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美坚赞学校简介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吉美坚赞学校简介

    吉美坚赞学校案例简介


    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坐落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的黄河岸边,原名“吉美坚赞福利学校”,创办于1994年,是青海省第一所藏族民办福利学校,其创办人吉美坚赞。20014月,经州教育局审批,学校更名为“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致力于发展民族地区的特色职业教育。学校分为基础文化部和职业高中部,学制分别为三年,涵盖了公立学校小学到职高的教育内容。职业高中部设有藏语高级班、藏医、工程(藏式)建筑、唐卡绘画、计算机5个专业。目前400多名学生在职业高中部就读的学生,均享受生均每年1500元的中职教育补贴。

    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是当地唯一一所僧俗融合、学生年龄不一的男校,目前800名学生中,约有僧人280名,学生年龄最小的十多岁,最大的三十多岁,为少年失学的成人。学校不收任何学杂费和住宿费,孤残儿童、特困儿童还可以得到适当补助。

    从办学初始,学校就坚持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和藏族传统文化的学习相结合,探索适合藏族学生的新的教学模式。在吉美坚赞学校,学生既学习藏族教育传统中的因明学、声明学、历算学、医学、工巧明学、语言学等知识,也要学习汉语、英语、计算机、数理化,同时还开设体育课、劳动课、音乐课、美术课等。

    学校还很重视汉文化经典的学习,如初级班学《弟子规》,中级班学《三字经》,高级班学《论语》。学校还将《弟子规》编成汉、藏两种文字的对照本,汉字采用繁体竖排。通过藏汉两种传统文化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教会学生做人。

    吉美坚赞学校的教学特色之一是把藏地寺院的“辩经”方法引入教学,通过因明学打下逻辑和推理能力的基础。学校规定不仅藏语言学习,包括英语、代数甚至是计算机等各门课程都采用辩论的方式巩固学习成效。每天上午和下午,学生们都集中到操场上进行两次辩论,或一对一,或一对二,或一对多人。问答的人相互轮换,质疑问难。每周四下午举行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知识竞赛,既有传统的辩论,历史、常识、法律、科普知识的问答,还有英语对话、小品表演等。活动都由学生自己组织,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由于学校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让这里的学生经六年学习毕业时能够熟练运用藏语写作。学校的资料室存有历届毕业生写的93本论文,涉及语言、文化、历史等各方面。这些毕业生的平均年龄十四五岁,许多人入校前根本不会读书写字。学生们还在藏区的各类报刊上发表了3000多篇文章,许多学生有自己的诗歌集。学校平时没有书面考试,认为辩论中能讲清楚就是真懂了,但参加考试也毫不逊色。从2001年第一届毕业生参加了大学入学考试起,连续几年大学录取率都在60%以上,州里前三甲中往往会有吉美坚赞学校的学生。有人评价该校毕业生的藏语应用已达到大专水平。

    学校创办十七年来,吉美坚赞学校从最初的85名学生发展到目前在校生803名,生源来自青海、四川、甘肃、西藏四省区的48个县。在已毕业的561名学生中,上大学的207人(29人到国外读书),医生17人,教师69人,寺管79人。毕业学生分别考入西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学院、西藏社科学院英语班、青海民族师范专科学校、果洛州卫生学校、甘南州技术学校等院校,部分僧人毕业后回到自己的寺院继续深造,还有十多名毕业生回到母校任教。

    吉美坚赞学校的办学成就受到国家、省、州、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表彰,显示了民族地区民间教育传统的生命力,不仅对西部地区文化、教育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当下中国的教育改革也有着重要的启示和独特的意义。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学校
    • 辩论
    • 藏族
    • 学习
    • 学生
    • 简介
    • 毕业生
    • 教育
    • 青海
    • doc
    • 英语
    • 藏语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