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叠影响域理论下的新时代家校社教育新格局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摘要

        家校社共育正在受到社会的关注,该格局的构建需要以家庭、学校、社区的协同关系为重要前提,以三者之间的目标为中心,新时代下还需要以信息技术为重要支撑,交叠影响域是该研究领域中一个典型理论。本文将基于交叠影响域的优势,结合信息技术的作用,对新时代家校社教育新格局以及该格局的作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交叠影响域  家校社育人

    • 1.引言

         现如今,家校社协同育人受到人的广泛关注和研究。2018年9月,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都有责任”,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事业不能够停留在狭义的学校当中,必须要立足于更高的历史站位,基于更高的立场来对家校社协同育人进行引导和发展。同时我国也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其中强调了要建设健全家校社协同共育的机制,为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进行保障。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指出学校与社会、家庭的教育紧密结合,最终形成全面的、系统的教育体系。在国家的号召之下,各地的各个学校都参与到对家校社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当中,掀起了新一轮的热潮,多个学校都在进行尝试和运行,总结出了一份自己的经验。家校社协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涌现出一系列成功的案例。

       虽然对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研究和实践正在火热的进行中,但是有一些实践活动并没有很好的理解家校社的概念,对该领域的探索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和不足,有关家校社的理论和研究并没有跟上步伐,现有家校社实践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没有足够考虑到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数据的作用和重要性,使得家校社建设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如今我们处于智慧时代,新时代有着新的要求和使命,时代不仅呼唤家校社三者要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同时也需要紧随时代的发展和变化,需要结合数据进行科学的决策和分析,对家校社建设进行战略部署和总体设计,推动数据驱动的家校社一体化模式、体系建设。为此本文将以数据为基础,融合时代的发展特色,来提出新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和作用。

    • 1.1 家校合作

       家庭是对学习者影响最早且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场所之一,其在人才培养的环节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现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将社会的多个层面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指出学校与社会、家庭的教育紧密结合,最终形成全面的、系统的教育体系。针对新时代发展的特点,教育领域也需要构建全新的合作关系,因此应该积极地调动家庭在教育的重要作用,让家庭参与到教育的事业当中,同时也要求家庭负起对应的责任。在该局面下,家庭会参与到学校的决策当中,成为重要的一员。Lightfoot在责任分散理论中说道家庭成员母亲在家庭教育中起重要作用,而教师则在学校产生影响。两者的教育行为往往缺乏积极地。有效的互动和合作,难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与发展。因此推进家庭和学校的联动能够有效消除这种负面影响。

    • 1.2 家校社共育

          对于家校社的研究有很多,国内外许多研究者都有自己的见解和结论。美国陶森大学的Chandler Barbour、马里兰大学的Nita H.Barbour和Patricia A. Scully关于家校社提出了三层次理论(最低层面、联合层面、决策层面)来描述家校社的合作关系。美国马里兰大学教育研究者琳达·瓦利(Linda Valli)、阿曼达·斯特凡斯基(Amanda Stefanski)和鲁本·雅各布森(Reuben Jacobson)等人则提出了四层次家校社共育模型,即家庭与机构、全面服务学校模型、全面服务社区学校模型、社区发展模型。同时美国科学家爱普斯坦提出了交叠影响域的理论模型,认为在学习者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存在自己的影响域和交叠域,对学习者产生独立和相互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为完成教育使命,教育部提出必须健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三全”育人格局。国内学者邱慧燕认为家校合作体系是一种界于行政组织与自组织之间的新型组织,以家校社的协同关系为前提,以资源整合为动力,以各主体间目标的聚拢或交叉为中心。袁亚兵认为建立家校合作需要从主体、制度和价值三个层面来进行建设和突破。张永以美国家校社建设为启示,认为在家校社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提升多方参与力、探索领导力的培养、构建本土化的理论。张志欣认为家校社的建设应该要充分考虑大教育观、强交互家校社三者的关系、开发家校社互动项目。

          由此可见,家校社不只是三者存在广泛的联系,更需要进行深层次、自发性的互动,三者携手发展、互利共赢。家校社正在成为新时代重要的教育模式,为培养新人才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 1.3 交叠影响域理论

