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跨越式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语文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如何在跨越式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

    如何在跨越式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

          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中心小学 黄悦文 陈秋燕

    摘要: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要求教师与时俱进,积极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适应将来学习和生活需要。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跨越式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速读能力的培养,有常规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为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跨越式 教学 速读 信息技术


    20世纪末以来,在信息以爆炸式增长的社会,各种学科不断细分,各类学科知识呈几何数字式倍增。人类面临无限增长知识量对有限时间的挑战。人类80%的知识是通过阅读获得的,而有限的时间则成为读书的障碍,传统的逐字阅读方式已无法适应知识量的增长。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的迅猛增长,语言负担加大,词语范围展宽,使用语文的数量和频率不断增殖。因此,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已成为当今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速读,也称之为“快速阅读”,现大多叫做“全脑速读”。采用“速读”方式阅读时,需充分调动左右脑的功能,各自发挥左右脑的优势共同进行文字信息的形象辨识、意义记忆和理解,所以“速读”又被称之为“全脑速读”。在传统阅读法中,这是一个自己读给自己听的过程,所以,一般人在(以传统阅读法)阅读时,实际上是在“读书”,而不是在真正“看书”。 朗读、精读也只是特殊的读书方式,而默读、快读才是一般的、经常的读书方式。所以,已故著名语言学家、中国阅读学研究会的名誉会长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过:“现在,具备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能力已经不是神童、才子的事,而应该是每个人都具备的阅读能力。”所以,快速阅读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学习手段,对青少年的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对他们知识和能力的形成,对他们思想和品德的培养以及智力的开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呢?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被广泛地运用到教学中。跨越式教学正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的全新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有常规媒体代替不了的优势,通过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进行快速阅读教学与训练,增加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通过题库的设计制作,让使用者通过与计算机交互来进行自我训练,通过练习让计算机帮助计算出正确率,从而知道自己每分钟的阅读效率,这是常规媒体代替不了的。跨越式教学模式下的快读能力培养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传授快速阅读的方法    

    (1)培养视读能力,克服音读习惯。视读是不把文字与声音联系的阅读方式。快速阅读,就是利用视觉运动的规律,通过一定方法的训练,达到变声读为视读,以记忆快、理解快、阅读快为标准进行阅读的科学阅读活动。根据人在阅读时的眼跳规律和特点,人眼在眼停时具有摄取相当多的文字信息的能力,不仅如此,它还具有把摄取到的大量信息及时传递到大脑的能力。大多数学生习惯于一字一字的阅读方式,不管什么文章,都喜欢逐字逐句地理解,阅读速度较慢。传授学生改正音读毛病的方法是:打开书以后,迅速用眼扫完一句话。然后闭上眼回忆它说的是什么。许多学生最初因为不能依靠习惯的音读帮助,可能什么也回忆不出来。但反复这样做,直到能够回忆出一些,再到能回忆出整句。这个训练中一定要坚持,直到看到字的时候不再首先想到它的读音为止。然后就增加扫视句子的数量,克服一字一句默读的坏习惯,逐步培养学生的视觉阅读能力,从而逐步提高阅读速度。

    (2)克服回视。回视,又叫做重复看。有人在阅读中读过一行或一段话后,不相信自己已看清楚或已看过,又重复刚才的动作,这样做,如何能快速?这既是一个心理问题,又是长期散漫的阅读惯性造成的习惯问题。因此在阅读时要尽量避免复视,减少复视的次数。一直往下看方能加快阅读速度。

    (3)培养阅读方式。培养学生采用固定程序阅读。即按:标题--作者--文章的出处和发表时间--基本内容--文章中的具体事实--写作特点--文章中体现出来的新思想。每次阅读均按这个程序,专心致志地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能避开个别的枝节问题,而且能迅速抓住反映文章主旨的内容,从而达到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的目的。

    其次,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进行快读能力训练。

      (1)“块读”训练。快读在我国古代称为一目十行阅读,所谓的“十行”就是一个文字块,块读就是一个个文字块来读。借助计算机,学生可以随着屏幕上文章的闪示,形成一个视点看一个文字块的习惯,这样按一定节奏限定时间的阅读,促使学生在阅读时专心致志、摒弃杂念,力求眼脑直映,在快速阅读中求得理解,最终达到消除心诵的目的。利用多媒体的各种功能,如图片、文字的闪烁、移动;用不同的颜色标记文中的重要信息等方法,训练学生注意力的分配与保持、视觉的广度与定向搜索速度,提高快速阅读的块读能力。多媒体演示还可以对信息出现的时间进行精确控制,从而使段落、文章展示的时间和速度科学化。速读训练的过程是紧张的,为了达到训练的目的,学生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大脑容易疲劳。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演示,它那生动形象的画面和悦耳动听的音乐能深深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注意力保持高度的集中和相对的稳定。在速读文章后,配以舒缓的乐曲,舒解学生紧张的情绪,使学生能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进行阅读。

       (2)拓展阅读范围。网络上的资源的极其丰富的,利用网络让学生上网自由选择感兴趣的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和容量,教师制定快读时间。学生阅读文章后,点击屏幕上的计时器,电脑立即告知阅读所用时间,随即出示选择题,并对学生练习作出评价,同时计算出阅读效率。

       (3)网络互动,共同进步。利用网络,组织班QQ群,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适时互动交流,资源共享。在课堂中,学生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开放自己的训练内容,共享彼此的学习成果和训练体会,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开展竞赛。网络平台更好地集中了学生群体的力量,加上及时与教师的交流互动,合力攻克快速阅读学习中的疑难点。

    跨越式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并不是要忽略精读,相反精读快读的基础。小学阅读教学应以精读训练为主,快读精读的重要补充,在阅读广度和速度上是重大发展。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精读快读是综合运用的。

    总之,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是教师的重要责任之一,我们要重视学生的阅读技巧的培养。我们相信,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跨越式教学模式下,不断给予学生指导、训练,我们的学生是能够提高读书能力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适应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也才能为更快、更好地提高语文水平打下良好的、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托尼·巴赞《快速阅读》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阅读
    • 训练
    • 培养
    • 跨越式
    • 教学模式
    • 速读
    • 沙湾区
    • 中心小学
    • 能力
    • 学生
    • 时间
    • 广州
    • 文章
    • 快速
    • doc
    • 何在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