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广州市东山区东风东路小学 冷长青 网络环境下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网络环境下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冷长青

    广东省广州市东山区东风东路小学 lcq@dfdlxx.com


    摘 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为实践新的《课程标准》理念,努力探索课程改革的新路子,教学中我改变过去以教师为教学主宰的教学方式,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大胆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学有成效。
    关键词:网络环境 合作学习
    引言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 改变了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只强调学生接受学习的现状, 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民主性,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可以在平等的互相学习交往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潜能。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断发挥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对知识的探索过程中,通过理解、交流、创造和表现等一系列的活动,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得到了与人合作、共同进步的丰富的情感体验,更为重要的是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逐步掌握英语语言交际的能力。而“小组合作学习”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变师生单向交流为合作、多向交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不断提高创新意识,掌握用英语与人交际的语言技能,从而最终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因此课堂中我尽可能地改变过去单一的、封闭的教学形式,努力创设一个轻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组织学生运用两人或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课堂参与及创新意识与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逐步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与语言交际能力。
    一、 合理分配小组,激发合作欲望,增强凝聚力。
      网络环境下学习英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在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听、说并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后,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及帮助下,综合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根据教师所提供的相关图片,并借助key points的提示, 合作展开看图说话,以此锻炼学生的语言迁移能力及发散性思维。由于学生尚处于低年级的学习阶段,语言知识积累不多,单靠自身是无法完成任务的,更不能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为让学生学以致用,协作共进,课堂上我把众多的学生进行适当搭配、分成小组,并进行合理布局,使每堂课的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通过对学生进行观察、分析,结合英语学习的实际需要,起初我让学生4人为一小组,每个小组里的成员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组合在一起。比如,比较内向的同学和比较活泼的同学同一组,有利于互补互促;学习较慢的同学与学习快的同学同一组,有利于互帮共进;而同样优秀的同学也安排在一起,有利于更深层次的提高等。同时在每一小组中选出自制力较强、组织能力较好、英语学习较为出色的同学为小组长,负责小组的合作组织、检查监督、表扬批评,协助老师做好小组的管理工作,使“小组合作学习”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同时此工作开展前也对小组长进行了"岗前培训",使其清楚小组长的职责,懂得适时带领小组同学进入角色,展开合作学习,起到领头兵的作用。同时,为使小组成为学生的快乐家园,英语课上我还经常根据当堂课的学习内容,用不同的名称来为小组命名,以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如当我们学习有关食物一课时,我将各组分别命名为hamburger组、apple组、hot dog组、 ice-cream组等,而在学习有关颜色一课时,我又将各组命名为blue组、red组、purple组、yellow组等,当我们学习有关动物一课时,我又会让学生自选喜爱的dog组、lion组、tiger组、rabbit组等,并根据他们每组不同的表现,每一堂课都给予评价、记分, 最后评出super组,给予奖品以资鼓励。强烈的趣味性使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起他们合作学习的欲望,同时每次的评价也增强了每组的凝聚力,使学生更乐于团结协作,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二、 堂上有效引导,明确要求,推动合作学习有序进行。
      众所周知,低年级学生喜动、爱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初始,我发现,当学生上网找到学习内容完成自主听、说学习后,进入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会不懂自律,有些打闹嬉戏,造成表面看似热闹,实际没有效果,"放羊式"地无的放矢的局面,最终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为改变这一不良现状,在小组合作前我每次都明确提出要求,以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该怎么去完成。如在教授小学英语第三册Unit Two <What’s for dinner>---Let’s Learn一课时,在学生完成课标内容的学习,进入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习的环节中,为让学生有目的、有序地进行合作学习,我明确地告诉学生每一步骤的要求:首先我让学生结合所学的英语故事内容,在老师所提供的PPT图片中,分组讨论共同选出一幅大家都感兴趣的图片,准备进行看图说话:T: Are the stories funny? I know you like the stories, yes? Me, too. And now, I have some pictures about the stories here. First, I ‘d like you to choose one of the pictures to talk in pairs. 在每组同学共同商讨选出大家都感兴趣想谈的图片后,我又让学生就本组所选的图片,结合老师所给的图片下key points的提示, 展开想象的翅膀,合作进行看图说话:T: OK , now you can talk about the picture you choise in pairs . And if you don’t know how to say, you can talk according to the key points. Then I’ll ask you to act out what you finished here. and I’ll praise for your good performance. 最后我又鼓励学生上台合作演示本组的说话内容。就这样通过老师的引导、启发,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同学们有序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小组合作学习也逐步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英语语言交际的能力更不断得到提高。
    三、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有效开展合作学习。
      网络环境为学生学习英语,不断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提供了极为有效的帮助。学生在通过利用网络资源完成听、说学习后,即进入小组合作学习阶段。起初,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我采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爱,课堂中自由寻找伙伴合作学习。可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样做,优秀的同学很快可以找到自己合适的伙伴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而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却总是没有伙伴合作,久而久之他们便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在寻找伙伴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少同学都争先恐后,造成课堂秩序有些混乱的局面。针对这一现状,我通过对全班进行观察、分析,结合英语学习的实际需要,并根据每个同学不同的特点,有意识地把全班分出了固定的小组。同时让每组的小组长也全权负责起本组合作学习的管理工作。学生合作学习的小组,起初我是分成4人为一组。可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样分组每个同学练说的机会都不够。甚至当编演的故事角色不多或图片谈话内容较少时,有的同学根本没机会开口,而只是做几个相应的动作,或根本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因此,为使小组合作学习能更有效地开展,在专家的提议及指导下,我把原来的4人小组合作学习,改为除非角色需要4人,而一般情况下的2人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同学们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大大增多,合作学习也落到了实处。
    结论: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不仅锻炼了学生互助的团队精神、合作共进意识、更使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地发挥,英语语言交际能力也不断地得到提高。长此以来,合作学习已成为了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今后在教学工作中将不断探索,继续深化、积累,让小组合作学习更好地开展。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进行
    • 长青
    • 68
    • 语言
    • 合作学习
    • 培养
    • 英语
    • 同学
    • 学习
    • 学生
    • 网络环境
    • 小组合作学习
    • doc
    • 学习能力
    • 论文
    • 合作
    • 小组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