         交叠影响域理论(Overlapping Spheres of Influence),由美国科学家爱普斯坦提出,其主要内容是:在学习者的成长和发展中,三个背景(家庭、社区、学校)存在一定的影响域,同时三者之间的影响域之间存在交叠的部分,而这一部分将会融合三者的影响,使得三者不仅独自影响学生的发展,也共同地影响学生。同时该理论把学习者作为中心,假设学习者置于一个充满关爱的环境当中,让其能动的参与到学习事业当中。该理论有两个模型,一个外部模型用于描述“家校社”三者的影响作用,另外一个是内部模型,主要描述家庭和学校的交互和联系,其将学习者放置在中心位置,描述了产生影响的具体状态,可以在个体和机构之间产生作用和联系。

    • 交叠影响域理论外部模型
    • 交叠影响域内部模型图
    • 2. 家校社一体化教育现状和不足
    • 2.1 家校社一体化教育现状分析

    对我国部分家校社协同育人活动和实践进行简短描述和分析,具体如下:

          蕉岭县签订“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协议,形成上下部门联动,共建一盘棋格局,同时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发挥社区的作用;积极争取家庭和社会资源的配合。该活动重视家庭教育和家长素质,重视提升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的能力和素养。

          陶乐第一小学开展个性化的家长会,构建家长交流平台,创建家长委员会,同时对家校社工作开展家庭范围的问卷调查活动,形成过程性资料,并且把该资料的形成过程和质量纳入教学考核当中。同时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到学校当中参观和指导,并且举行高质量家访活动,旨在宣传政策、沟通交流。该实践体现出广泛的开放性,同时将家校社建设纳入考核能让其建设活动得到极大的保障。

         成都龙泉驿区则针对该地区的留守儿童进行社工联动家校社开展教育,通过家访、建设交流平台、开展学习互动(包含绘本、种植活动)来进行教育,通过社工广泛链接街道、学校、家长、朋友群体、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人群和资源,促进教育的公平发展,为家校社的建设作用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也为更好的开展活动进行指导。该实践活动能够体现家校社三位一体能够在一方面存在缺陷时通过其他两者的互相影响和促进来进行弥补,对于推动教育公平事业发展而言其具有重要的意义。

         江苏-澳门也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活动,进行经验分享,助推家校社教育的对外开放,广泛建设平台来吸收政府、家长、教育专家的建议,同时还开展爱国爱澳的活动。这一系列活动促进教育的跨区域发展与交流,将多类型的教育进行融合,从而推动新型教育的发展,开辟新的教育领域。该活动体现出家校社活动可以跨区域发展,也能够对不同教育模式进行融合。

         诸城市组织所有校长、主任、家庭成员进行参观、开会、论坛等活动,加强教师学习家庭教育理论,撰写笔记等,同时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入户家访,开发具有社会意义的校本教材,成立家庭教育导师团,动员家长成立服务团队。该实践重视家庭对教育的参与性,同时重视上级的重要作用,对家校社建设进行有力的监管和建设,将家校社建设纳入考核指标,有利于其推进与发展。

         徐州开展“三全”家校社建设,即全面开展社会全域、父母全程、家庭全类型,试点运行,提升家校社建设理念和指导家庭教育,同时制定家长持证上岗制度,推进家校社十大工程的建设。该活动建设比较全面,多方面促进社会、家庭参与教育的过程当中,同时也提出了很多创造性的活动,为家校社建设提供思路。

         包头青山成立“家校社协同育人联盟”,建立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集成和共享的新机制,同时建立五级家委会,组建家庭教育讲师团,成立家长学校,借助高校的优势对家校社建设进行指导。该实践活动充分肯定家社的重要作用,进行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发挥社会教育的支撑作用。

         桂木园社区提出以党建来引领家校社的联合教育机制,构建以家长委员会、中学、社区教育的联合示范点,建设党建下的家校社示范社区。该实践突出党领导的重要性,为如何更有效、更高效的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提出了重要的建议。

