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筑情境平台开启学生“说”与“写”的源头》郑秀文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信息技术构筑语言学习平台

    构筑情境平台开启学生“说”与“写”的源头

    郑秀文

    (中山二路小学 语文组,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 510080


    【 摘要 】口语交际、写作入门的学习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乏味,他们不知从何说起,如何下笔;对于教师来说,执教这类课时,也常常觉得力不从心,难以把握。“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只有学生愿意说了,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才能顺利的开展。其实,口语交际及写作教学都需要构筑一个情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才会畅所欲言。教师如何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然地融入到情境中快乐地学习?这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 关键词 】课程整合;情境 ;会话; 协作;口语交际; 写作入门;快乐学习

    1. 构思缘起

    中低年级的口语交际、中年级的写作入门都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这类课型学生语言难以组织、想象拓展空间有限、难于形成自如表达热烈交流的局面,是教师面临的难题。

    如果想让学生感到妙趣横生、其乐无穷,我们必须创设生动活泼充满趣味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以积极自觉的态度投入学习。如何将日益进步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其中?如借助本文中提及的《金山画王》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活跃课堂气氛,设计使用《金山画王2004》作为中低年级学生的语言学习平台。原因有:(一)充分利用已有资源,降低额外软件开发成本;(二)《金山画王2004》简单易用,功能丰富,本身具备动静态图库和音频库,亦可以对外部图片素材进行加工创作,而且具备邮件发送功能,可以通过网络环境进行信息传递;(三)学生对该软件具有浓厚的兴趣,乐于学习使用。

    1. 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的提出者----瑞士的皮亚杰(Jean.Piaget),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 ,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语言教学中,构建语言环境,不仅着笔于儿童对语言的认知过程,还关注到儿童的社会心理学习过程。因而利用建构主义进行教学可以实现儿童对语言全方位的学习过程。

    2、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柏拉图说过“儿童的本性是需要游戏的。” 古希腊的思想家们把游戏看作学习的工具。当代不少教育家也指出:游戏作为儿童的基本活动,是与儿童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孩子运用信息技术自己尽情描绘、分享心中的童话世界,目的不仅让儿童的语言学习融入生活,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主动投入学习中去,将儿童的学习过程从被动的吸收过程转变成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构建新知识的过程,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三、实验过程

    1. 配合教材设定主题

    教师设定教学活动主题并在课前告知学生,使学生有一定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围绕主题搜集资料,不限制搜集方式。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利用优美的语言和多媒体创设情境,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激发思维,让学生充分融入语境当中,兴趣盎然。

    如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一课中,教师首先通过音乐和生气盎然的画面向展现春天的气息,在悦耳动听的歌声中,在老师生动优美的语言中,在缤纷的多媒体画面中,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春天,再现百花盛开、细雨蒙蒙、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春天,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

    1. 在自由创作阶段,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主题使用《金山画王》进行自主创作,教师鼓励学生将自己所思所想运用绘图工具和画图技巧描绘心中的画面,构筑情境,构思语言。从现实中想象,进行创作。在童话创作《蚂蚁搬家》中,教师先给学生展示拍摄的蚂蚁搬家的情景,然后让学生想象童话情景进行绘画,学生纷纷结合自己的“童话”经验,画出并想出(写出)有个性的童话作品。

    3、 在小组协作学习阶段,通过在小组中的展示和述说,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毫不吝惜的自由表达,充分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在小伙伴之间的自由交流中,学生自我体验的过程体现出来了。

    如《春天在哪里》一课中,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用《金山画王》描绘出一幅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之后,满怀自信的在同伴面前展示和述说自己的作品。在画出了心中的春天的同时,也说出了心中的春天。在热烈的小组交流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改变传统口语交际教学中,往往把双方的交际变成学生应付老师提问的机械回答的弊病。学生在感受春天多姿多彩的同时,口语交际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全体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和信息应用水平也就自然得到提高。

    在这过程中,学生在自主环境中自由寻找,通过寻找有所发现,获得自信,个人综合学习能力也得到提升,老师在此过程中只作画龙点睛地引导。

    1. 在评价阶段,通过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师生评价互相结合,学生借鉴他人意见建议再将绘画作品修改,将对话或写作的语言组织完善。

    5、在课后拓展阶段,老师通过学校网络向互联网发布学生作品,评价阶段得到了延伸,可以让家长们参与评价,也为家长参与教学辅导提供了依据和途径。

    四、实验初步成果

    将《金山画王》引入口语交际课及写作课的教学中,使原本枯燥乏味、师生头痛的课型变得充满活力,整个教学过程都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体现学生的主动性,深受学生的喜爱,乐于与同伴、师长分享交流,从而使学生的口语及书面表达能力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得益彰。学生在教师的示范、点拨、指引下,小组协作交流,学习与规范语言,为学生个性发展拓展了空间,初步建构了立体开放的口语交际课及写作课的活动教学模式。

    德国的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我们让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自由发挥创作,将学生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促进学生将自身价值体现出来,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五、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金山画王》本身是一款国产的儿童绘画娱乐软件,而非专门的教学辅助软件,所以应用于教学难免有所局限,顾此下一步希望能在原软件基础加入外挂的写作助手,更能体现教学辅助功能。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构筑
    • 口语
    • 教学
    • 语言
    • 教师
    • 开启
    • 越秀区
    • 二路
    • 源头
    • 语文
    • 交际
    • 儿童
    • 广州市
    • 中山
    • 学习
    • 情境
    • 学生
    • 平台
    • 郑秀文
    • doc
    • 小学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