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胜泉:基于情境感知的个性化学习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余胜泉:基于情境感知的个性化学习

    转载自:移动Labs | 林强泉:http://labs.chinamobile.com/news/107890?bsh_bid=484036584

    2014年8月14日至15日,第七届移动互联网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大会以“4G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与变革”为主题,围绕4G网络技术及未来发展、虚拟运营商、移动互联网应用、信息安全、物联网、融合通信等产业热点展开。以下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余胜泉在物联网分论坛演讲《基于情境感知的个性化学习》。

    以下为演讲速记:

     

    大家下午好,今天跟大家探讨一个主题就是基于情境感知的个性化学习,三方面来说,一个是个性化学习类型,一个是个性化学习系统,今后个性化学习的发展方向。


       蒸汽机是第一代工业革命,电极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我们现在进入第三代工业革命,核心就是分布式、个性化,这是时代的精神,时代的特征。我们看一下教育,教育领域基本上还是工业时代的留学生,大班制这种方式,他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从整个教育变革趋势来看,从以前的一刀切的统一模式向个性化、选择性的学习,是一个大势所趋,增加教育柔性、增加教育弹性,增加教育的选择性,这是在整个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方向。


       以前我们学校的教学是以班级为最小教学单位,很难做到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永远有10%的学生觉得你讲的东西太快,听不懂,有10%的学生觉得你讲的东西太简单,浪费我时间。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这些东西只有借助个性化的智能技术,才能够很好的实现。


       个性化教学是大势所趋,我们真的研究个性化教学,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东西,一个层次是基于知识水平的个性化教学,一个是基于学习情境的个性化教学,一个是适应个性发展的柔性教育体系。首先是基于知识水平的个性化教学,比如说我通过作业,通过考试,通过各种测试,我能够了解学生的能力结构,知识水平,以及他掌握知识力度的情况。根据你不同知识掌握水平,实现不同层次的个性化教学。已经掌握好了,可以做一些建议性的练习,没掌握好的可以做一些补偿性的练习。根据他的个性化的知识力度,来进行适应性的学习。通过这个可以做什么呢?可以做到可以降低学生考试的作业总量,提升他的针对性,针对学生个性化教学,你学会了不用再做了。从炮弹到导弹更精确导向,未来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知识结构的技术。可以降低考生作业总量,提升他的针对性。


       另外基于学习情境的个性化学习,通过智能装备他可以感知到你的情境,感知到你的学习。比如我拿这个手机拍个照片,我对着风景拍,手机知道你是想拍风景。如果你拍人物,他感知到你是拍人物,根据你的人物推荐你怎么拍人像,怎么拍好动态人物这些小的方法。还有一些室内等各种场景,他能够感知到你的场景。随着技术的进步,移动设备的情境感知能力将越来越强大,它将集成更多的干其、探测器、采集器,通过这些电子化的微型感知社泵,捕获用户、设备、场所、问题、应对策略方法等真实世界的信息,以及将我们所处生活环境中各种人类感知不能直接感受到的信息,采集到方寸之间的移动设备中,进入到数字化的虚拟世界中,经过计算、处理、变成我们人类学习、决策的参考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连通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通过虚拟世界的知识学习来增强人堆现实世界的理解和驾驭。


       美国做了一个智能望远镜,对着北斗星一照,按一个按纽,能给你呈现出北斗星高清晰的航拍照片还有清晰视频。我们拿着望远镜对着北斗星,他能够感知你的需要和需求,根据你的需求推送你所需要的。就是一个精度纬度的感知。他就是感知你的需要和需求,推送你所需要的知识。


       网站有一个星图的APP,很多人不会分清星座,这是实的情境加虚的情境,感知你的需要,根据你的情境,推送你的虚的和实的情境,这是基于情境感知的学习。今后他能够感受到你的学习资源需求信息,环境信息、设备信息,感知和情境。


       体育课里面有一些监测的东西,以前上体育课,看学生运动量够不够,搭个手脉,那个不精确。现在有一个运动手环,可以监测你体育运动的情况。还有博物馆浏览,拿着手机一感知,可以知道这些画背后的详细信息呈现出来,有一个增强型的感知能力。还有基于工作场所的学习,今后的职业教育,你对数控机床不懂怎么操作,你拿着手机一拍就可以知道他怎么操作。他能够感知到你的情境,根据你的情境推送,他背后有很好的内容的组织。我们实验室有一个老师做人机交互的排球战术,通过一些标签,虚拟人物来进行排球的战术训练。再比如说有一个美国学校做了一个实验,在一个森林里,设了一些无线热点,这是一个古生物的身体,你拿着平板电脑在这个身体里可以探索,他把一个实体空间叠加虚拟空间,营造一个真实可供学习和探究的学习空间,这是基于情境的个性化学习。感受你当时情境的需要,推送你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和内容,这是第二个层面基于情境的个性化教学。