       上述案例都体现家校社育人正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如深度家访、家长开放日、多级家委会、家长委员会、家长宣讲团等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家校社的三者发展和联系,同时一些案例还展示出上级领导的重要意义、家校社协同致力消除教育不公平现象、促进爱家爱国情感的培养等等,这些活动可以看出家校社协同育人能够为学习者打造一个更为复杂的、真实的学习环境,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促进以往教育难以全面关注的情感培养方面,降低情感培养的难度和消耗,同时还能够以合力来促进特殊儿童等人的教育,进一步消除教育不公平,因此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是很重要的。

    • 2.2 当下家校社一体化教育不足之处

       从上文各地对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活动来看,总体上家校社探索的方法多样,同时广泛调动各资源,促进家校社全方位的参与。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具体如下:

     (1)缺乏党、国家、政府的政策引领和指导
           很多地区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很少考虑到以政策和方针为出发点,而是存在一定的无目的性,因此很大程度上这种探索只能够在很小的一个范围内进行运行和实施,很难推广到更为广泛的区域,不能够发挥家校社协同教育的重要作用,局限性较大。由于各地区的教育水平资源不相同,因此需要一定的数据来进行决策和调控,现在之所以缺乏对应政策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利用教育数据来进行家校社三者角色和任务进行宏观和具体的描述,因此我们需要重视数据的作用,正确做到数据决策和科学调控。

     (2)未能够充分而全面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在实践的过程中,很多活动都是以线下的形式来开展的,很少利用信息技术来开展活动。线下活动存在一定的干扰因素,如家长可能很难协调时间来参与活动、活动的反馈不能够及时地进行传递从而造成信息断链,不能对在开展活动、学习者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利用,从而会错过一些有用的信息,造成一定的损失。同时该不足也是众多不足的核心和关键,不能正确而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会导致各种错误和缺陷,因此需要重点对该领域进行突破,形成新时代的家校社教育模式和体系。

     (3)没有正确关注学习者角色
          虽然现在很多学校或是社区在实践的过程中已经很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促进学习者的德智体美劳的发展,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理念和活动是十分正确的,但是却缺乏对家校社该系统中学习者的角色的正确认识。如家庭和学校是包含于社会系统中的,因此在社会层面来看,家、校是从社当中分化出来的,不能够将三者放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进行比较和研究,但是在教育领域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则是相同的,都是处在教育这一个大领域之下。目前家校社的实践中对于活动设计往往只是将家校社三者置于社会领域进行研究,非教育领域,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影响到家校社的正常推进与建设。

     (4)三者教育的各自和共同定位尚不明确
          对于家校社教育模式而言,家校社除了存在各自之间的影响和作用,在两两之间和三者之间也存在。家庭应该是教育的基础,学校是教育的重要阵地,起主导作用,社会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库,对教育其支撑的作用。家校应该是促进教育良好开展的重要桥梁,校社应该是开拓新型学习资源的动力,家社是检测教育的试验场,家校社是三者携手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的基地。因此对应领域的活动设计应该具有显著的特色来促进学习者发展。借助数据则能够公开的、明确的展示三者的定位,同时数据也是制定对应活动的指向标,指导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同时目前对家校社的实践中,存在家校社依旧孤立发展,片面联系的局面,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没有利用信息技术来助力合作与交流,从而导致形成活动孤岛,行动效果不佳的情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导致该结果。而利用技术打造的平台和资源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局限,从而进一步加强三者的联系。
     (5)不完善的监督和治理机制和能力
           现在家校社育人中不完善的监督、治理机制和能力是导致其教育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实践活动都是在“小黑盒”中进行,没有进行足够的公开和分享,缺乏社会的广泛监督,透明度大为降低。而数据则能够保障信息不作假,信息开放和公开,借助家校社育人系统的自监督和自治理机制,严格保障每一个环节的实施和部署,在每一次实践的过程中形成过程性数据,为下一次实行提供科学的决策。

