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组“幸福园丁”第十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一•习作一》教学预案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第十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一·习作一》教学预案

    幸福园丁组

     

     

    助教:赵文涛

    组长:齐国强

    组员:刘    娟  宋晓梅  杨文娟  袁  丁  徐丽丽  葛燕凌

    • 概述:

    本次习作是一次应用文的习作练习,其内容是与远方的小朋友进行书信交往沟通,与口语交际的内容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二者融合汇总为三课时,口语交际是本次习作的奠基,习作是口语交际的延续,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支撑。所以在口语交际之后,要趁热打铁写下来。教学时,要协助学生广开思路,选好角度,选好材料,指导学生写出口语交际过程中讨论的结果及真实的想法。由于是书信的习作练习,书信的格式已在四年级时学习过,因此书信的格式要进行复习,要求在习作时按格式书写,写好后,要在小组内读一读,评一评,改一改,引导学生互相修改,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修改后寄出去,规范正确的信封书写方式。这个实践非常好!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

    •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学写书信的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采用让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的“手拉手”活动,商量、讨论活动的方案,通过创设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情境,使学生乐学、乐写,以期达到较好的 得关爱他人,为他人着想。

    设计理念中既尊重了“课标”,又注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但是在课堂实战中要落到实处才好!

     

    •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1、能有条理、较为具体地说出自己的活动方案。(第一课时)

                2、能通过书信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并把“手拉手”口语交际活动实施在生活中。(第二课时)(重点)

                3、在书信的应用写作上能使用到本单元学会的写作技巧。(第三课时)(难点)

    过程方法:在同学间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的“手拉手”活动,商量、讨论活动的方案。(第一课时)(重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在信中把自己对活动的打算做具体清楚的描述,同时能合理地提出可行性建议,会聆听,在书信交流中懂得交流技巧  懂得 关爱他人,为他人着想。(贯穿三个课时)

     

     

     

    • 学情分析

    ① 学生在课堂上能自主合作学习,有较好的学习习惯;

    在城市环境中生活成长起来的孩子;

    已建立起较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也初步形成了针对不同学习内容的合作学习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 教学策略:

    互动、合作、探究。

    •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课本教材

    • 教学课时:

    三课时

    课前准备:各地风土人情、生活状态方面的图片。

    课时安排:3课时

    •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 一、激发兴趣,组织讨论

    1.出示各地风土人情方面的图片,了解祖国各地的特色。说说自己的向往:最想去哪里?了解哪里?

    2,你想不想找一个远方的同龄朋友?(可用多媒体展示更好)

    3.组织学生讨论:用哪些方式才能与素不相识的远方小学生建立联系呢?

    可以通过远方的一个朋友介绍认识;

    可以通过爸爸妈妈来联系;

    可能通过媒体来认识;

    可能通过学校与学校之间建立联系

    ……

    • 二、合作讨论,汇集精华

    1、联系上以后,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呢?同学合作讨论,策划活动方案。

    2、教师到各组听到方案,参与讨论、合作。

    3、全班交流活动方案:

    1)首先写信,建立联系。

    2)比较熟悉后,发出邀请,一同参与活动。

    3)若对方生活困难,我们就对他给予生活上的资助。

    4)……

    • 三、选择方案,付之行动

    1.讨论刚才提出的方案,你觉得最可行,最好的是哪一个方案?并说明理由。

    2.如果你们真的联系上了,成了一对好朋友,你们会怎么做?

    布置一项作业:

    收集自己想了解地区的材料或写一写自己熟知地区的信息材料。

    •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已经讨论过活动的方案了,今天就开始行动,第一步──写信,建立联系。

    • 二、讨论内容,激发写作灵感

    1.小组讨论:信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情况(学习、生活,生活的小环境、大环境)

    把自己班级策划的方案详细地进行介绍。

    提出自己认为比较可行的建议。

    希望以后能如何进一步地相互了解。

    想了解对方的哪些情况。

    ……

    教师要在此相机展示几个课前预设到的几个典型案例,如西部地区孩子的上学路上,学习环境或西部开发带来的希望等,为学生的书信习作提供素材积累(拓展阅读)

    2.注意书信和信封的格式

    1)书信的格式:书信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间四部分组成。称谓应在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以示尊敬;正文是信函的主体。可以根据对象和所述内容的不同,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文笔和风格;敬语在书信结束时向对方表达祝愿、勉慰之情的短语。落款及时间在信文的最后,写上写信人的姓名和写信日期,写在敬语后另起一行靠右位置。

    2)信封的格式:左上方写收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上方写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写得大一些。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

    (教师出示实物:信封)

    • 三、动笔写作,开启心扉

    1.写信方式:可以小组合作写信,分工合作,一人写一个部分。比如有的写自己的情况介绍,有的写活动设想,有的对对方的请求等,最后一起修改合成一份完整的信;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2.开始写信。提出习作要求:最好能用上本单元主题课文学习中积累下的写作技巧

    • 四、典型评价

    1)回顾交流:写好这封信要注意哪些?

    学生讨论。

    投影出示。

    2)投影一篇中等程度的习作。

    全体学生自由读这篇习作,对照评议标准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先评议这篇习作的成功之处,有什么不足,说说理由,并且加以修改。

    3)投影一篇较优秀的习作。

    让小作者本人朗读全文。

    学生再次根据评议标准思考,评议。

    学生听完后各抒己见。

     

    •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 一、典型评价

    1.回顾交流:写好这封信要注意哪些?

    1)学生讨论。

    2)投影出示:

    2.投影一篇中等程度的习作。

    全体学生自由读这篇习作,对照评议标准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先评议这篇习作的成功之处,有什么不足,说说理由,并且加以修改。

    3.投影一篇较优秀的习作。

    1)让小作者本人朗读全文。

    2)学生再次根据评议标准思考,评议。

    3)学生听完后各抒己见。

    • 二、继续写作,在交流中充实内容

    1.交流第一部分内容:自我介绍。

    在交流中知道自己还需要如何修改,如何补充材料,才能让对方更了解自己,了解我们的大家庭。

    2.交流第二块内容:活动的方案

    学生各抒己见,过讨论边修改,把自己的内容改得更加丰满。

    3.注意检查信的书写格式。

     

    • 三、合作交流,在修改中完善

    1.小组合作写信的同学,把自己所写的一个部分与其他几位同学合起来,再读一读,一同修改: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文章内容是否饱满。

    2.课堂交流。

    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部分文章与大家一同分享。

    小组合作写的文章就把自己组认为比较有新意的语句读给大家听。

    3.教师联系边远地区学校,将学生写的信寄对!要把语文课堂延伸出去,体现大语文观!

    把信投递出去需要老师在社会中先建立好联系的支撑

     

    • 标签:
    • 活动
    • 修改
    • 学生
    • 书信
    • 讨论
    • 方案
    • 交流
    • 习作
    • 课时
    • 合作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