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鸡毛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鸡毛信
    鸡毛信
      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抗日根据地龙门村,有赵姓父子俩,爸爸老赵是民兵连长,十二岁的儿子海娃是个"小羊倌(guān)",也是龙门村的儿童团团长。
      一天,平川炮楼的敌人出来抢粮,村里的人看到海娃拉倒了"消息树",都纷纷退到山上去。海娃正赶着羊向山里走,忽然遇到他爸爸,海娃的爸爸老赵得到了炮楼里自己人递出来的消息--炮楼里只剩下"猫眼司令官"和几个看家的日军、伪(wěi)军。
      老赵拿出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和一封信,要海娃送到三王村交给八路军张连长,叫张连长赶快带队伍去攻打炮楼。海娃看到信上插着三根鸡毛,知道是十分紧要的事,就以放羊做掩(yǎn)护,携(xié)信立即上路。没想到在山沟里遇到了敌人的队伍。海娃急中生智,把鸡毛信紧紧绑在头羊的尾巴上。敌人看中了海娃的羊群,还强(qiǎng)迫(pò)海娃给他们带路。为了老羊头尾巴下的鸡毛信,一路上海娃忍受着日军伪(wěi)军队打骂。太阳下山了,敌人的队伍开进了平西庄,到处开枪,翻缸倒罐(guàn)搜(sōu)粮食。晚上,伪军怕海娃逃走,把他推到屋子最里边的一个墙角睡。过了半夜,海娃跨过睡得象死猪的敌人,逃出门来,取出鸡毛信,溜(liū)出了村子。可是在路上却发觉鸡毛信不见了,于是海娃又回头去找。在村口海娃找到了鸡毛信,但却被伪(wěi)军给抓到了。伪(wéi)军强(qiǎng)迫(pò)海娃带路到龙门村去。海娃把敌人带到一条山路上,敌人的骡(luó)马不能爬陡峭山坡,海娃越走越快,来到了山腰。敌人发觉走错了路,开枪打伤了海娃。海娃忍痛跑到山顶,倒在地上。
      危急时刻,张连长出现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日军和伪军全部被消灭,海娃也得救了。海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张连长立即带领队伍攻下了炮楼,活捉了"猫眼司令"。海娃回到了龙门村,他比以前更勇敢更警(jǐng)惕(tì)的站在山头放哨。
    • 标签:
    • 炮楼
    • 敌人
    • 连长
    • 鸡毛信
    • ng
    • 日军
    • 到了
    • 队伍
    • 龙门
    • 爸爸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