    • 3. 交叠影响域理论下的新时代家校社新格局
    • 3.1新家校社一体化教育格局

           新家校社育人格局以交叠影响域理论为出发基础,同时结合信息技术的特点,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重要支持的新家校社育人格局。该格局将学习者置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重要性,同时在技术的影响下,影响域构成强交互的形式,克服原有理论对不同领域的学习者进行划分而导致学习者不完整的现象,家校社三者的影响域将会是息息相关的,既存在自己独立的影响域,同时也两两相互影响,也能够使三者发挥合力牵动学习者共同发展。但这些活动的重要前提都是以学习者作为中心,重点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保障其独立、自主、完整的发展。

           该格局包括信息技术赋能的虚拟空间和社会中的现实空间,借助数据将两个空间进行链接,形成虚实结合的局面,让家校社育人突破实际客观世界的界限,在更高层次的空间进行发展,建成完善的虚拟空间要求国家加大对如大数据处理中心、云计算平台等基础设施和平台资源的建设,同时也需要开展以数据驱动的全新扶智工作,用信息技术助力建设家校社成员群体,在意识层面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更加有利于后续家校社育人实践建设的进展。在虚拟空间中借助在线交流工具、资源共享平台、交流圈等形式来拓展广泛的信息流通渠道,为家校社三者提供源源不断的信息资源、提供在线支持服务、提供信息诊断报告,保障学习者生活在流通的数据环境中,从而及时的对自己的学习与发展进行修正和调整。在现实空间中,首先必须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指引,在宏观的层面上对家校社育人建设进行布局,保障家校社育人能够有序、协调的进行。其次广泛吸收现有家校社育人的优秀精神、活动和举措,在保证全局有效地建设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对每一个地区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从而开展个性化的家校社育人模式,让家校社育人体系、模式更加完善。同时也需要继续开展如参观、交流会、体验活动、建立交流社区(如家长委员会)、线下辅导等活动,广泛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开展活动,如举办软件制作比赛、少儿编程活动,开拓更为广泛的活动区域,在家庭和社会的生活中无形地进行教、学、创,培养全面发展的能力,促进家庭关系的和睦和社会和谐发展。通过线上和线下的紧密结合,以信息技术高度驱动家校社三者协同育人的发展,充分激发学习者的动机,严格保障学习者的完整、独立、自主的人格和学习发展权利,为新时代培养能够进行创新创造的智慧型人才。

           新时代是数字、智慧的时代,是实现人机协同育人和发展的重要契机,也是对于人才培养更加重视的时代。新时代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教育模式也应该为学习者创造一个全面发展的机会和环境,在这些方面的共同影响之下来促进其发展,充分调动学习者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新时代的发展将不再使得家校社的关系独立,而是以数据作为重要的纽带,将三者融合在一起,但仍然保留各自的特色与发展,让三者不仅仍然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更好的与其他两者进行交互。家庭是教育的基础,其为学习者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意识,培养自己的家国情怀,在情感上得到充分的激发,立下远大的志向。学校则是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应该借助线上和线下的资源充分地为学习者指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精确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充分尊重学习者的自主权的情况下为其指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的重要作用。社会则需要对家庭、学校进行足够多的指导和辅助,为学习者创造出各种发展机会,进一步增强其学习与发展的信心。家庭、学校、社会全面联动,互帮互助,共同打造一个全新的育人生态环境。

          该新时代家校社育人格局以学习者为中心,其存在于家校社三个领域共同交叠下的范围,强调学习者在任何一个环境中都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个体,非独立角色,利用数据将完整的学习者映射到对应的区域,从而发挥学习者的作用。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多种数据,这种数据可以在各个环节进行流通,从而产生一份数据、多种解读的现象,让学习者能够更好的在多个方面了解自己的发展和不足。新时代下对学习者开展的教育需要将以人为本作为重要的核心理念,数据驱动的家校社格局同样应该以此为出发理念,将学习者置于中心位置,严格保障学习者在教育的活动与实践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创新创造的能力。数据将会对学习者进行全面的描述,让其具有“分身术”,由数据构成的虚拟学习者仍然能够参与到整个模式的运行过程当中,将现实和虚拟空间的教育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是现在家校社教育所缺乏的,现有模式很多程度上只是对现实中的学习者进行覆盖,忽视了数据存在的重要意义和隐藏的巨大信息。

