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学习者特征分析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学习者特征分析的主要内容

      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效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具有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的等特征都会对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产生影响,因此,设计的教学是否与学习者的特点相适或在多大程度上能很好的适应学习者的特征,是衡量一个教学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而实际上,学习者特征分析在教学设计的实践中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为了能设计出对学习者最合适的教学,应尽可能了解学习者各方面的特征。但是在教学设计实践中不可能考虑所有的学习者特征,也不是所有的学习者特征都具有设计意义,既使是具有设计意义的学习者特征,在设计层面上也有一定的不同,有些特征是可干预的,有些特征是不可干预。对于教学设计实践而言,应主要考虑那些对学习者的学习能够产生最为重要的影响,并且是可干预、可适应的特征要素。在分析学习者特征时,不仅要分析一般性的、稳定的特征,还要考虑学习不同学科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因此,在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时,重在了解那些对当前教学系统设计产生直接的、重要影响的因素。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包括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与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主要包括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与非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则包括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风格以及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因素。以下是通常需要分析的一些主要特征:

    (一)起点水平

    任何一个学习者在学习时都是把他原来所学的知识、技能、态度带入新的学习过程中的,因此教学系统设计者必须了解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我们称之为起点水平或起点能力。评定学习者在新的教学开始之前的起点水平,其目的有两个:(1)明确学习者对于面临的学习是否有必备的行为能力,应该提供给学习者哪些“补救”活动,我们称之为“预备能力分析”;(2)了解学习者对所要学习的东西已经知道了多少,我们称之为“目标能力的分析”。

    (二)认知结构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在他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中提出:所谓认知结构,就是指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它是由学生眼下能回想起来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影响新的有意义学习与保持的关键因素,即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与习得意义的保持的效果都会受到学习者认知结构特征的影响。

    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探索,奥苏贝尔发现在认知结构中有三方面的特性对于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与保持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最为直接的影响。由于这三方面的特性因人而异,所以奥苏贝尔就把学习者认知结构的这三方面特性称之为三个认知结构变量:可利用性、可分辨性、稳固性。对于认知结构的分析,主要就是确定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变量,也就是要确定学习者认知结构的上述三方面的特性。

    (三)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即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认识水平和态度,包括他们对教学传递系统的态度或喜好,这对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四)学习动机

    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有人认为,对知识价值的认识(知识价值观)、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学习兴趣)、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学习能力感)、对学习成绩的归因(成就归因)四个方面,是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内容。

    (五)学习风格

    关于学习风格的定义有很多,正如德贝罗(DeBello,1990)所指出的:“有多少理论家就存在着多少种学习方式的定义”。Keefe在1979年从信息加工角度界定学习风格为:“学习风格由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构成,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做出反映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相对来说,Keefe的这一界定较为广泛地人们接受。

    为了给越来越多的不同的学习风格理论提供一个总的框架,Curry(1983)提出了“洋葱模型”。该模型站得很高,把相关的学习风格理论都囊括进来了。虽然它提出的时间很早,由于它只是一个框架,因此以后的理论都可以归到其中的某个层上。该模型由三层组成。

    (1)最外层——教学偏好

    这一层是最容易观察到的,最不稳定也最容易受影响。这些影响包括学习环境,学习期望,教师期望和其他的外部特征。(Curry,1983)处于这一层的代表理论是Dunn(1978)提出的理论。该理论主要关注影响学习的刺激因素。包括:

    • 环境的:噪声,光线,温度和教室设计
    • 情感的:动机,持久性,责任和结构
    • 社会的:学习小组,以不同的方式学习,权威人物的出现
    • 生理的:知觉,吸收,时间和灵活性
    • 心理的:整体Vs分析,冲动Vs反思,脑半球优势。

    (2)中间层——信息处理方式

    Curry模型的中间层主要关注个体吸收信息的时候所用的智慧方法(Curry,1983)。该层包括了许多的现在广为接受的学习风格理论,包括使用广泛的Kolb和Gregory的学习风格理论。

    (3) 里面层-认知个性风格

    Curry 模型的里边层主要是为吸收新信息而选择个人的方法(Curry,1983)。

    Felder和Silverman的学习风格模型交迭于中间层和里面层之间。它把学生分成了五种类型:感觉/直觉,视觉/语觉,归纳/演绎,冲动/反思,以及序列/整体。

    另外还有Witkin(Witkin&Goodenough,1982 )的场依存/场独立理论也属于“洋葱”模型的里面层。Witkin把受环境因素影响大者称为场依存性,把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者称为场独立性.前者是“外部定向者”,基本上倾向于依赖外在的参照(身外客观事物);后者是“内部定向者”,基本上倾向于依赖内在的参照(主观感觉)。

    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这两种认知方式与学习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场依存性者对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更感兴趣;而场独立性者在数学与自然科学方面更擅长。

    反思活动

     

    • 标签:
    • 分析
    • 学习者特征分析
    • 特征
    • 模型
    • 教学设计
    • 学习者
    • 学习风格
    • 包括
    • 学习
    • 低年级语文
    • 影响
    • 认知结构
    • 理论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