想

    61

    [135]

    信息化

    60

    [136]

    依据

    60

    1 中文关键词(部分)关系图谱

    1. 研究结果及讨论

    4.1HR E-Learning研究内容分析

    通过上述词频分析可以发现:“培训+学习+E-Learning+教育+教学+E-Training”、“企业+员工+人力资源+人力+人资+雇员+Human Resource+HR+Corporate+Enterprise+Company+ Employee”的词频最高,说明本内容分析具备实证性。同时,“管理”一词的词频很高,这与当前HR E-Learning主要置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现实相吻合。“课程”词频高,说明HR E-Learning也以培训课程为中心。“系统”词频高,说明HR E-Learning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对象(人力资源)、过程(培训过程及其管理)、内容目标(知识、技术,亦即接下来出现频率高的两个词),而且与培训资源软件等密切联系。这与表1分析的HR E-Learning是社会教育/社会人力资源培训/员工培训的主导相吻合。

    由于HR E-Learning面向员工,员工所需的主要是岗位、管理、领导、沟通、市场等知识能力,这与面向培养学生的学校教育所强调的学科知识、素质教育互为补充、互相促进,体现了HRE-Learning研究的重要现实意义。 同时,HRE-Learning的内容和方法等都体现了其与学校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上述词频分析还发现:知识管理、数据库、多媒体是当前HR E-Learning的热点词汇,这说明HR E-Learning软件开发是HR E-Learning的核心领域,企业员工应强调基于HR E-Learning软件的学习。但是,另一些前沿软件技术(如云计算、移动网络技术、数据挖掘、决策支持系统等)的词频较低,这意味着HR E-Learning软件开发研究的拓展空间较大。

    4.2HR E-Learning理论前沿分析

    从文献可看出,HR E-Learning在当前跨国企业(如沃尔玛、MicrosoftIBM等)、国内企业机构(如联想、华为、海尔、教育机构等),都已启动了HR E-Learning,并各自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其发展的模式。这些模式都是围绕E-Learning软件系统中的培训课程而展开的,因此,便于员工学习的HR E-Learning培训课程设计是其理论核心之一。(李 燕

    等 , 2002) 其 中 , 基 于 岗 位 技 能 的E-Learning培训课程理论则体现出较大的现实意义,(李瑞坤,2010;柯清超等,2012)该理论将员工岗位技能如图2所示不断迭代细化,然后围绕员工岗位技能需求,结合在职人员的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课程开发模式(如美国学者泰勒的目标模式、英国学者斯滕豪斯的过程模式等),设计开发HRE-Learning课程,以便员工基于这些课程实施HRE-Learning。不过,对于图2所示的迭代,如何依据表2的词频分析结果进行逐步标准化,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2 员工岗位技能的迭代

    4.3HR E-Learning实践前沿分析

    员工最终需要基于HR E-Learning软件实施HRE-Learning,因此进行HR E-Learning软件开发始终都是HR E-Learning实践研究的核心。HR E-Learning软件起步之初,主要是基于普通Web技术进行开发。随着Web技术的发展,HR E-Learning软件开发技术逐步涉及移动Web技术、虚拟现实、知识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云计算等方面。

    1)移动Web技术的HR E-Learning应用

    常规的Web技术通常通过计算机终端来浏览网络资源,而移动Web技术则是通过移动学习终端(如智能手机、PDA等)浏览网络资源的最新Web技术,应用于教育/学习领域,又常称为微型学习、泛在学习,能为员工创造利用任何终端进行随时随地学习的环境。(顾凤佳等,2008;李舒愫等,2009)由于智能手机、PDA等学习终端的移动性,使得随时随地的微内容学习成为可能,并能够满足员工短小、松散、实用的学习目的,是一种可以满足终身学习需求的非正式学习方式。WAP、嵌入式数据库等是移动Web技术的基础。

    2)虚拟现实技术的HR E-Learning应用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是普通三维技术的超越,(黄加文等,2001;谢晶妮等,2002Chittaro& Ranon2007)其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身临其境一般。相对于传统的人机界面以及流行的Windows界面,虚拟现实是人们通过计算机进行可视化操作与交互的一种全新方式。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教学提供虚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情境,如虚拟设备、虚拟实训、虚拟教师、虚拟学伴。虚拟现实开发技术当前主要有Web3DVRMLJava3DShockwaveCult3D等,而Web3DWeb虚拟现实技术的标准。

    3)知识管理系统的HR E-Learning应用

    知识管理系统是收集、处理、分享一个组织的全部知识的信息系统。基于知识管理系统,可对整个组织中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信息、经验、方案、策划、成果等进行知识分类、存储、管理、利用、创新,便于学习者发现所需的知识,甚至为学习者推送所需的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数据挖掘、语义网技术、本体构建(穆肃,2007Sycaraet al.2003)等是知识管理系统的基础。

    4)决策支持系统的HR E-Learning应用

    决策贯穿于一切人类活动之中,决策支持系统是以数据库/数据仓库为基础的、辅助人们进行决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Wikipedia:决策支持系统,2012)应用到HR E-Learning领域,则可基于员工的学习绩效数据,对员工学习进行分析、推断,从而为课程设计、课件优化等提供信息。最新颁布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2010》也从教育分析、设计、开发、实施、管理、评价各个方面,对决策支持 系 统 进 行 了 规 划 建 议 。 (U.S. Department ofEducation Offi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0)数据多维分析、数据挖掘(何玉洁等,2008)等是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

