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桂林山水》第二课时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内容
-
第二课时
-
教学目标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2分钟)
昨天我们了解了桂林山水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今天我们来具体了解这样的山是怎样的山?这样的水是怎样的水?
【设计理念:以问题的方式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本课大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二、学习新课(18分钟)
(一)观赏漓江的水,感受“静、清、绿”。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句能看出漓江的水“甲天下”?课文写了漓江水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读后讨论交流,汇报
1.从哪些词句能看出漓江的水“甲天下”?用什么方法写的?
大海的水“波澜壮阔”,很美;西湖“水平如镜”,也很美。可作者说“从没见过漓江这样的水”,说明漓江的水胜过大海和西湖,比大海、西湖更美丽。是用“比较”的方法写出漓江的水“甲天下”。
2.课文写了漓江水的哪些特点?(教师归纳并板书:水——静、清、绿)
3.作者是怎样描写漓江的水?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学生汇报:
(1)作者用上了相同的句式来写漓江的水的特点,这样的句子叫排比句。
(2)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请你找出比喻句。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结合教学比喻句,知道句中把漓江的水比作绿色的翡翠。)
(3)现在大家仿照比喻句写一写江水的静、清。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仿佛是安睡的仙女。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仿佛是晶莹的钻石。
(4)想一想,漓江的水还有什么特点?
漓江的水真平啊,平得像一面光滑的镜子。
漓江的水真柔啊,柔得像一位温情的母亲。
漓江的水真甜啊,甜得像一罐清香的蜜糖。
漓江的水真软啊,软得像一匹轻盈的绸缎。
……
师肯定:好,想象力真丰富。
4.师小结:这样的水只有漓江有,见过这样的水,你就忘了大海,你就忘了西湖,见过这样的水,你就知道为什么说漓江的水甲天下。现在我们齐读第2自然段(特别注意三个“啊”的读音:真静啊nga.真清啊nga,真绿啊ya)。
(二)观赏桂林的山,感受“奇、秀、险”。思考题:从哪些词句中能看出桂林的山美得“甲天下”?课文写了桂林山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
讨论后教师引导:
1.作者先用“比较”的方法写出桂林的山胜过泰山和香山,说明桂林的山“甲天下”。
2.再用生动的比喻描写出桂林的山“奇”。(结合看图,理解“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并理解“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的词意。)
3.同样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描写桂林的山“秀”。(结合看图解释:翠绿的屏障。)
4.桂林的山很“险”,抓“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语,领会山势之险。
5.结合学习比喻句,分别说出在这些比喻句中各把什么比作什么?
6.齐读第三自然段,注意三个“啊”的读音:真奇啊(ya),真秀啊(wa),真险啊(na)。7.总结:学习了桂林山水,我们知道祖国山河秀丽,更加深了我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设计意图:以问答的方式,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最后达到共识,从而解决问题,同时也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
-
三、拓展写作(20分钟)
运用作者描写山水的写法,自由写一处景物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写话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书写能力,另一方面也会让学生的思维更敏捷。】
板书设计:
2、桂 林 山 水
甲 天 下
水——静、清、绿
山——奇、秀、险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教学反思:不足之处是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的不够到位,学生朗读起来不是很有感情,那种对桂林山水的热爱之情没有在读中表现出来。以后我要多多注重学生的朗读指导。让学生不仅学会流利地读,更要学会有感情的读,带着品味去读,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文本。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学习活动评价表(生评)
评价对象____________ 总成绩____________ 评价主体:学生(自评互评)
姓名
评价内容
标准
综合评价
优秀
良好
合格
课文朗读能力
理解感悟能力
情感价值观的认识
个性阅读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
- 标签:
- 漓江
- 作者
- 课时
- 桂林山水
- 特点
- 第二
- 方法
- 学生
- 分钟
- 感受
- 课文
- 桂林
- doc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