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越秀 中星小学 陈康英 冯月娴 构建网络环境下绿色课堂教学模式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网络环境下构建“原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网络环境下绿色课堂教学模式

    广州市越秀区中星小学

    陈康英 冯月娴

    【论文摘要】构建“和谐、自然、快乐”的原生态“绿色”课堂是当前新课程标准下的新理念,是符合教育发展客观规律的,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快乐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生态 主动 自然 和谐


    背景分析:

    曾几何时,由于现代化多媒体的充分普及,学校的老师都如火如荼地投入到现代化教学的研究当中,无可置疑,语文老师们普遍感到了网络所到来的便利与优越,但同时感觉到了语文教师最关注和迷惑的是关于教学模式的选择,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多媒体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如果控制不当就会成为干扰因素。例如教师不惜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虽然让人耳目一新,表面上给了孩子感官的兴奋刺激,但其占用的课堂时间,远远超过孩子对文本解读或思考运用的时间。热热闹闹的"观摩课"却往往成了中看不中用的"作秀课"

    基于以上现象,我们不禁冷静地思考:时至今天,看到了许多眼花缭乱的网络课堂,看到了孩子们老气横秋的模式性回答后,我们更怀念这样的课堂:每当孩子们烂漫的神情随着我的讲解而变化;每当孩子们明亮的目光随着教师的手势而闪动;每当孩子们涨红着小脸,思维闪耀、灵性涌动的时候,我就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快乐和满足。孩子们时而高声吟诵,时而低头沉思,时而轻声议论……

    我们该给学生一个怎样的语文课堂呢?应该是“谁都能上”“谁都能借鉴”的回归常态的公开课——这正是绿色课堂最好的诠释和演绎!构建“和谐、自然、快乐”的原生态“绿色”课堂是当前新课程标准下的新理念,是符合教育发展客观规律的,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快乐发展的需要。


    一、创建绿色课堂,回归自然真实

    有些话至今在耳边萦绕:“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学会关注细节: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学会感受语言: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句子”……让学生回归一个自然、真实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探索知识的奥秘;让学生在“绿色”弥漫的课堂中闪耀思维碰撞的火花。

    所谓“绿色”课堂,提倡的是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的统一;追求的是生态的、和谐的风格;体现的是环境育人、人文关怀、以情励学;注重的是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的平等教育;落实的是新课程背景下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主阵地教育。

    课堂实录一:

    教师在进行量词的知识拓展,让孩子用相同的量词搭配不同的事物,再用相同的事物搭配不同的量词,从而从不同的角度让孩子认识到量词搭配的区别。

    师:(图片展示:猫、老虎、风筝、袋子)学了这么多量词,你会用吗?先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自己想一想,你能说哪些?

    生:一只猫

    生:一只老虎

    生:一只风筝

    ……

    师: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说一只什么?

    生:一只青蛙

    ……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一群、一片、一块、一条等量词搭配。)

    师:(出示各种形态的西瓜图片)大屏幕上有这么多西瓜的图片,但每张图片用的量词一样吗?先自己看一看,说一说。

    生:一片西瓜

    生: 一个西瓜

    生:一筐西瓜

    生:一篮西瓜

    生:一车西瓜

    ……

    师:(出示各种形态的花朵图片)这么多花,用量词分别可以怎么搭配?

    生:一朵鲜花

    生:一盆鲜花

    生:一束鲜花

    ……

    从以上的课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股柔柔的绿色之风正在回归课堂:简简单单的几幅图画,简简单单的点拨与引导,蕴藏着极大的智慧,教师运用简单却有效的实物图片无比轻松地让孩子认识到语言文字的奥妙,孩子们发言踊跃,课堂资源生成丰富。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根据跨越式的理念,从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再进行进一步的跨越。这就是我们所提倡的用极少的消耗达到最大的教学效果,这就是绿色的教育方式。

    由此可见,绿色的课堂不一定要用复杂纷繁的课件,课堂的生成不一定表现在花巧的形式上,而是要善用资源,巧用资源,让课件成为促成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

    从这个课堂实录中感受到,掌声雷动的课并不一定是好课,有特色的、关注学生发展的才是好课;环环相扣、天衣无缝,一帆风顺的课不一定是好课,磕磕碰碰、一波三折、柳暗花明的才是好课……专家们的话毫无疑义地告诉我们——真实是课堂的生命,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自然、朴实、扎实。


