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二——“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二————————"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
一、"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内涵
所谓“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口授、板书、演示,学生则主要通过耳听、眼看、手记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口授、板书、演示,学生则主要通过耳听、眼看、手记(用耳朵聆听教师的讲解、用眼睛观看教师的板书、用手记下教师讲授要点和板书内容——记笔记;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来说,主要是耳听和眼看)来完成知识与技能传授,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来完成知识与技能传授,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教学能否做到有意义——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掌握所教的知识( “掌握”意味着不仅能理解,而且能将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而不是死记硬背、机械地生搬硬套、不求甚解,关键在于:是否能将当前所学的新识,和原有认知结构(它保存在大脑的长时记忆内)中的旧知识之间建立起某种内在的联系(即新知与旧知之间是否能建立起上面所述的“类属关系” 、 “总括关系”或是“并列组合关系”三者中的某一种关系) 。
-
二、"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特征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可以用一句话来概
括,就是“以教为主“。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特别强调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仅是主动的施教者、知识的传授者,还要求教师自始至终引导并监控整个教学进程。
-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虽然关注,但有不足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现的学习方式并没有被排除,但却被置于较次要的从属位置。
-
三、"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产生背景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产生背景和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有直接的关系。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学习,而不是发现学习,即学生主要通过教师讲授和呈现的材料来掌握前人的知识与经验。但是,这种接受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而不是机械的;为此,新知识必须与原有认识、原有观念之间建立起适当的、有意义的联系。发生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就是要帮助学习者在当前所学新知识与其认知结构中原有旧知识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或关系(这种关系应是“类属关系” 、 “总括关系”或“并列组合关系”三者之中的一种) ,从而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
-
四、"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1 实施先行组织者策略
这个步骤包括阐明教学目标,呈现并讲解先行组织者和唤起学习者先前的知识体验。阐明教学目标是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使他们明确学习的方向。先行组织者是是利用适当的引导性材料对当前所学新内容加以定向与引导。
2 介绍与呈现新的学习内容
对当前学习内容的介绍与呈现,可以通过讲解、讨论、实验、阅读、作业或播放录像等多种形式。
3 运用教学内容组织策略
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实现对新知识的同化(即帮助学生把当前所学的新知识吸纳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除了要运用自主学习策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外。还要求教师应依据当前所学新知与旧知之间存在的关系是“类属关系” 、“总括关系”或是“并列组合关系”而运用不同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
4 促进对新知识的巩固与迁移
在实施这一步骤的过程中,学习者一方面要应用精细加工策略和反思策略来巩固和深化对当前所学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另一方面还要通过操练与练习策略在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来促进对新知识的掌握与迁移。
-
五、"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实施案例
案例:小学数学教学案例——《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的内容, 本案例由湖北省麻城市第二实验小学 “四结合”课题组的教师设计并执教。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教师运用多媒体投影显示一组校园及师生活动的图片,请同学们说出图片上有哪些已学过的图形,它们各有几条边?学生回答时,教师用彩笔在图片中画出形状,从而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自然地引出本课的主题。
动手操作体验新知:接着教师拿出一些铝条,请同学们猜猜可以围成哪几种图形。学生自己动手用铝条围图形,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学生围完后,先由同组同学检验、评价所围的图形(在同组评价时,着重要求学生运用已有工具,判断所围图形用了多长的铝条) ;然后全班交流各组的讨论过程和结果。
形成周长概念: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初步建构出周长概念——“围成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再运用多媒体技术把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逐步展开的过程直观地演示出来,以加深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最后,教师进一步引导: “树叶有周长吗?五角星有周长吗呢?桌面呢?请小朋友们摸一摸” ,从而拓展学生关于周长的知识。
掌握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问小朋友们怎样计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教师让全班学生各自独立列式计算,并选几位学生到黑板上演算,同时启发学生思考: “这个问题共有几种算法?你在计算长方形周长时,会选择哪一种?说出你的理由。 ”在学生们通过讨论、比较,已基本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再给学生们一张画有正方形的卡片,请学生们设法计算出正方形的周长。
师生小结:先由教师用言语引导: “同学们通过围一围、想一想、算一算之后,有什么收获?大家能给今天这节课取个合适的课名吗?”然后通过全班讨论,完成小结与归纳。 应用拓展:为了进行应用拓展,本课给学生出了三道练习题。其一是计算正方形手帕,其二是计算本校篮球场的周长,其三是做小小设计师——“学校有一片空地要建一个花坛,谁能帮学校设计一个周长是 24 米的花坛,谁就能获得小小设计师的称号” 。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函盖两个知识点,其一是“周长的概念” ,其二是“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了两个关键问题: “所围图形用了多长的铝条?” ,以及“你怎样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这两个问题是本课教学中的两个先行组织者,第一个先行组织者对于《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这一学习内容而言是个上位概念(上位组织者)——“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类属于“图形的周长” ;第二个先行组织者对于当前的学习内容而言是个下位概念(下位组织者)——“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是“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 计算的一个方面。 对于上位组织者,教师采用了如下的“渐进分化”教学内容组织策略:在学生动手围图形并用工具测量所用铝条长的基础上,导出“围成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这一概念;接者,通过多媒体投影播放动画——把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逐步展开的过程直观地演示出来,以巩固和深化这一概念。对于下位组织者,教师则采用了如下的“逐级归纳”教学内容组织策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长方形特征的了解,对给定的长方形列出式子计算其周长;然后对不同的计算方法展开讨论、比较;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最简洁、有效的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为了促进知识迁移,教师又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计算正方形的周长;于是学生通过再次的认真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共同总结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至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已大体完成,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本课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 “你有什么收获?” 、 “能为今天这节课起个合适的题目么?” ,学生们的一致回答是“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 。 本课的内容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围绕平面图形周长的概念,通过让学生围一围,看一看,说一说等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来,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形成平面图形周长的概念。第二阶段主要围绕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让学生在过开放式的学习氛围中学到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初步体现不同学习者可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不同发展的教育新理念。最后给出的三道应用拓展练习题,设计颇具匠心,既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又能让学生应用当前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而能较好地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迁移。
-
-
- 标签:
- 教学
- 关系
- 模式
- 教师
- 计算
- 教学模式
- 图形
- 知识
- 学生
- 正方形
- 长方形
- 信息技术
- 整合
- 课程
- 周长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