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孔子拜师---杨彦芳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17孔子拜师

    主备人:杨彦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正确识记生字、词。

    教学难点: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拜”字,扩词(拜访、拜见、礼拜、顶礼膜拜、拜年、拜佛、拜托、拜天地……)从中发现“拜”字中的“敬意”。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三字经》中说“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习礼仪”就是要学会尊重,。

    板书“孔子”,问学生:孔子何许人也?学生谈对孔子的了解,读阅读资料袋。(介绍过程中分别出示“老聃”、“孔丘”,“仲尼”并认记“丘”。)

    2.齐读课题,质疑:你有什么问题吗?(孔子为什么要拜师?拜谁为师?学什么?)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画出生字新词。

    2、认读生字和词语。

    3、指名分段读课文,评价正音。

    当学生读到“老子”时,补充:老子,春秋时期周朝的,相当于今天国家图书馆馆长,学识渊博,修养高深。

    4、再读课文,边读边想,发现了什么疑问?或了解到了什么?

    5.梳理问题,感受孔子的好学与礼貌,以及老子的谦和礼让、诲人不倦精神。

    (问题预设:①名、字、号的区别;②)

    三、交流名言。

    1、书上的名言。

    1)读一读。最好能简单地说一说,这句名言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2)背一背。

    2、你还知道那些名言?

    四、写字指导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没有一撇,或一横。

    等:中间几横应长短不一。

    境:右边是“竟”。

    授:形声字,右边是“受”,不是“爱”。

    五、拓展读:

    1,《陶行知王门立雪》

    2,《颜回输冠》

    六、小练笔:抄写课后孔子的名言。

    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过程:

    1. 直接导入:

    (一)今天,我们就要再次走进这个故事,进一步去认识孔子和老子这两位大思想家。首先让我们放声读读课文1自然段,看看孔子为什么要去拜师?

    远近闻名……,还觉得不够渊博,决定……”

    1. 齐读第1自然段,感受孔子的好学。

    (二)默读课文23自然段,拜师过程中孔子和老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勾出相关的句子。

    (课件)“曲阜和洛阳相距……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1. 句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是什么意思?从这几个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重点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终于

    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终于: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因此用终于。

    2.根据刚才说的意思,看着这两个词语,展开你丰富的想象,说一说,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上千里的路途中,孔子会遇到哪些困难?

    指导学生朗读句子。

    3. 孔子在向老子学习的过程中又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读第3自然段。理解“随时请教”,感受孔子的。

    4.(课件)“您的学问渊博……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这句话中也藏有一个成语,你知道是什么吗?板书:学无止境(课件)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正是这样去做的。他用自己的行动在告诉我们:学无止境。

    孔子认为学无止境,你们认为呢?在你身边有没有这方面的例子,或听别人说过学无止境的道理?

    二、了解孔子拜师过程中老子怎么说的、做的。

    1. 谈老子

    过渡:那么,面对这样一个谦虚好学、不畏艰辛的学生,老子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咱们还像刚才那样,默读课文23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用波浪线勾一勾。

    ①“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谦虚礼貌)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学词“毫无保留”、“传授”。)

    2. 对比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学生找出这两组近义词:“拜访”-“拜见”,“迎候”-“等候”。

    1)通过对比朗读,细细品味:“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

    2)“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等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1. 这些词互换好不好?为什么?

    1,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和感受。(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1. 利用最后一段作小结:作为老师的老子,很谦虚,在他的话中用了迎候这个词;而作为学生的孔子,也很尊敬老师,在他的回答中只能用等候。我们用词也要这样注意人物的身份。

    所以课文最后一段告诉我们(生读):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三、再读全文,再次感受孔子和老子的高尚品行。

    四、拓展阅读:

    1,《勤学好问的孙中山》

    2,《莫泊桑拜师》。

    五、.小练笔:

    1.孔子拜师,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学到了许多知识。我们也生活在校园里,每天与老师朝夕相处,把你和老师在课堂上下的事选取一件,写一写。

    2. 孔子是怎样跟从老师学习的呢?课文写的比较简略,只有一句话。同学们展开想象,写一写:孔子什么时间有了问题,就会怎么办?出示:

    早晨,天刚蒙蒙亮孔子早已站在老师门前他要请教一个想了一夜也不明白的问题。

    ( )(时间),孔子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就( )(怎么做)。


    板书设计:


    决定拜师 

    17孔子拜师 认真求学  学无止境。

    受到敬重

    第三课时

    一、用“ー”选正确读音

    1、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zhǎnɡ chánɡ)进。

    2、人们也敬佩他们的品(pǐng pǐn) 行(xǐnɡ hánɡ)

    3. 老人见这位风尘仆仆(pǔ pú)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

    mēn mèn)。

    1. 形近字

    闻( )仆( )简( )

    闷( )扑( )阅( )


    址( )授( )镜( )迎( )

    尘( )受( )镜( )柳( )

    三、近义词

    闻名( ) 大概( ) 连忙( )

    迎候( ) 长进( ) 敬重( )

    反义词:

    闻名( ) 敬重( ) 渊博( )

    年轻( ) 长进( )

    四、找出下面句子中的一对近义词

    1、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近义词:( )——( )

    五、补充孔子的名言:

    1、温故( )。

    2、( ),不亦悦乎?

    3、( ),( ),是知也。

    4、( ),必有我师焉。

    六、补充下列词语

    日夜( )( ) ( )餐( )宿 ( )无( )留

    永无( )( ) 风尘( )( ) 远近( )( )

    七、说说你对“学无止境”的理解。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老子
    • 学生
    • 意思
    • 17
    • 孔子
    • 了解
    • 课文
    • doc
    • 名言
    • 迎候
    • 学无止境
    • 孔子拜师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