    二、创建绿色网络课堂,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课堂是儿童自我发展和实现的主要精神阵地,课堂教学中的儿童是成长的生命,发展的主体,唯有和谐有效的教学活动才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才能为儿童个人自主、全面、和谐发展提供平台。但是,学生在课堂上既是整体,但不能忽略的是他本身个体发展的差异,正往往也是教师难以平衡的盲点。

    网络环境下的跨越式平台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资源丰富,操作便利,图文并茂的学习媒介,针对每个学生的素质基础不同,在人机对话中,学生能根据自身发展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在短时间内学习大量与文本相关的文章,进一步在知识上、内容上进行拓展、跨越。

    教师更能针对本班学生或教材的需要,自己编排更为具体细致的补充内容,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六》这篇课文时,教师设计如下儿歌,把生字以及知识的重点难点融汇到补充材料当中,起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补充材料一: 数量词儿歌

    一只鸭子水中游,

    两只白鹅草上走。

    三只小黄鸡,

    捉了四条小虫子。

    五只小信鸽,

    送来六封平安信。

    补充材料二:

    我们美丽的校园

    踏进我们中星小学的校园,一切都是美丽的。

    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半空中迎风飘扬,朵朵花儿在阳光中灿烂微笑着,几只小鸟在树上欢快地歌唱着。操场上有几个小朋友在做游戏。耳边传来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啊!

    我爱我的校园,更爱我的老师和同学。

    学生在跨越式平台提供的资源中,自由读课文,品味细节,在宝贵的10分钟内,孩子们充分进行个性化阅读,赏玩文题,品味发现文中的好词佳句,体会作者匠心独运的构思,熏染感动心灵、清洁灵魂的人文情思……老师在这过程中不断巡视,不断轻声个别指导,课堂里是那样的和谐和宁静,仿佛能看到孩子们思维在跃动,心灵火花在迸发。事实证明,“磨刀不误砍柴工”,后面的教学如涓涓细流,喷涌而出,水到渠成。

    学生的作品给了我们一种昭示:开放互动的网络课堂教学环境,给学生无限的创造力,让孩子的各方面得到发展,也给课堂带来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促进了动态的生成,激发了智慧的火花。而基础教育跨越式平台,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从单一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程式走向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客观的板块式程式。


    三、构建绿色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也必将成为教师教育实践的主流话语。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是教师专业水平的动态发展过程和结果,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本质。在人类社会面临深刻变化的时代,教师正被重新发现。

    回顾以往我们不难发现,有些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多的是“起立式”而不是“启发式”,忽视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生为主人”的教育原则,胸中有“书”,目中无“人”。这样的课堂除了形式上的改变外,哪有半点学生的主体性,课堂又怎能放飞学生心灵的自由?又何来的绿色课堂?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迫在眉睫!

    从这一角度来看,课堂管理应更多体现自然美与和谐美。课堂要实现学生身心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教师就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课堂发展的规律,建设自然的、和谐的绿色课堂。课堂管理不仅仅是为了将不良行为降低到最低程度,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参与有意义的课堂活动达到最高程度。此外,教师还应参与教本课程的开发,这不仅可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更可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合作,以培养教师的集体主义和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已成为新课改形式下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同时教师应具有敏感的忧患意识。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教育也在发生着变化。教师应在这种变化中把握时机,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强忧患意识,防止心态疲劳,追求创新;同时应具有强烈的沟通与合作意识,时代呼唤合作,呼唤沟通,这包括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与沟通,以创造教育的辉煌。还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懂得学以致用的价值取向。教师应在实践中学会运用,在实践中学会选择。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使知识在实践中加以合理运用,并学会选择教育的内容、时机、途径和方法,以至提升自己的教研意识和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在跨越式平台的学习环境下,最终目标,就是教学“以人为本”的哲学回归,就是最大限度地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索,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发挥个性,培养情感,使之语文素养得到训练和升华,为儿童后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内在的动力源泉。是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最重要的一种教学策略,也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所致力追求的“和谐、自然、快乐”的原生态“绿色”课堂。


    【参考文献】

    1.《教育生态学》吴鼎福著.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81.

    2.《教育生态学》 范国睿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6.

    3《试论信息技术在语文课程中的作用》蔡祖泉.中国远程教育,2002(10)

    4.《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的“一体化”》康双珍.中国远程教育,2002(11)



    5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教师
    • 越秀
    • 孩子们
    • 课堂教学模式
    • 量词
    • 发展
    • 和谐
    • 知识
    • 学生
    • 广州
    • 网络环境
    • 课堂
    • 教育
    • doc
    • 构建
    • 小学
    • 绿色
    • 陈康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