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品小学宋词教学中的“语文味”-2012.4刊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细品小学宋词教学中的“语文味”
---- 以 《清平乐·村居》一课为例
张学青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
语文味理论创立者程少堂先生认为,语文味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那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运用网络使宋词教学富有“语文味”呢?
“眼前有画,心中有景”的“情味”
宋词距离学生的生活年代久远,语言凝炼,要让学生读进去,情景创设不可少。在教授《清平乐·村居》一课时,我利用导语音乐、师生对诵、文白式的对描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走进词画意境,并抓紧时机提出“读词,眼前要有画面,心中要有情景”:
师:(师生问好后 古乐响起) 同学们,宋词集文学、音乐、绘画于一身,当美妙的古乐响起,宋词宛如瑰丽的画卷在眼前徐徐舒展。
师:出示画面 师生对诵《渔歌子》
(出示词作 文白对描)张志和笔下渔翁垂钓的情景。看,白鹭飞翔,桃花盛放,流水淙淙,鳜鱼肥美,渔翁戴一青箬笠,披一绿蓑衣,怡然垂钓,斜风细雨,沉醉不思归路。(如图1)
师:画面、音乐切换 师生对诵《长相思》
(出示词作)纳兰性德笔下将士出征的情景。营帐外,风雪漫天;营帐内,灯火通明。将士身在征途,心系故园。夜阑人静,几度梦回,故园只在记忆阑珊处。(如图2)
图 1 图 2
师总结:读词,眼前要有画面,心中要有情景。今天,我们学习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看看那又是怎样的图景。
师:辛弃疾一生始终关心国家,他向往和平宁静的农村生活,更加激起他抗金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要了解辛弃疾,可以关注资源网上的词·人在课外关注他的作品,(如图3)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主阅读。
图 3
“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
入情入境后,初读新词,利用注释、字典、插图、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自主学习、推敲,读解结合,进一步体味词作的意境和情感:
师:仔仔细细地把这首词读上三次,第一次关注生字和多音字,把词读正确;后两次试着借助注释,了解词作的大意,争取把词读流利。
师:指名读。 重点检查多音字“剥”的读音,出示“剥”的两种读音及字义,学生根据字义的指引选择在词作中的读音自主正音,明白据义定音的方法。
师:借助注释,同位交流说词作的意思。
师:指名讲词意。共同探讨读不懂的地方。如:醉里 吴音 相媚好,白发 谁家 翁媪?
导:(1)提出句中的词语 利用课文插图理解“醉”的意思。(喝酒)
(2)引导全句的意思。这句讲谁在干什么?
(3)原句引读:不知是哪家的白发老翁老妇,在一边喝酒一边用家乡话聊天,带点儿醉意呢。这就是——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4)小结方法:借助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是读懂词意的好方法。
师:指名再讲全词大意。
师:了解了词意,再读词作,会更好地把握词句间的停顿,读出节奏。
“品词品句、圈点批注”的“品味”
扫清了字词障碍后,重点让学生发挥想象,分解画面,描述情景,品味词中景语和情语,做批注写片段,化凝炼为详尽,化抽象为具体。说写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从浅入深,从意思走进了意境:
师: 配乐范读。此刻,你眼前里浮现了哪些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呢?
(1)房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导:那是怎样的景象啊?溪上青青草,茅屋低矮,屋前有一条小溪,溪上长着一丛一丛的青草。你还能听到什么?还能闻到什么?
小结:多么清新秀丽的江南乡村景致。指导感情朗读本句。
(2)白发翁媪在聊什么呢?
利用导语创设语言环境,如:也许老翁喝了一口酒,说…;老妇笑眯眯地说…;
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江南乡村景致的宜人;家有孩儿的满足和快乐;
引导学生想象人物的神态、对话、动作,丰富语言表达。
(3)引导理解“醉”的深层意蕴。读到这儿,词中的“醉”字只是喝酒的意思吗?引出“陶醉”的深层含义。指导感情朗读上阕,读出“醉”感。
(4)小结:描绘诗词中的画面情景,可以想象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
师:翁媪家的三个孩儿,你最喜欢谁啊?请选择其中一个,用上刚才学到的描绘活动情景的方法,在词作相应的语句旁边做批注,把他的活动情景写下来吧!(如图4)
图 4
生汇报批注。创设情境,学生之间对话,感受大二、中儿、小儿各自的特点。感受翁媪家有好儿的快乐,再次感受“醉”的含义。
△重点指导理解“卧”
(1)指导看图 “卧”可以换成什么词?(如:趴 躺 睡)分别代进词中读读感受。
(2)小儿怎么卧?
(3)指图:看!脚丫怎样?听!嘴里哼着歌儿。
(4)看到这情景,白发翁媪会笑道什么呢?
