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场面描写技巧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什么是场面描写
            请同学们先看《开国大典》的一个片段:        阅兵式完毕,已经是傍晚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枝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群众游行就在这时候开始,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这段文字中运用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作文手法: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展开、感情与情绪的渲染,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那么,场面描写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场面描写是对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画面所作的描写,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所表现的是特定场合中的人物、环境和情节的综合,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如上面我们引用的一段文字中,描写的就是开国大典上的一个场面。空中礼花绽放,地上人潮涌动,人们在高呼万岁,整个天安门广场一片沸腾。有人物、有环境、有情节,其中还有特别突出的人物:毛主席。毛主席的活动构成这个特定的喜庆场面中的重点。

            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 场面描写要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单一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是不够的,要 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这样才能使场面变成一幅生动而充满感染力的图画。

    • 怎样才能把场面描写得精彩生动?

            尽管生活中有许多无奈,但更多的还是精彩:课间,你可以与小伙伴们快乐地做游戏;节假日,你可以看到热闹的街市、璀璨的灯火;下雪天,你可以痛痛快快地与同学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这些,你当然可以用照相机拍下来,但你是否更愿意用自己的笔把这些精彩的画面描写下来,再现在别人的眼前?这时候,我们就要请“场面描写”出场了。由于场面是处于活动状态之中的,人与人的关系也瞬息万变,所以要把握住具有典型意义的特定场面,不做平均的铺叙,而要抓住点和面的辩证关系,使面上的鸟瞰与重点的特写相结合,借此烘托气氛,使人物的形象立体化,使环境的描述形象化。具体地说,你要学会“三个结合”:

    一是点与面的结合:

           重点描述场面中主要人物的活动,简单描述周围其他人物的活动。一个场面中,总有一个或几个关键的人物,他们是场面的核心,离开了主要人物,场景就没戏了,就散“场”了。比如同学们玩呼啦圈的场面,一位同学是这样描写的:

        有的同学还没转,呼啦圈就掉下来了;有的同学用两个呼啦圈一起转,开始它们转得一致,可后来就乱了,结果还是掉了下来。徐秋怡身手很好,只见她双手抬起,腰肢扭动。其他同学的呼啦圈都一个个掉了下来,她却越转越欢快,脸上还带着一丝得意的微笑

           很显然,这个场面中名叫“徐秋怡”的同学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人物,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囚此应该进行重点的刻画,而其他同学的表现则可以做一个整体的描述。这样的场面描写就显得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二是人物与环境的结合:

            既要关注人物活动的情形,也要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人物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活动的,没有环境(背景)只有人像的照片没人欣赏,囚此,人物活动和环境描写要交替进行。请看一段放风筝的场面描写:

        嘿!前来放风筝的人真不少。天空中的风筝也多种多样,有金色的“小鸟”、美丽的“鹞鹰”、可爱的“鹧鸪”,五颜六色,令人眼花缭乱。我暗暗地对自己说:“大蝴蝶,我一定也要让你飞上天去!”想到这里,我慢慢地将“大蝴蝶”往风里送。啊,“大蝴蝶”扇动着它那又长又宽的红翅膀,转动着圆圆的眼睛,慢慢上升了,还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呢。我美滋滋地望着快活的“大蝴蝶”越飞越高,一道金色的阳光直射过来,把“大蝴蝶”照得更加美丽。

             你看,小作者在重点写自己放飞风筝的同时,描写了当时热闹的环境:人多,天上的风筝也多!让人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个放风筝的季节,一个风和日丽、令人心旷神怡的日子。这样的场面描写就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乐趣,是真实而精彩的。

     

    三是“我”与场景的结合:

            场面是有气氛、有情调的,或欢快、或紧张、或激烈、或动人……而这一切情调,除了通过人物的活动、周围的环境表现之外,“我”的心情描写也是非常重要的。如同听你讲故事,你动情了,听的人也会动情。所以,你要将自己写进场面中去。下面这段关于爆米花的场面描写,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过了一会儿,老师傅亮开嗓门说:“大家请注意,机器要响了。”这时胆小的人立即闪开了;带着小孩凑热闹的忙后退几步,用手捂住小孩的耳朵;我呢,紧捂着耳朵,壮着胆儿呆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只见他拿起一只大麻袋,把炒米机的一头放在袋子里,左脚使劲一踩,“轰”的一声,白花花的爆米花涌入了麻袋。

            正因为有了“我”的身影,有了“我”的一系列表现,爆米花的场面才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可见,有时,“我”也是场面中必不可少的人物噢!     

    • 为什么在场面描写中要抓住细节

            每个同学读书的时候,都有这样的经验:有的文章,你可以不费劲地记住了其中的段落,无需再读第二遍,有的文章则不是这洋,因为它里面实在没有能留给人鲜明印象,使人难忘的地方。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和细节描写好不好密切有关。

    • 什么是细节?

