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越式课题下诗歌创作的教学模式初探》曾永洁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跨越式课题下诗歌创作的教学模式初探


    曾永洁


    1.中山二路小学,语文科,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510080


    [内容提要]

    诗歌创作教学的基本模式:一、巧读多悟,感性积淀——鼓励学生自己“咀嚼”诗歌,从心中走出一条感性之路;二、名家引路 灵性孕育——利用名家名篇激发学生想象的发生机制;也从名家的创作结果看怎样的想象才是美,以此来培养灵性之美;三、以一启众 随性抒发——在课堂诗歌创作的现场,寻找急待点拨的学生进行即场指导,并把“超传”的意念传达给在场学生,使灵性之美得以贴切的表达。


    [关键词] 诗歌创作;教学模式;感性;灵性;随性


    跨越式课题研究是建立在创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对传统的教育理论、心理理论进行了认真的审视与思考,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儿童思维发展新论、语觉论(儿童语言发展新论)、双主教学结构理论和新型建构主义理论。而“语文素养”一词频频出现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昭示着一种新的共识:语文是一种养成,一种熏陶,一种浸染。诗歌创作可以修心育人。正因为有着这一大背景,诗歌比较多地被选编进语文教材。诗歌是感性的,儿童是有灵性的,在诗歌创作教学实践中,我们要让学生的灵性之美孕育在感性的土壤里,然后才可以随性抒发。但现有的教材极少对诗歌创作有所提及,因此,在跨越式课题的理念下,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初步探索出诗歌创作教学的基本模式。

    一 问题的背景及其提出

    1 关于跨越式课题

    跨越式课题试验是从20009月开始的。先后经历了理论方法初步建立、理论方法逐渐完善、试验工作日益深入、试验领域逐步扩展等四个阶段。“基于网络环境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以下简称为“跨越式试验”)的总体目标是要改变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大投入没有大产出、高投资没有高效益”的现象。在完全不增加课时、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力图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从而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跨越式课题建立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创新的教育改革实践,必然是建立在创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基础之上。跨越式试验项目的主持人——何克抗教授从儿童认知发展、儿童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改试验研究,对传统的教育理论、心理理论进行了认真的审视与思考,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儿童思维发展新论、语觉论(儿童语言发展新论)、双主教学结构理论和新型建构主义理论,并以此作为跨越式试验的主要理论基础。

    2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诗歌创作教学

    从中华诗歌悠久的历史看,我国是诗歌的国度,早在公元前六世纪《诗经》就已诞生,并以其辉煌著称于世。诗是文学史上最早产生的文学体裁,一切文学都在努力追求诗的境界。读诗,是美辞的浸染,是真情的体验,是从“心”开始对人的熏陶。《语文课程标准》中以 “语文素养”取代“语文能力”,可见,语文不再只是一种塑造,一种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而是汇集涓涓细流以成江河的“素养”。“语文素养”一词频频出现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昭示着一种新的共识:语文是一种养成,一种熏陶,一种浸染。正因为有着这一大背景,诗歌比较多地被选编进语文教材。其实,中国本是一个重视诗教的国度,加大文学教育的分量以修心育人,这必然成为今日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一致的追求。课标版第十一册第六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选入了多首诗歌作为综合性学习的材料,为我们实施诗教提供了又一个广阔的平台。诗歌入选教材增多,但现有的教材,极少提及诗歌的创作教学,有鉴于诗歌是感性的,儿童是有灵性的,儿童与诗歌之间的距离可能比成人与诗歌间的距离还要近,所以,在诗教实践中,如何让学生的灵性之美孕育在感性的土壤里,随性地生长而显现出原生美态,摸索出诗歌创作教学的基本模式这个主题极具探索空间。

    二 学生心理状况的分析

    要探索儿童诗歌创作模式,应该对他们这阶段心理状态的变化有所认识。这个阶段,儿童的心理状态大致要经历“朦胧、混沌、积聚、清晰”这样一个过程。“朦胧”主要是指在开始时,学生对“海量”的信息模模糊糊产生一种感觉、一种冲动,想用语言表达,但还没有具体内容。“混沌”则主要表现为感觉、冲动变为困惑,但要表达时仍不知从何说起。但在这个基础上,经过一定时间的阅读、思考,学生们的思路向某一点“积聚”,这时,尽管还不能清楚地表述感悟,但方向已经比较具体了。再经过一定的筛选、反思、研究,达到了“清晰”的阶段,学生终于可以明确地陈述出感悟、感受。至此,诗歌的灵性之美,便可以随性表达了。