       进一步发展,我们可以想像今后我们的教育体系,大班制的工业时代的教育体系可能会增加柔性的成分。我们现在去学校,我们到一个学校,上大学一上就上四年,没有什么可选择,或者上一个小学一上上六年,没有选择。假设有一天哪个餐馆跟你说,你到我这里吃饭可以,一吃吃六年,你肯定不愿意干。我肯定希望今天吃川菜,明天吃湘菜等等。招生的时候我这个学校有多少院士,多少知名教授,你没得选择,我们现在的教育基本上就是这种工业流水线生产这种体系。


       我们现在的教育有两个经典假设,一个假设就是教育必须将孩子集中到一个地方,让他们学习一个固定的时间长度。第二就是采用基于年龄、学科的学生组织方式,对同一学习内容采用相同的教学方式。实际上21世纪今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从根本上进行重新设计的学校,他们将展示一系列的重组教育的可能性。这其中包括,学校根据学习的能力而非在座时间或其他因素组织学习,为学生提供更灵活的课程安排,更适合学生的个体需求。而不是按照传统的学期或固定的课程节奏来组织,学校开始讲网络学习融入其中,为广大学习者拓展了学习的时间。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课程与活动,以反映儿童的个性、兴趣、家长的目标与价值观。我可能在北师大学一课,44中学一课,科技馆学一课,而不是到一个地方完成他们制定好的计划,这完全有可能。大规模开放课已经有这个苗头和趋势了。这是今后学习将会越来越具有柔性,越来越针对个性化,这个体系就是从技术的变革开始。这三个层面不同的个性化层次,核心的前提就是要有完备的学习数据记录与分析,可视化的个人知识结构。


       第二个就是介绍一下在研发的基于情境的个性化学习的项目。我们实现个性的教学系统,首先通过各种终端设备,平板电脑能够感知学生的学习情境。学生通过平板电脑、手机、各种装备来跟这些学习内容交互,感知他的情境。感知情境基础上,学习者跟内容进行交互,交互过程当中不仅是采集他的时间,用户个人信息这些基本知识,包括他的练习,包括他的测试,包括他的各种交互式的学习活动。各种的学习、设备、交往活动,测试、作业、学习活动、社交活动以及跟知识进行交互的活动,采集各种数据。对学习者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对学生者的学习情境进行建模,对学习偏好和兴趣进行分析。形成一个学习知识空间,然后进行推荐,在这个内容库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人的认知模型和知识结构,从知识和人构建的社会认知空间里面,挑选最合适的知识和最适合的专家和学伴。通过转码技术,变成适合学习者学习的终端的模式。


       按照知识点开发小型的学习课件,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的学习活动。将每一个微课按知识点间的关系建立语义,形成辅导知识库。通过智能终端与传感网络,收集和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过程性信息和数据等等。多渠道、自然的情境感知,采集学习过程数据,这个过程就是要学习结果、学习行为等等,不展开讲了。通过学习活动来采集学习过程交互与认知投入数据。


       第三发展远景,泛在学习。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今后将学习是无处不在,感知用户情境的适应性的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融合的,人际交往与互动的、认知网络连接的。


       最后泛在学习的基本技术方向,我们实验室研究基本思路也就是这个方向。首先用户通过各种智能终端,通过各种传感,通过各种智能的环境,通过物联网集成的智慧图书馆,智慧教室等等智能装备,特别强调自然的采集,自然的数据交互记录,通过用户的终端,全力到教育云平台,这个云平台的核心不是空间,在应用层面的东西,核心是要对学习者的认知模型,要有结构化的知识网络,结构化的知识空间。要有知识语义化,要有教育大数据分析。用户通过情境感知到学习之后,通过终端祥云平台提供请教,云平台会向学习者推荐学习者最适合的学习内容以及最适合的专家和人际网络以及最适合的学习服务,这是他的基本的逻辑。在终端更多是情境感知,数据交互等等,数据转码,数据适应性,以及学习服务里面学科工具,活动序列。以及内容生成、知识进化的技术,以及专家推荐,知识关系网络,这是泛在学习的模型与关键技术的框架。这是我今天的介绍内容,谢谢大家。

    • 标签:
    • 进行
    • 学习
    • 情境
    • 个性化学习
    • 学生
    • 教育
    • 这是
    • 个性化
    • 感知
    • 基于
    • 知识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