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课标解读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内容
数学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是课程的顶端设计,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基本理念、目标要求及内容标准对教师的教学产生重要影响,并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
本文主要把最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与之前的课程标准进行比较,进行新课标的解读,我们主要比较2011年、2007年、2011年的课标。
新原课标比较
-
结构的调整:
2001阐述了数学是什么,它的重要性及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出发点
2007重点阐述了课程标准得到指导思想、意义与功能;
2011强调了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公民的基本素养;
-
数学观:
原课标: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新课标: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恢复了本质的数学定义。
原课标强调的是过程,而新课标注重的是数学的一门科学。
新课标揭示了作为一门科学的数学所表现出的文化特征及应有价值。
①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②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③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
④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
基本理念
基本理念反映出我们对数学、数学课程、数学教学以及评价等方面应具有的基本认识和观念、态度,它是制定和实施数学课程的指导思想。《标准》中的每一部份内容都要贯穿基本理念的思想和要求。同时,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更应自觉树立起正确的数学观、数学课程观、数学教学观、评价观等数学教育观念,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
下面为体现数学课程核心理念的三句话:
原课标认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新课标认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树立了正确的课程观。
关于“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新课标中的提法与之前的提法相比较:
①出发点不变(人人、不同的人);
②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涵;
③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
④体现了更强的时代精神和要求(公平的、优质的、均衡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
设计思路
①学段划分保持不变;
②对课程目标动词及水平要求的设计基本保持不变,增加了目标动词的同义词(《标准》使用了“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术语表述学习活动结果目标的不同水平,使用“经历、体验、探索”等术语表述学习活动过程目标的不同程度)
③对四个学习领域的名称作适当调整:
原课表: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
修改后: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④对课程内容中的若干核心概念作适当调整,对其意义作更明确的阐释,核心概念往往是一类课程内容的核心或主线,它有利于我们体会内容的本质,把握课程内容的线索,抓住教学中的关键。
原课标:数感 符号感 空间观念 统计观念 应用意识 推理能力 (6个)
修改后:数感 符号意识 运算能力 模型思想 空间观念 几何直观 推理能力 数据分析观念 应用意识 创新意识(10个)
从这10个名词的指称来看,它们体现的都是学习主体——学生的特征,涉及的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该建立和培养的关于数学的感悟、观念、意识、思想、能力等,因此,可以认为,它们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中最应培养的数学素养,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
-
课程目标
新课标在总体目标中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改革方向和目标价值取向。
第一:从两个基本到四个基本。
基本知识:概念记忆与命题理解(扎实)
基本技能:证明技能与运算技能(熟练)
基本思想:主要是指演绎和归纳,这应当是整个数学教学的主线,在具体的问题中,会涉及到数学抽象、数学模型、等量替换,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但是最上位的思想还是演绎和归纳。
基本活动经验:大致可以分为: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经验,社会科学文化情境中的数学经验以及从事纯粹数学活动积累的数学经验。
增加了后两个基本,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第二:针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明确提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针对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明确提出“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第四:对于情感态度的培养,进一步明确“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五:针对学科精神的培养,明确提出“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
课程内容
将“内容标准”的提法改为“课程内容”。
从2001年到2007年的课标,再到2011年的课标,对各个学段中的内容都做了一定的调整,增加了一些内容,删除了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远的内容,调整了一些知识点的学段,更强调知识点的情境性,更加合理规定教学容量和难度要求,增强了三个学段内容的层次性。
-
课程实施
将原来的按三个学段分别表述改为整体表述,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并增强了可操作性。为了使教材编写者和广大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标准》的概念,明确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增补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案例,并且对于案例的教学功能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对教学的启示意义:
-
教学方面
正确处理好课堂中课堂中主导——主体关系
《课标》: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1.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
2.要在教学过程中保证学生是有较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
3.“主导”与“主体”不是对立的、割裂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强调教学活动设计
《课标》: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①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②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③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的内容,设计有效的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是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
④“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强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倡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课标》: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①在各学段的目标中有关于不同合作交流的表述:第一学段中表述为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②实施“综合与实践”时,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参与,启发和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组织好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并照顾到所有的学生;
③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同伴合作交流,既能理解、尊重他人的意见,又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强调经验
《课标》: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
①教材编写中提出:呈现内容的素材应贴近学生现实,素材的选用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活动经验;
②学习内容中的表述: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能够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等等
③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逐步积累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
-
技术方面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课堂
《课标》: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能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①情境创设作用——辅助创设情境、便于数学建模;
②认知探究作用——帮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③情感激励作用——作为动机激励与情操陶冶工具;
④教学评估作用——作为知识结构分析、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工具。
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和网络教学资源及工具
《标准》增加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强调包括文本资源、信息技术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环境与工具、生成性资源
①要突出“认知探究工具”的作用——作为获取、分析、加工、利用、评价信息的工具;
②要突出“协作交流工具”的作用——作为协作交流、促进意义建构的工具;
③要突出“教学评估工具”的作用——作为知识结构分析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工具。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
- 标签:
- 教学
- 学生
- 经验
- 教师
- 交流
- 作用
- 课标
- 解读
- 工具
- 数学
- 内容
- docx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