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跨越式211教学模式”小练笔的设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浅谈跨越式“211”教学模式拓展写作环节的设计方法






    浅谈“跨越式211教学模式”小练笔的设计


    (论 文)






    姓名:李培珍

    职务:教 师

    职称:小学一级教师

    手机:13830991969

    地址:成县支旗小学

    邮编 :742500

    邮箱:775493432@qq.com





    浅谈“跨越式211教学模式”小练笔的设计

    李培珍

    (支旗明德小学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 742500

    【摘要】: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我们要以跨越为目标,课程标准为依据,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和自信心。机动灵活,形式多样的小练笔,会使语文课堂由原来的单调变得妙趣横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省时有效的一种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 小练笔 写话 跨越式
    【正文】: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而小练笔则是写作教学的前提。它机动灵活,形式多样,难度较低,使得语文课堂由原来的单调变得妙趣横生,激发起学生学好语文的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省时有效的一种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及时有效地进行小练笔,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尤其是在“跨越式211教学模式”中小练笔更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一年多来,我在课堂上始终坚持“跨越式211的教学模式”,每堂课就文取材,随文练笔,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下面是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小练笔的几种形式。

    一、展开想象,学会创新

    孩子们天真活泼,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在小练笔训练中,我很好的开发学生的潜能,努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低年段的孩子年龄虽小,但他们一般都有较丰富的想象力。在低年段的课文中,有很多的童话故事,很受孩子们的喜欢。利用这样的文本教学写话,我通常引导孩子们进行想象延伸、续写、补白等,孩子们的写话兴趣也很强烈。如:在《纸船和风筝》的写话设计上,我让学生对课文进行续写;在《坐井观天》的写话设计中,我让学生想象写青蛙跳出井底后又遇见小鸟,它们之间的对话。又如在《兰兰过桥》的写话设计上,我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延伸,请他们自己设计桥,一下子在他们笔下展现出的“机器人变形桥” 、“音乐桥”等等,真是闻所未闻,前所未见!

    二、结合实际,学会联想

    生活经历是孩子们宝贵的题材库,写话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思想与感情的结晶,也是语言运用的成果。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这种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因此,我鼓励学生用心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观察大自然,并将其巧妙地引入小练笔中,孩子们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写作话题。如在《称赞》一课的写话教学中,我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写“在生活中,你称赞过谁,或谁称赞过你?”孩子们一下子热闹起来了,不但写得很快,还都积极展示自己的作品。在教《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时,我又让孩子们找一找身边的雷锋,写一写他们的事迹,孩子写出了好多感人事件。一个叫武佳浩的小男孩写到:“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上街,我高兴极了,一路上蹦蹦跳跳的像只小兔子。走到街上,我看到有许多警察叔叔在擦路边的栏杆。他们擦得很仔细、很认真。那么多的栏杆,他们不知得擦多长时间啊。他们的衣服上都淋了好多汗水,可他们一点儿也不偷懒,他们不就是我们要寻找的雷锋叔叔吗?”

    三、注重模仿,学会仿编

    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是学习之母,没有模仿就没有学习,任何科学、艺术、技能、风格的发展和形成,都有它最初的范本和源头,所谓“其来有自”。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多积累好词佳句,鼓励他们在练笔中运用。如在教《北京亮起来了》一课时,我用视频引导学生学习、观察完北京夜的景后,让他们应用上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模仿写了《成县亮起来了》或《家乡亮起来了》。有个孩子写的《家乡亮起来了》是这样的:“我的家乡在成县,每当夜幕降临,我的家乡就亮起来了。滨河路上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好像给路上的人眨眼睛呢!陇南大道上的照明灯就像一只只凤凰,一会儿低头,一会儿抬头,真好看!公园里的草坪灯、照明灯、喷泉灯,各种各样,美丽极了!”

    在《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我在学生阅读了拓展资料了解了很多植物的传播方式后,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结构以诗歌的形式写一写其他植物妈妈的传播方式。结果孩子们模仿得很有兴趣,不少同学能够写出和课文结构相似的小诗歌。如:

    凤仙花妈妈的办法也很大,

    他让自己的孩子常常晒太阳,

    等孩子们长大了,

    她就啪的一声令下,

    孩子们就笑着、跳着离开了自己的妈妈。”

    以上两种形式仅仅是引导学生模仿应用文中的词句或简单的文章结构。进入高年级,我想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对人物心理、情感等方面的模仿描写。

    四、观察插图,学会描写

    在教材中,许多文章都配有生动鲜明的插图。教师们也可将它们作为小练笔的素材。有些插图课文中已经作了细致的描绘,就无须再写,但有些文中插图可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如《回声》和古诗《望庐山瀑布》里的插图,就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看图写话。

    五、欣赏古诗,学会改写

    语文教材每册都编排有古诗。这些古诗的内容浅显易懂。写景的将景物描绘得细腻生动,叙事的表达的情感真挚感人。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将这些古诗改成写景或叙事的小短文。

    六、读文有感,学写感受

    有些文章的内容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如《动手做做看》一文,讲的是小女孩伊琳娜敢于对科学家的话质疑,并通过亲自试验,明白了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的道理。小女孩对待问题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优良品质让孩子们都很佩服。如《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中,小男孩萨沙和家人一起去森林中玩,就在他们坐在美丽的野蔷薇花旁聊天时,下起了倾盆大雨,在雨中萨沙充分感受到了家人对他的关怀与照顾,使得他小小年纪就明白了要学会保护弱小的道理。学完课文后我让孩子们抓住文中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写自己的体会,他们的表述真的是情真意切。有个孩子虽然只写了只言片语,但情感真切。他说:萨沙小弟弟从他妈妈和姐姐那里学会了要保护弱小,他真是个善良的孩子。我又从萨沙身上学到了,我们从小要有爱心,要爱身边的动物、植物,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爱所有关心我们的人。

    总之,跨越式写话教学要以跨越为目标,课程标准为依据,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和自信心。以上的种种练笔形式,也决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练习。在设计练笔时,教师应透析文本,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进行挖掘,抓准训练点,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联想、仿编、改写等这些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训练。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进行
    • 教学
    • 学生
    • 生活
    • 设计
    • 模仿
    • 孩子们
    • doc
    • 文中
    • 引导
    • 练笔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