    5)云计算的HR E-Learning应用

    云计算是在分布式计算、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计算模型,它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安全的数据存储、便捷的软件服务等多种商业服务,这些服务就如深邃、灵活的“云端”,用户无需对其进行过多的了解,却能便捷、简单地使用“云中”的服务。将云计算应用于HRE-Learning,无论从易用性、功能性、便捷性哪方面来讲,都将带来巨大的变革。(冯坚,2009Sycara2009)微软、GoogleIBM、雅虎、亚马逊等软件商都已经提供了云计算解决方案,在HR -Learning中应用云计算将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1. 小结及研究方向

    通过对国内外HR E-Learning研究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R E-Learning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HR E-Learning平台开发的前沿技术(如移动Web技术、虚拟现实、知识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云计算等)是当前的研究重点。本研究团队将立足于HR E-Learning的理论与实践前沿在以下两方面开展持续研究。

    5.1HR E-Learning的理论体系创新研究

    我们可以从多元化的视角对人力资源E-Learning理论进行体系化的研究。信息时代,我们认为基于信息互动系统观来构建HR E-Learning理论是可取的。(黄景碧等,2012)例如,基于信息互动系统原理与工程,可形成如图3所示的宏观层次的理论框架,然后不断迭代到实践所需的粒度,解决具体的人力资源E-Learning问题。

    3 HR E-Learning信息互动系统理论框架

    5.2构建实用的HR E-Learning软件平台

    员工最终需要基于HR E-Learning软件实施网络学习,因此,基于图3所示的理论框架,进行HR E-Learning软件开发必将成为HR E-Learning实践研究的核心。例如,选用ASP.NET MVC+SQLServer开发平台,选择Visual Studio开发工具,使用C#编 程 语 言 , 结 合HTML/CSHTMLXMLJscript等相关语言,研究开发HR E-Learning软件平台。同时应当关注新型的、应用成熟的Web技术的发展对HR E-Learning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冯坚(2009).基于云计算的现代远程教育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10):39-42.

    [2]冯秀琪,张婧(2002).E-Learning与企业人员远程培训[J].远程教育杂志,(6):24-27.

    [3]顾凤佳,李舒愫,顾小清(2008).微型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3):94-99.

    [4]何玉洁,张俊超(2008).数据仓库与OLAP实践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308-311.

    [5]胡宁(2007).基于学习型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研究[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6-8.

    [6]黄加文,刘景福(2001).VR:员工培训新变革[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1):37-39.

    [7]黄加文,王凤娥(2002).电子行动学习与人力资源能力建设[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6):54-56.

    [8]黄景碧,黄加文,晏皓鸾等(2012).信息互动系统观的E-Learning理论与实践[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1):55-61.[9]柯清超,黄小强(2012).社会化媒体支持下的企业学习框架及体系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3):80-85.

    [10]李瑞坤(2010).基于岗位技能的E-Learning培训课程开发实践模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1-35.

    [11]李舒愫,顾凤佳,顾小清(2009).U-Learning国际现状调查与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1):98-104.

    [12]李燕萍,张玉静(2002).如何建立与实施E-Learning下的培训系统[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7):73-76.

    [13]李燕萍,张玉静(2003).企业实施E-Learning培训系统研究[J].中国软科学,(4):70-74.

    [14]刘耀中(2006).E-Learning:基于网络教育的企业培训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6):66-68.

    [15]穆肃(2007).语义网技术支持的远程教育机构知识管理系统概念建模的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

    [16]汪家宝,杨德军(2007).关于美国E-Learning理念产生的背景及其发展过程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3):93-96

    [17]谢晶妮,张茂军(2002).虚拟现实发展趋势展望[J].计算机工程,(7):1-2,19.

    [18]祝智庭,黄景碧,王觅(2010).教育技术研究国际动态透视[J].电化教育研究,(8):28-34.

    [19]Bersin,J.(2007).Top Trends in E-Learning and CorporateTraining[J/OL].[2012-04-01]. HRMagazine. http://www.hrmreport.com/article/Top-trends-in-e-learning-and-corporate-training/.

    [20]Chittaro,L.&Ranon,R.(2007).Web3D Technologies in Learning,Education and Training:Motivations,Issues,Opportunities[J].Computers & Education,49(1):3-18.

    [21]Iverg rd,T.&Hunt,B.(2005).Towards a Learning Networked Organisation:Human Capital, Compatibility and Usability in E-Learning Systems[J].Applied Ergonomics,36(2):157-164.

    [22]Malcolm,D.(2009).The Five Pillars of Cloud Computing [EB/OL].[2012-04-01]. http://soa.sys-con.com/node/904780.

    [23]Sycara,K.,Paolucci,M.&Ankolekar,A.et al.(2003).Automated Discovery,Interaction and Composition of Semantic WebServices[J].Journal of Web Semantics,1(1):27-46.

    [24]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fi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0).Transforming American Education:LearningPowered by Technology[DB/OL].[2012-04-01].http://www.ed.gov/ sites/default/files/NETP-2010-final-report.pdf.

    [25]Wikipedia:E-Learning[DB/OL].[2012-04-01].http://en. wikipedia.org/wiki/E-Learning.

    [26]Wikipedia:HumanResourceDevelopment[DB/OL].[2012-04-01].

    http://en.wikipedia.org/wiki/Human_resource_development.


    转自《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企业培训
    • learning
    • hr
    • 人力资源
    • 新发展
    • 信息时代
    • 研究
    • 培训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