    三 诗歌创作教学的基本模式

    1 巧读多悟 感性积淀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包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与散文的语言。”现代阅读学认为,读者应采用适合该文体特征的阅读期待、阅读定势和阅读心境以求达到可能的阅读目标。诗歌的特性在于艺术地反映社会生活,重在怡情,因此,阅读诗歌当以“悟意审美”为目标。如果将诗歌硬拉出来讲述那些或简单或深奥的大大小小的道理——言志当然远比言情绪、言感觉便于操作。但毫无疑问,如果诗歌教学以寻找哲理与确定象征为己任,必然使一切丰富多彩、蕴含复杂的艺术对象抽象化、理性化、单一化了,那么教育的诗意也就基本荡然无存。因此,引导学生阅读诗歌,千万不能肢解,不可嚼烂,更不可尝试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整齐划一化。如果把秀气、灵气教丢了,就使它们丧失了熏陶的力量,感染的力量。”
    例如课标版十二册综合性学习“轻敲诗歌的大门”中的《致老鼠》这首儿童诗,本身它的叙述角度就很新颖,一改老鼠以往猥琐、肮脏的形象,把它写成是有缺点但又不失可爱的小动物。引领学生阅读时,我允许并且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感悟:原来老鼠也有可爱的一面,我们只要用心,总会发现别人的优点;猫和老鼠原来也有成为朋友的可能;朋友有缺点,其实我们不应该歧视他,而要帮助他等。学生自己咀嚼,速度虽然是慢点,但却真正品出了味道,心灵中渐渐有了一条感性的路子,感受更深厚了,层次更丰富了。这样慢慢积淀下来,他们的心灵,就是孕育灵性的沃土。

    2 名家引路 灵性孕育

    如果说感性的阅读是学生在作者诗化语文的催化下,各自的人生经验、情感经验和生活经验等集合起来共融之后生成的一种情绪、一种精神的享受,那么灵性的涌现则是这种情绪和精神的张扬。 如何才能养育真正的灵性之美?注意美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关键。

    读了藏克家的《伟大的交响》:列车动了/拖着一厢救亡的热情;卞之琳的《记录》:现在又到了灯亮的时候/我喝了一口街上的朦胧。这些名家名篇后,有学生感叹道:原来“热情”可与“拖着”搭配,“朦胧”可与“喝了”搭配,出来的效果也不错呀!我引导:“写诗时,你的思维可以比平常调皮些,把抽象的事物(名词),与表示实实在在动作的词语搭配,诗意就油然而生了。你能试着写一句吗?”于是,学生写到:贺卡装满祝福;作业本中写满智慧;脱下球鞋,脱下了一身疲惫……最后,我小结:我们要善于捕捉瞬间感觉,敢于打破常规去运用词语,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写诗歌需要想象,而美的想象,就是灵性。什么样的想象是美的,这需要判断,必须思维。作为老师,在学生面前虽然不必说这些,但一定要心中有数,得想办法让学生从看似很随意的行为中,学到一些思维方式。

    我常在课堂上读一些诗,但我并不是一口气读完。例如《交通警察》一诗,我读了诗的题目后,先不急于念出全诗,而是让学生先想想:如果让你写,你会说交通警察是怎么样的人。学生中有人说是最能站的人;有人说是最受气(废气)的人;有人说是最忙碌的人,随着答案越说越多,学生也越来越迫切知道作者的原文。最后,我读出全诗:世界上力气最大的人/就是交通警察/因为他有“气功”/只要单手轻轻一推/几十辆车子就一动不动了。听完,学生的脸上流露出无限的满足。我这样做,是因为我想通过这种方式把观念传达给他们。人的认识过程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想象其实就是思维。要有美的思维,一方面,我们要利用想象的发生机制,另一方面,要从结果看要怎样的想象才是美的(刚才的例子就是如此)。从发生学角度看,要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就应该始终以想象为中心,就要用大量的具体的事物、绘画、词语又或者是感兴趣的问题刺激他们的感觉、知觉,唤起他们自身的一些记忆。学完课文后,用几句诗一样的话表达感受;在中秋节时,给最爱的人写写诗;秋游后,用诗歌表达对秋天的感受等等,这些都是有效的训练方法。美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才能养育真正的灵性之美。

