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清以来的不平等条约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推荐理由:

        晚清以来,我国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给我国的主权、领土、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以下内容介绍了晚清以来的几大不平等条约,可以了解中国受到的各种不平等待遇,更加珍惜新中国成立后的生活,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国家逐步发展。

    • 晚清以来的不平等条约

    1840 年至 1842 年爆发的中英鸦片战争,开始把中国历史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作为战争结果的《南京条约》,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此后,中国成为越来越多的资本主义国家猎取的对象,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越来越多。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先后有英、俄、法、美、德、日等十多个国家。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通过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各国割取了中国大片领土,强索了巨额的战争赔款,攫取和控制了在华的种种特权。不平等条约像一条条屈辱的绳索,使得中国的政治、军事被控制,大规模的财富被掠夺,人民遭受巨大的苦难,严重地阻碍、破坏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近代中国贫穷衰弱的一个重要原因。直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才彻底摆脱了不平等条约枷锁的束缚,结束了近代受尽剥夺、榨取、欺凌、奴役、屈辱、束缚的历史,扬眉吐气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据史料记载, 1842 年至 1949 年,中国历届政府共签订了 1175 宗不平等条约、协定、章程和合同,国家利益由此受到极大损害。仅从 1840 年开始的战争赔款和从 1894 年至 1937 年支付的利息,就分别达到 13 亿两白银和 7.29 亿美元。

    对中国影响较大的条约有 1842 年的中英《南京条约》、 1844 年的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1858 年的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 1860 年的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 1895 年的中日《马关条约》、 1901 年的《辛丑条约》等。

     

    • 中英《南京条约》

     

     梁海燕提供 《江宁条约》俗称《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朝在与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清政府代表在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亦译作皋华丽号)上与英国签署《中英南京条约》。

    主要内容是:

       1.宣布结束战争。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态。

        2.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史

    称“五口通商”),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3.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其中300万银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银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银元偿还商人债务。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银元。中国向英国共赔偿二千一百万西班牙银元

       4.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军撤出南京、定海等处江面和岛屿。

       5.废除清政府原有的公行自主贸易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6.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商定;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7.以口头协议决定中英民间“诉讼之事”,“英商归英国自理”;中国的司法主权开始受到侵害。

        8. 中英两国各自释放对方军民。

     

      

    • 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

     

    • 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

    《中英北京条约》

      《中英北京条约》原称《中英续增条约》。英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平等条约。1860年(咸丰十年)10月24日清钦差大臣奕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北京签订。共九款。这个条约除确认《中英天津条约》仍属有效外,又增加了扩大侵略的条款:(1)开天津为商埠;(2)准许英国招募华工出国;(3)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4)《中英天津条约》中规定的赔款增加为八百万两。签约后,英国即表示扶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并支持洋务派奕当政。

      

    《中法北京条约》

      《中法北京条约》原称《中法续增条约》。法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平等条约。1860年(咸丰十年)10月25日清钦差大臣奕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在北京签订。共十款。这个条约除确认《中法天津条约》仍属有效外,又增加了扩大侵略的条款:(1)开天津为商埠;(2)准许法国招募华工出国;(3)将以前被充公的天主教产赔还,法方在中文约本上私自增加:“并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4)《中法天津条约》中规定的赔款增加为八百万两。签约后,法国即表示扶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并支持洋务派奕当政。

    《中俄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即《中俄续增条约》。1860年(咸丰十年)11月14 日沙俄利用英法侵华联军攻占北京的军事压力,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由清钦差大臣奕与俄国驻华公使伊格那提也夫在北京签订。主要内容为:

    (1)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强行划归俄国;

    (2)规定中俄西段疆界,自沙宾达巴哈起经斋桑卓尔、特穆尔图卓尔(今伊塞克湖)至浩罕边界,“顺山岭、大河之流及现在中国常驻卡伦等处”为界,根据这一规定,于1864年签订 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卓尔南北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给俄国;

    (3)开放喀什噶尔(今喀什市 )为商埠;

    (4)俄国在库伦(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喀什噶尔设立领事馆。

    • 中日《马关条约》

     

    • 《辛丑条约》

      条约共有12条正文和19个附件,主要内容是:

      ①中国赔款4.5亿两白银,以关税、盐税和常关税作担保,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9.8亿两。

      ②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区,由各国驻军把守,中国人一概不准在内居住。

      ③拆除大沽炮台和北京至海通道的各炮台;在天津周围20里内不得驻扎中国军队,列强可以在北京驻扎防守使馆的卫队,并在京榆铁路沿线包括山海关在内的12个要地驻扎军队;至少两年内禁止中国进口军火和制造军火的材料。

      ④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与诸国仇敌"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吏必须保护外国人的安全,否则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惩办赞助过义和团运动的"首祸诸臣",在外国人"遇害被虐"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

      ⑤中国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并指定皇族亲贵担任外务大臣

      1900年中国爆发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的义和团运动。为镇压义和团并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英、美、日、俄、法、德、意、奥于同年6月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8月攻占北京(见抗击八国联军入侵战争)。12月22日,上述11国公使团提出所谓"议和大纲十二条",清政府被迫全部接受。但列强在"惩凶"和"赔偿"问题上发生争吵,翌年9月才正式签订本条约。该条约是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又一奴役性条约。它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标签:
    • 中法
    • 不平等条约
    • 条约
    • 中国
    • 签订
    • 清政府
    • 英国
    • 中英
    • 中俄
    • 北京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