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色的鱼钩修改版郝鉴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我们学习过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也了解一些有关长征的故事。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是一个由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伟大的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读准字音,了解词义,熟读课文。

    2.速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叙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老班长的故事?

    第一部分:写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老班长接受了保护三个小病员的任务。

    第二部分:写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长想方设法钓鱼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而他自己没吃过一点儿鱼。

    第三部分:写老班长牺牲了。他为了照顾三个伤员一天天的劳累、忍饥挨饿,在他生命垂危时,他没忘记党交给他的任务。

    第四部分:写小梁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保存起来。

    四、再读课文,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变化,读后谈谈感受。

    (过渡)同学们都被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伤员而不顾自己的崇高品质所感动。带着这份感动再次走进课文,细细品读描写老班长的外貌、

    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想想老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让我们感动。

    2、品读重点句:

    从外貌体会中心

    ⑴“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脸上布满皱纹,两鬓斑白,显得十分苍老。”。

    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

    (“满脸的皱纹”证明他经历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斑白的两鬓”说明他饱经风霜的考验。他“比我们还瘦得厉害”,反映他内心为病号的担忧和焦虑。)

    ⑵“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老班长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自己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这充分说明他对战友的满腔热爱,对党的高度忠诚。)

    我们从外貌上了解了老班长是一个热爱战友,忠诚于党的人,老师还找到了几个描写老班长的词,同学们找出这些句子。

    从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中心,写出感受:

    老班长神情描写。
    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

    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想象老班长望着远方草地时的眼神,那眼神中一定充满忧虑。)
     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抓住“皱紧眉头”、“硬咽”等词和“我”当时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

     学习“耐心劝导小梁”片断:

    小声点儿,小梁!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告诉别人。”

    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交给我。……我怎么向党汇报?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困难出来了’?”

     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

     学生自由朗读这一片段内容,并观察课文插图,想象小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

     思考: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那种欲吃不能,欲罢不行老班长“收敛了笑容、皱起眉头”;吃了,“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一丝笑意”。强烈的对比,把他为我们忧愁、为我们欣喜,为我们不喝鱼汤痛苦、为我们大口喝鱼汤而欢乐表现得一清二楚。)

    1. 指导朗读“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到“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当“我”知道鱼来之不易,以及老班长把仅有的一点儿东西都给三个病号吃,自己却硬咽草根、用鱼骨充饥时,“我”的内心极为沉重。“我”实在不忍心喝下这少之又少的鱼汤,实在不愿意看着老班长忍饥挨饿,也实在不希望看到老班长的身体一天天衰弱下去,所以觉得手中的搪瓷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

    谈谈读后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临终前仍念念不忘自己的责任,不忘党的重托,不忘奉献最后一分光和热。)

    1. 指导分角色朗读。

    (注意读出老班长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又对战士们充满牵挂和关爱。

    战士们心急如焚,无尽的担心和难过,最后悲痛欲绝、催人泪下的呼

    喊。)

    四、品味“金色”,升华情感

    师引: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嘱托。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做成的钓鱼钩。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出示句子)

    1、为什么说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因为这鱼钩是老班长用来钩鱼给他们吃的,让他们维持生命走出草地的遗物;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却永远放光芒。小梁把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是为了让子孙后代瞻仰革命前辈的遗物,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同

    金色的鱼钩

    ,   肩负重任
                   弯钩钓鱼 忠于革命、忠于党、
              老班长 安定情绪 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困难重重
                   壮烈牺牲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修改版
    • 三个
    • 金色
    • 感受
    • 草地
    • 课文
    • doc
    • 小梁
    • 鱼汤
    • 班长
    • 鱼钩
    • 内容
    • 战士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