师又问:在三个儿子身上,你读出了一个什么字?指导朗读下阕, 读出“乐”的感。
师总结:家有如此乖巧可爱的儿子,白发翁媪啊,能不乐在其中,能不陶醉其中吗?好一个“醉”,陶醉啊,沉醉啊!读到这儿,村居生活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生:和平宁静)是啊!好一幅宁静和平的村居图景。
“咬文嚼字、即兴创作”的“写味”
宋词除了朗朗上口,意蕴深厚外,富于节律也是一大特色。我走出拓展词作学习的旧有模式,再作突破。暂且放下平仄的严谨规限,让学生尝试发现“清平乐”的字数分配规律,仿写创作宋词,感受中国经典文学之妙。学生的创作即便再稚拙,也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作用,是一种崭新的尝试,是一种敢为的教学理念,给予这样的情景与机会,学生得以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写宋词,体验成就感,对学生学习语文有着长足的推进作用: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啊!短短46个字,读出了丰富生动的情景,这就是中华经典诗词的意境美啊!也恰恰是这丰厚的意境美,古人仅仅用了46个字,就能表达出来,这就是中华经典诗词的凝练古朴之美啊!有想过自己写词吗?我们学过《渔歌子》,《长相思》,发现了词牌名不同,词作的字数分布也不同,那《清平乐》的规律呢?你有什么发现?
图 5
生:字数分布:4 5 7 6 6 6 6
生:从内容上说,今天学的《清平乐 村居》的内容比较简单。先景后人,再写3个不同的活动场景。
初步探索出规律后,我出示自己的词作,如图6,引导学生从中领悟规律:
图 6
师:辛弃疾把乡村人家的生活图景写入词作中,给人和平宁静的感觉。老师也把我的同学们早上回到教室诵读《论语》的场面写成了一首词。
《 清平乐 晨诵》
博学楼上,听书声朗朗。学子捧书诵《论语》,开启经典之旅。
星宇高声引领,宛宣低声和应。为师笑而不语,静坐聆听赞许。
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拓展阅读,选自宋词三百首中的《清平乐》10首,我创作的4首《清平乐》。
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
师:同学们观看过拔河比赛,上周还去了秋游,一定有不少难忘的场面,难忘的镜头,可以模仿《清平乐 村居》的节律,创作一首词。给出文白对照,填空式创作词作。(如图7)
图 7
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创意仿写,可以先根据同学的“秋游速写”改编,再自己创作一首。随后,分享、交流、评价我的《清平乐》。
涉猎辛弃疾的作品,继续尝试创作宋词,是课的尾声导言。一节课下来,并非学习的结束,而恰恰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得当的课外延续学习指引,有价值的导航,学生方能学得更深更广。
教学反思
“跨越古今,网络传承经典。宋词新学,精彩在于尝试!”是本次网络环境下的宋词教学的最大感慨。
在美妙的古乐中,在师生同诵宋词中,课开始了。在这节课里,我带来的是网络课程与经典文化自然巧妙融合的崭新理念。首先考虑到语文本位的基点,引领学生把词作解读成画面,描述成情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意、感悟诗情、体现语言的精妙。基于课型特点,大胆新颖地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利用网络资源的便捷,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词配画,词人介绍,词作欣赏。更把在语文书上做笔记、做批注的传统形式转化为网络环境学习的打写,读写结合形式稍换,目标一样达成,但新的形式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最后,是一个最大胆的尝试—创编词作,学生发现词作字数分布的规律,老师提供同类词作,更把自己创造了三首词作放入资源内,特别亲切,学生在这样的熏陶下,现场尝试写《清平乐》,体验当词人的感受。
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了,走进了词作的意境,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活跃了创作的思维。老师同样收获了,十岁孩童写词作,给一方平台,相信学生是可以创造奇迹的!
网络环境下小学宋词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三相融”.docx
网络环境下小学宋词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三相融”
-----兼评《清平乐·村居》
翟豫欣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郑姝 江苏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
《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实验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是指人们使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进行思维活动,进行人际之间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同时,语言是文化得以积淀和传承的载体,维系着社会的正常运作。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它的实践性,即多读多写,日月积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人文性是指语文教育活动是特定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是语文课程的精神价值。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学习过程是一个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张学青老师的《清平乐·村居》高度驾驭了信息技术,通过乐曲、资源等形式创设了古典文化氛围;通过将重点字、词解读成画面,描述成情境的方式实现氛围的渲染与思维的拓展训练;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将读写创作相融的方式,创造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之美。整节课将信息技术的运用、文化知识的学习、创新思维的训练、文化底蕴的熏陶紧密结合,是一堂富有“创新”、“活力”和“开放”的语文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创作,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文化素养等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时,学生们更加的敢想、敢说、敢为。这是一堂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宋词教学,为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紧密相连,实施了“三相融”:
情境相融,营造中国古经典文化氛围
“情境”指各种因素(时间、地点、任务、事件)糅合下营造的情感和意境,能够激起学生内在体验和言语中枢的社会文化场景,其包含情景和文化两个属性。情境创设不仅仅指静态的场景图,更包含在此背后渗透的文化场景现象,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促进学生的认知冲突、知识建构、兴趣和价值观的生成,帮助学生更好、更快、更高效融入课堂。