            人的细小动作、行动、神态变化以及微妙的心灵活动、对话,都是细节。当细节描写在文章中得到很好地运用时,就仿佛一个骨瘦如柴的人,长了血肉,变得丰满、好看起来。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就是可以使读者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更好地突出中心思想。

    • 什么是场面?

            场面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环境中展开的以人物为中心的生活画面。同学们把这样的生活画面描写下来,就是常说的场面描写。它和记人、叙事分不开但它不像以记人、叙事为主的文章那样,一定要把人物的经历,事情的经过从头到尾交待得清清楚楚。它只要能写出人们的活动和场面的气氛就行了。

    • "场面的气氛"是什么意思呢?

            如,大家平时说“乒乓球比赛很激烈”、“送别的场面很感人”、“全家人聚餐十分快乐”……这里的“很激烈”、“很感人”、“十分快乐”指的就是场面的气氛。如果同学们写好了这种气氛,也就为场面描写提供了感情基础。

            例如:《捏橡皮泥》一文

        “铃——”上课铃响了,有趣的捏橡皮泥活动开始了。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拿起一块块五颜六色的橡皮泥,低着头专心致志地捏啊,捏啊。教室里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可以听得见。半节课过去了,有的捏出了奔驰的骏马,有的捏出了美丽的天鹅,有的担出了活灵活现的小熊猫……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赵欣同学真是心灵手巧。只见她拿着一块不成形状的橡皮泥,一会儿这捏捏一会儿那按按,有时候,她还把橡皮泥放在手上搓一搓。不一会儿,一只展翅高飞、栩栩如生的自天鹅呈现在了同学们的眼前。那天鹅亭亭玉立,好像自豪地说:“你们看,我的洁白羽毛是多么漂亮啊!”

        我们班的“大力士”孙朋同学,在拔河比赛中是一名虎将,而现在也用一双巧手来参加比赛。只见他先捏了一头大象,胖胖的大腿,长长的鼻子,特别逗人喜爱。他还捏了四头可爱钓小象,一头比一头个小,其中一头小象的鼻子上还顶了一个小花球。真可以说大象的一家“四世同堂”了。

        孙朋同学捏得那么好,可急坏了吕兵同学。他不会捏,即得直抓头皮,没办法,只得捏了一个窝头和一盘饺子。体育场上的跳高能手,如今却被一块小小的橡皮泥难倒了。大家见了不由得捧腹大笑。

            从上面的这篇《捏橡皮泥》的文章中,同学们可以看出小作者记叙的是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展开的一人物为中心的生活画面,采取了先总述后分述的方法。第一节是总述,概括记叙了同学们“各显神通”的情景,第二、三、四小节分别具体地描写了三个典型人物,有心灵手巧的,有笨手笨脚的。第一节是面上的描述,后三节是点上得描述,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使一篇文章有了深度和广度,可以深化主题,突出中心。
    场面描写有什么特点呢?一是必须有人物的活动;二是场面不是静止的,是会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进行场面描写,既要写环境,更要写人物的活动。既要写“面”,又要写“点”。这样,“面”和“点”结合起来,人物与环境相映成辉,生活画面就热闹起来了,就有了勃勃的生机。

            同学们平时的作文中,有一些同学往往忽视了对场面的具体描述。比如,记一次拔河比赛,只写自己和周围几个同学怎么拔的,而对方运动员怎样表现,场面的观众又是什么样的表现,却只字不提。这样,怎么能把比赛场上热烈的气氛表现出来呢?中心思想又怎么会突出呢?因此,同学们要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勤于动笔,一定会描写出生动/形象的场面。

    • 写好场面还应注意:

           第一,要交待清楚场面的背景。如活动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这样人们才知道场面是在怎样的社会或自然环境中发生的。

      第二,要在写好总体的基础上写具体。写场面时,要对场面有总体概括,使读者对总体面貌有所了解。但场面同时也应该有重点部分,对这部分要写详细、写具体,做到有点、有面。

      第三,要写出气氛。气氛是人在一定环境中看到的景象或感觉到的一种情绪或感情。无论什么场面,都会有气氛,如庆祝场面有欢乐的气氛;比赛场面有紧张的气氛;送别场面有难舍难分的气氛等等。

      第四,写场面要有顺序。场面是由人、事、景、物组合起来的综合画面,不可能几笔就同时都写出来。因此,写场面时要安排好先后的顺序。一般来说,场面描写可以按照由面到点来安排顺序。比如,描写庆祝教师节的场面,可以先写欢庆活动的总体气氛,勾勒“面”的情况,然后分别写校长、老师、同学的表现。这样就能点面结合、条理清楚。

           场面描写即把活动的场面和情景有重点地具体地进行描写。关键是在场面描写中要写出应有的气氛,展示一幕幕精彩的场面,使人有种身临其镜的感觉。

    • 标签:
    • 活动
    • 同学
    • 场面
    • 描写
    • 人物
    • 气氛
    • 环境
    • 技巧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