    • 新家校社育人格局
    • 4. 交叠影响域下的新时代家校社格局的作用
    • 4.1 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家校社一体化理论

          我国家校社一体化进程较为落后,许多西方国家已经对家校社育人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同时也进行了一定的实践,可以供我们参考。但由于我们与其他国家的国情等方面存在差异性,民族文化和家庭发展存在区别,因此我们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探索出具有我国特色的家校一体化发展理论,借助理论来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丰富理论,保证其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可以研究国外家校社的理论和实践的经验,同时要研究当地的人文社会、经济基础、建设发展等多个方面的情况,然后同我国在当前领域的表现进行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提出具有我国特色的新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理论。然后我们还需要关注我们国家科学技术的现状以及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仔细分析并且预测出我们的理论发展的方向,然后提出具体的、可实现的操作来一步一步促进家校社的发展。简而言之,为了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家校社一体化教育理论,我们必须坚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吸收多种现有理论的精华部分,紧密结合目前和为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形式和趋势,结合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打造一个以信息技术驱动、多领域融合、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中国特色新家校社一体化理论。

           新时代的教育发展与规划将离不开一个具体的可实现的理论和思想,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家校社一体育人将会是最有效、最基本的一种教育模式,虽然现在尚没有形成具体的研究理论,但是却存在广泛的共识,如国家领导人的发言、国家政策和部分院校开展探索活动都体现了这种共识,虽然交叠影响域在该领域受到研究者的认同与参考,但是该理论来自于西方国家,并不一定适合我国国情与发展的实际情况。因此我们需要在吸收交叠影响域理论的精华部分,在家校社一体育人建设的过程中,紧密的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逐步形成对应的理论,从而更好的指导建设和前进。

    • 4.2 携手“五育”培养创新型智慧人才

       党和国家提出我们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要求教育事业要强化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应有水平,突出德育实效,提高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以往的教育中,智育以学校为主战场和主阵地,而其他教育则没有得到很高的重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单依靠校一个方面来进行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很有限的,很难兼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打通了家校社的链接通路,教育事业不在只以学校为唯一场所,构成以学校为中心,向全社会辐射的教育网络。在此背景下,五育并举得到实现的重要保障,智育仍然以学校为中心,辅以社会的支持,以家为基本场所。德育则贯穿家校社三者,以德为先,引领其他教育的发展,三者对其产生合力并促进发展。体育在家的监督下,在社会的活动安排下,在校进行科学的指导和练习,真正的进行发展。美育可以通过在学校开展课程培养艺术素养,在社区举办家庭文化展示,家长借助网络课程培养学生艺术能力。劳动教育可以在社区中开展实践活动,在学校进行劳动教育,培养意识,家庭中需要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劳动。在家校社的协同教育和监督之下,五育并举将会得到极大的保障,打破由学校单独承担的局面,形成合力之势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家校社还是五育的重要实验场所,给学生及时的反馈。

    • 4.3 健全教育监管和治理能力

       健全家校社共育监管和治理能力,首先离不开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需要制定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严格保障家校社一体化进程有效、正确的实施和部署,从政策和法规出发来进一步探索家校社一体化教育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情况。治理和监管对于家校社一体化教育的推进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监管能够保障该系统中的每一个部分、环节、角色都可以各司其职,对于不合理、不正确的方向、道路、策略需要进行及时的监控和反馈,紧密地将家校社格局和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紧密的集合在一起。治理则是对该系统能力的一个考验,因为时代在不停的发展和变化,新的问题也有可能会随之而产生,这样就需要及时的进行调整和修改。

         当然这种监管和治理能力除了需要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决策和分析,还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对在该教育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这种数据包括一般的数据,即我们可以直接进行利用和分析,还有一种数据就是暗数据,这一类数据中往往会包含更多的信息等待人们去挖掘,想要更好的提升监管和治理能力,那么就必须要对这一个领域的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确定潜在的不足和可能会引发“决堤”的领域,从而更好的保障我们的家校社一体化育人建设趋于平稳、有序。