本节课是一首宋词,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以及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由于年代久远,语言极为凝练,作者的情感与读者的体验之间有明显的沟壑,张学青老师通过情境相融的策略帮助读者扫除情绪上的障碍,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其情境相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开篇的情境创设,使整个课堂富含中国经典文化底蕴。教师在优美音乐的衬托下,利用饱含深情的语言进行文白式的对描,意境丰蕴,激起学生对宋词的神往,当整个课堂弥漫浓浓的古典文化氛围后,抓紧时机提出“读词,眼前要有画面,心中要有情景。”进而为整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和指引。二是将重点字、词解读成画面,描述成情境,辅助学生体会字词中凝聚的文化意蕴。诗词是语言的艺术,诗词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严羽说“诗有别材”,其实,词也有“别语”。诗词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一首词中词语数量不多,但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本课中教师以语文工具性本位为基点,引领学生通过想象把词作解读成画面,描述成情景,化凝炼为详尽,化抽象为具体。在曲悠扬韵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对答,学生仿佛穿越了千年时空,置身于村居图景,富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之境,“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之情,与翁媪攀谈,与孩童嬉戏,在闲适、趣味盎然间解读生活的质朴快乐,村居的宁静致远、祥和太平,进而感悟“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恬静质朴生活状态,体会作者内心深处的柔情和温暖。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从词意走向了意境,从文本走入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读写相融,领悟文化内涵
《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实验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本课主要讲授辛弃疾的一首宋词,语言简约中见神韵,朴素中见韵味。学生能够深入品读词作的基础除了情境中渗透的文化氛围外,还需要对伟大词人辛弃疾有一定的了解。在了解了作者生平等一系列背景知识后,方可能品读出字里行间隐含的蕴义,才能够穿越文本,与千年之前的辛弃疾产生对话,产生精神世界的共鸣,进而体悟词的背后隐藏的如此瑰丽厚重的中国经典文化的内涵。在本节课中,张学青老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多样化数字资源,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并将文化渗透与思维训练紧密结合。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善用资源,融合文化教育。基于课型的特点,大胆新颖地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利用网络资源的便捷,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词配画,词人介绍,词作欣赏。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自主将人与事、人与情、人与境联想结合,全方位的理解《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全面的品位辛弃疾这位伟大的词人,进而建构起对宋朝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等的理解。二是善用网络平台,领悟文化内涵。在课堂上,张学青老师始终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结构,用精致的语言启发想象,让学生在思维旋转、表达交流中碰撞智慧的火花,并通过在平台上进行电子批注的方式培养高年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网络打写平台,自主选择词作中的一个场景,发挥想象,写成小文段。
从读到写,以读促写,读写相融,利用资源帮助学生扫清阅读盲点,利用平台支持学生记录阅读体验,更好的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将阅读训练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联系在一起,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充分体现了跨越式教学倡导的“大输入大输出”理念。
古今相融,感受文化之妙
宋词称得上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瑰宝,除了字词凝练、朗朗上口、意蕴深厚外,富于节律也是一大特色。如《清平乐》,词牌
,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双调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上阕押压仄韵(三、四声),下阕换平调(一、二声)。亦有全押仄韵者。全诗格律如下:中平中仄(韵), 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 中仄中平中仄(韵)。 中平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中仄(句), 中平中仄平平(韵)。字数分布:4 5 7 6 6 6 6 6。这些都是隐藏在文字后面的伟大艺术文化积淀,学习诗词的最高境界不是读诗,也不是会吟诗,而是会创作,能够使用富含文化底蕴的文字表达出深邃的精神世界。本节课张学青老师走出拓展词作学习的旧有模式,再作突破,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暂且放下平仄的严谨规限,通过资源的提供,让学生观察对比数篇以“清平乐”为词牌的词作,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发现词作中字数的分布规律(4576 6666),将文化常识渗入小学课堂的语文教学中,水到渠成,进而感受经典文学之妙。并在此基础上,提供3首教师自创同类词作,将词的意境从千年之前引回现在,拉近学生和宋词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词,那么遥远,那么深邃,却也唾手可得,近在身旁。在此熏陶下,进行拓展创作,模仿《清平乐》的韵律,体验当词人的感受,体验经典文化始于笔下的喜悦。在实践中,汲取文化智慧,提升文化品位。在进行创作时,教师通过支架的提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结语: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不可分割的,工具性离开人文性,便空洞无味,人文性离开工具性,便隐含晦涩。工具性的本质差异就是人文性的差异,而人文性的差异是无处不在的。网络环境下的宋词教学,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创设浓郁的文化氛围,并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课文所蕴含的人文底蕴。在此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便捷将词的品读与基本的读写能力紧密结合,促使信息技术与人的关系相互和谐,实现人对信息技术的能动把握,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具有积极主动的意识,感受真善美的熏陶,领悟“语文味”,实现精神世界的丰腴。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请在这里输入段落内容...
-
-
- 标签:
- 教学
- 学习
- 学生
- 语言
- 文化
- 情景
- 宋词
- 清平乐
- 语文
- 创作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