    3 以一启众 随性抒发
    如果说,灵性是一种情绪、精神的张扬,那么随性就是要将这种张扬原汁原味定格下来,即贴切地表达的问题。

    诗歌要表达得好,离不开 “超传” (“超传”这个词来自希腊语,这个词的意思是指:改变某事物的状态或者含义,使其变成另一种状态或者含义的动作。)。当学生开始将事物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开始超传了。但关键的是怎样才能把事物联系起来呢?某一次堂上创作,有一个学生,刚开始学写诗,觉得第一次写诗的感觉很奇妙,想将这种感觉写下来,但苦于无从下笔。我启发她,说:“写的过程你有什么感觉?”她说:“开始感觉很朦胧,后来就清晰了。”我说:“从朦胧到清晰的,除了可能是物体外,还可以是文字,图象或声音。下笔时你又有什么感觉呢?”她说:“我的笔好象听到我的心里话,写得很快。”我抓住她说的“听”字,说:“那就当它是一种声音吧,”我又问:“写完的感觉是怎样的?”她说:“很美妙。”我说:“很美妙的声音,那是什么?”她想了想,说:“乐声、琴声。”就这样,她把第一次写诗的感觉与音乐联系了起来,写下《我收获了我的诗》:

    我听到了

    心灵远方传来的悠悠乐曲

    我看到了

    由远而近蠢蠢欲动的音符

    我轻动指头

    串串音符便从笔尖滑落

    丁冬清脆

    撞入心怀

    我用心吟唱

    原来我的心情就是歌词

    我收获了我的诗

    我圆了我的梦

    其实,要实现超传,就是要把感觉中的几个特征、特点综合起来,然后再寻找具有这些特征的相似事物。刚才引导的过程看似简单,但正是所点拨的学生已达到了诗歌创作上的“悱愤”状态,再加上老师的有效引导,所以这一问一答,使在场的学生对“超传”这一概念有所感悟,虽然没有理性的概念解释,但只要将这个意念传达给了学生,以后要实现超传往往就是一瞬间的事情了。

    没有理性的讲授,只有感性的体验,没有理性的思考,只有感性的琢磨。自始至终没有提到过概念及理论化的东西,但学生诗歌的创作能力却得到了有效培养。究其原因,正是有与之适切的教学模式。其实,教学模式结构序列究竟采用何种顺序不仅与运用的逻辑思维方式有关,并且关键是受教学思想的支配与教学目标的需要的影响。本模式正是秉承跨越式课题的理念,针对诗歌创作教学的特点(模糊性),结合学生学习认知规律,安排构建学习序列的。由于诗歌创作教学中问题的性质不同、难易程度不同,所以在教学中有些问题较易启发,而有些问题较难启发;有些学生悱愤状态出现的时间早,有些学生悱愤状态出现的时间迟。怎样才能排除这些因素的干扰呢?或者酌情改变模式的序列顺序;或者将模式中的板块灵活变换;又或者根据大模式衍生子模式群……正所谓:教学有模,但无定模;无模之模,乃为至模。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这就是最有效的模式。我们要灵活运用、敢于创造“模式”中可变的板块以适应不同的教学需要。

    参考文章:

    [1] 何克抗.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杨桂清.《剥开诗意——走出只可意会的传统诗歌教学》选自英美精彩课堂》——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题下
    • 教学
    • 诗歌
    • 一种
    • 感性
    • 阅读
    • 越秀区
    • 感觉
    • 二路
    • 语文
    • 跨越式
    • 中山
    • 教学模式
    • 初探
    • 学生
    • 广州
    • 诗歌创作
    • doc
    • 小学
    • 灵性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