         新时代下的家校社教育格局将会极大程度上促进教育监管和治理能力。提升教育监管和治理一直是人们重点关注的一个领域,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以往未能将教育和其他领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此在资源有上限的情况下,教育监管和治理所获取的资源是有限的,人们能关注的方面也是有局限的,因此在该领域将会很难得到突破。新时代家校社的构建将会把教育和其他领域都联系在一起,由于社会中的多个领域也会存在交叠,因此教育领域可以借助其他领域的资源和工具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如借助家庭成员、社会成员参与到监管过程当中,同时借助社会知识资源库、智慧库等来进行辅助,融合各方面各领域的专家和团队来对教育问题进行决策和分析,从而更高程度上地提升教育监管和治理能力。

     

    • 4.4 融合人文关怀

       确保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处在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当中是非常重要的,高度的人文关怀将会有利于学习者更好的参与到学习当中。交叠影响域理论有一个重要的假设,即学习者需要被给予一定的关怀和鼓励才能够足够地促进学习者进行学习与发展,他们会努力去完成自己的学业。而现在随着智慧时代的到来,仅仅给予关怀与鼓励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给予学习者足够多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出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当中,这也表明了党从教育人转变为从多个角度和方面对人的发展进行肯定。即对学习者的学习事业给予肯定的同时,也对其实现解放和自由的追求进行肯定,这也体现出党更高层次的理解。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们的教育事业必然会和其他领域紧密联系,因此我们必须要给予学习者人文关怀,为学习者打造不止于教育的学习环境,对其终身学习、终身创造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同时营造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也将有利于我们未来新教育格局的建设,其能够有力的保障个性化的建设与发展。同时其也符合人本性的要求,在新的家校社一体化环境之下,学习者将会是一个真正的、富有个性的、现实与虚拟同步的一个重要角色,此时新时代的人本性的特点将会完整的被体现出来。因此时代最终会选择家校社一体化教育,而家校社一体化教育不仅以人文关怀为基础,同时还能够有力保障人个性而全面的发展。

        新时代家校社教育格局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多个角度全面覆盖学习者的发展情况要素和指标,突破以往教育不能描述真实且富有人格特征的学习者的不足。充分强调教育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人最基本的发展权利,极大程度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造新时代的创新性人才。

    • 5.结语

       家校社育人的构想具有较长的时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新的教育格局将会成为现实。信息技术赋予教育无限可能,同时将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要勇于变革现在的教育格局,将三者深度融合,各司其职,消除间隙,打造一个具有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的教育格局和环境,全面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和社会的终身化学习。以数据来驱动新家校社一体化教育的建设与发展,将能够更好的推动该格局的形成,同时也能够全面地覆盖每一个学习领域,深入到每一个地区,包含社会中每一个成员,囊括全社会的全部信息,最终促进社会的发展。

    •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2019-02-23)[2021-01-02].

    [2][],尼塔·巴伯,帕特丽夏·史高丽.家庭、学校、社区--建立儿童教育的合作关系[M].丁安睿,王磊,.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420-422

    [3]Valli,L.,Stefanski,A&Jacobson,R.Typologizing School-Community Partnerships: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and Action[J].Urban Education,2014(7):1-29

    [4][]爱普斯坦著.学校、家庭和社区合租伙伴:行动手册[M].吴重涵,薛惠娟,.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3

    [5]邱慧燕,柴江.家校合作体系构建的要素、困境及路径[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1,v.42;No.250(06):179-186.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1.06.023.

    [6]袁亚兵,齐冰.家校合作内卷化及突破路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v.23;No.167(05):136-140.DOI:10.13763/j.cnki.jhebnu.ese.2021.05.017.

    [7]张永.美国家校社合作的两种层次理论及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21,v.50;No.404(03):106-117.

    [8]张志欣,张建波.美国家校社合作的交叠影响域理论及启示[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1,v.39;No.183(02):130-134.

    [9]杨现民,周宝,郭利明,杜沁仪,邢蓓蓓.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育数据开放的战略价值与实施路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No.155(05):10-21.

    • 标签: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