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昌平区 昌平第四中学 张春梅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英语自主探究式阅读课的研究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题目】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英语自主探究式阅读课的研究

    【题目】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英语自主探究式阅读课的研究


    【作者】张春梅

    【摘要】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探究”模式即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下,通过教师的指导和授课环节的设置,在网络教室中进行授课,以达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学习,从而达到扩展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针对目前初中学生阅读量小的问题,提出在网络环境下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开展“情景导入--在线自学生词--快速阅读课文、泛读课文、 精读课文、复述课文--小组协作、自主学习、理解句型——拓展阅读、强化写作”的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深入落实学生情感目标,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课教学 自主探究 网络环境


    【正文】

    一、 引言。网络环境下的阅读课教学为学生自主阅读搭建了平台。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众所周知,当今的时代是网络时代,可以说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作为教师如果能够为学生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学生会在有限的上课时间,通过阅读老师提供的材料,或者通过老师提供的网址,寻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要学的知识。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好处就在于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与本节课相关的资源,真正地做到了因材施教,学生可以极大地实现自主性学习。


    二.新课程标准提倡使用自主探究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施)》的出台仿佛是一盏明灯,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英语课堂不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 而是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 而且更应该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求知识的场所;让学生学会学习, 掌握学习的本领, 养成不断求知的习惯,形成终身学习必备的素养,是时代发展对学生的期盼,是教师的工作目标。自主探究学习方式成为教师实现教学改革的桥梁。


    三、教材特点为网络环境下初中英语阅读课实施自主探究式教学提供了方便条件。

    外语教学研究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二英语(上、下)册》,本书包括上册12个、下册10个模块的教学内容。每个模块包括3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围绕着一个话题进行讲解,课型分为听说课、阅读课和练习课。网络以它图文声为一体的便捷方式为学生自主听读和阅读提供了条件。


    四.网络环境下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和操作策略。


    网络环境下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借助网络工具在听和跟读,默读过程中获取所需的信息,抓住文章的主旨,养成良好的听、跟读、诵读、交际的习惯,掌握一定的英语听说策略和阅读技巧,为他们今后的自由交际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以问题引导任务驱动的方式设计教学环节,并进行反馈。为达成这一教学目标,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可以按照如下教学模式开展:“情景导入--在线自学生词--快速阅读课文、泛读课文、 精读课文、复述课文--小组协作、自主学习、理解句型——拓展阅读、强化写作”。我将以《Module 4 Unit 2 Project Hope has built many schools.》一课为例,具体说明授课思路。


    1、情景导入。


    课堂伊始紧扣教学目标,或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为学生搭建一个攀登的支架;或以一首歌曲、一段录像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或以头脑风暴、猜谜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热情,这些方式无疑在心理上减轻了学生对英语的畏惧感,对于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网络环境下除了可以运用这些方式之外,多媒体还为课堂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手段,如教师可以使用图片、音乐、动画、视频材料激趣导入;如《Module 4 Unit 2 Project Hope has built many schools.》一课,我利用网页课件的优势呈现了大量的贫困地区学生求学现状的图片,使学生在视觉上感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有关希望工程的,直观可见的图片让学生真实的感知贫困地区学生求学的迫切心情,激发学生对他们的同情,从而在听读课文时能感知贫困地区学生想读书的迫切心情,以及十分珍惜学习机会的原因。从而学会感恩。


    2、快速阅读课文、泛读课文、 精读课文、复述课文。


    对于语言的学习,没有大量的输入,就不会有输出。所以学会阅读,掌握阅读的策略和技巧在英语的学习中尤为重要。本课是一篇有关希望工程捐资助学的文章。文中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贫困地区孩子因贫困而失学,二是希望工程捐资助学。为了让学生能深刻理解文章,我将文章做成声音文件,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从声音和文字两个方面进行输入。教学环节分为:(1)学生戴耳机听和跟读课文,学会快速阅读课文和泛读课文,通过有声阅读,了解课文大意,并回答第一组问题,掌握课文的大意;(2)精读课文。学生戴耳机,再次听和跟读课文,回答第二组问题,这组问题是有关细节理解的,学生通过回答问题而掌握文中的细节部分,然后两人在讨论过程中交流各自所获的信息,进行自我纠正。紧接着我又出了第三组题:判断句子的正误,建议学生默读课文,深层次理解课文,进行判断,并进行集体反馈,以达到学生正确理解课文的目的。(3)复述课文。教师逐段给出主要词组或句型作为语言支持,让学生先自我练习然后逐段复述,教师进行抽查式反馈,检查学生复述的情况。


    在这部分教学中,从设计思路上和教学方式上充分诠释了网络作为工具服务于教学的理念,学生通过人机互动,达到最大化的个性化学习,得到“听”和“读”的充分训练;学生通过生生互动,达到交流信息,运用语言的目的;通过跟读,达到正音和音、形、义多层次多角度输入的目的,为后边的创编写作做好铺垫。教师以问题引导任务驱动的方式促进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听、跟读、诵读、默读等方式,使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文章的含意,掌握听、读、说的技巧和方法。


    3、在线自学生词。小组协作、自主学习、理解句型。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网络环境下教学的宗旨,因此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环境的理念贯穿于本堂课的始终。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尤以两个环节最为突出。一是生词的学习,二是重点句型的学习。本课的生词是有关希望工程捐资助学方面的,因此有很多词组和句式,语法知识在本课不作为重点教学内容。我利用网络的优势对教材进行整合,将生词、词组和重点句型做成声音文件,并配有例句,便于学生在跟读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和学会运用,后边设置填空练习,学生在自主学完后,完成填空练习,自我检查学习的效果,然后小组内协作学习来检查对错,最后教师出示答案,学生自我纠错。


    本环节意在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达到内化知识要点,深层次的理解所学内容的目的。从而形成语言支架,为最终的语言输出做准备。


    4、拓展阅读。


    拓展材料的提供是为促进学生更积极思考、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服务的,也是为下堂课的教学做铺垫,更是丰富学生英语知识和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途径,因此材料的选择要丰富且与主题紧密相关,材料的处理应围绕教学目标灵活处理。本节课的拓展听读选取了三篇有关希望工程和慈善机构捐资助学的文章,采取的教学方式是:学生首先戴耳机听和跟读,通过声音和文字的输入,获取有关信息,然后答写文后问题,并进行两人口头交流,所获正确信息,相互纠正。本环节意在通过拓展听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获取信息、与人交际的能力。


    5、、强化写作。


    此环节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高潮部分,也是点睛之处,以上各环节的教学是否到位要通过这个环节来体现,也是促进学生深化知识理解,学会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深层次达成情感目标的有效措施。在此环节教师利用网络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一定量的图片资源,和文字支持,开阔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在创编写作时有景所依,有话可写。


    本环节意在以不同的层次培养学生的能力即:通过教师所给的图片和文字,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和分析的能力,进行信息分析和加工的能力,生生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探索和创新的能力,以及自我展示的能力。学生通过拓展写作和展示成果,提高英语口语和笔头的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但在本节课中由于时间关系,未能在课上很好的体现出来,只是让学生进行了口头上写作,笔头的写作作为作业让学生课下完成。因此为教学留下了遗憾,是以后教学中应改进的方面。





    【参考文献】

    [1] 国家课程标准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

    [2] 新课程理念—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 (陈波 关文信 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第四
    • 自主
    • 教学
    • 初中英语
    • 昌平
    • 北京市
    • 阅读课
    • 研究
    • 中学
    • 学生
    • 网络环境
    • 课文
    • 昌平区
    • doc
    • 基于
    • 探究式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