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内容
目的:
通过成果的展示,进行思维碰撞,点燃创新火花,交流探究中发现的新问题,
交流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对探究问题进一步深化,同时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操作提示:
交流互动过程是一种自我完善与评价过程。
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
自己的机会,创设一个交流争辩的平台,以增进相互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
补,在争辩中得到提高,通过师生间的互动评析,激起主体与主导之间的思维共鸣,使个
体从不同侧面得到自我完善。交流的方式有:可以以一个小组为主,其他小组完善补充;
也可以对分解的几个问题分别由不同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注意总结,以提升问题解决的深度和广度。
注意:(1)学生要依据事实组织好语言,用最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要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包括可能是错误的观点),要善意地与他人争辩;
(2)要以成果共享,互相完善的追求真理心态进行交流;
(3)要关注为什么,不能只关注是什么;
(4)学生展示成果和进行争辩的时间要充分;
(5)教师必须根据交流情况,通过引导、点拨等方式使学生达成共识,必要时进行
补充完善,确保最后结论的正确性;
(6)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进行评析,而不要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裁决;
(7)信息的采集要有代表性,要明确对错误信息的辨析过程比死记正确信息更重要。
说明:学会分享与合作是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之一,也是现代人必备的重要素质。学生
在探究学习中形成的观点和看法,在科学探究中得到的初步结论,往往都还有很大的完善
空间,这些空间的完善不能靠教师的讲解补充(甚至纠正)来实现,而只能通过学生之间
成果的交流,进行互动争辩,以实现自我完善。
(四)梳理知识
归纳整合
教师:搭建平台、引导归纳、知识整合
学生:学生自结、交流互评、共建网络
目的:这一环节是为学生及时构建知识体系而开展的整合性认知活动。让学生对学得的知识及其本质属性进行再认识,对自己掌握的知识,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归类链接,重新整合,构建出个性化的比较科学的知识体系。
操作提示:
(1)学生个体先自结,整合知识点,构建并以一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知
识网络。(2)组内可以交流,互相借鉴,共同提高。(3)教师适当地引导组间交流,完
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交流互评”中不断丰富学习的经验和策略,在相互补充、相互启
发、相互评价中使思维有更深入的卷入与批判,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注意:
学生自己的总结整理,教师决不能包办代替!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完善自己的思维过程,
形成新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主要构建本节的,也可以构建出与上、下节知识的内在联系等。
五)强化训练,巩固提升
教师:提供材料、诊断补偿、反馈矫正
学生:自我演练、查漏补缺、巩固提升
目的:本环节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实现认知目标后,而进行的形成性评价,使学生已获取的知识进一步地巩固和提高;同时也对前几个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偿教学,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拓展和提高。
操作提示:
教师出示训练材料(可以是《同步学习与探究》的智能检测,也可以是备
课中的预留问题。),材料的出示形式应根据学情,灵活设置。学生自我演练,独立完成;
后组内交流,解决部分问题;对本组内仍存在的争议或疑惑再在班内进行生生、师生的交
流,在交流互动中进一步达成共识,完成查漏补缺和巩固提升。
注意:
选题时,除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外,要注重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
要控制题量和难度,要在知识的重点、学生的疑点和不同知识的衔接点上设置题目;在训
练时,要注重独立性、规范性;在交流时,要注重互动性、规律性。
生物复习课
生物复习课策略
一、教学流程
二、解读
(一)投放学案
自主复习
目的:让学生依据复习目标,自主复习,巩固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操作说明:
1、教师提供学案,学案的内容可以是一个章节、一个单元或一个专题。学生依据学案中的复习提纲独立回顾课本,解决基础知识。复习提纲可以根据复习的实际内容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编写,如填空、问答、图表、简图、甚至是设计一个综合性的题目都可以,只要能够覆盖本部分的知识点或主要知识点就可。
2、学生活动的形式可以是自主答题、可以画图、也可以是小组同学之间相互提问或者各自大声背诵等,只要是能够调动起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3、教师要适时地参与到学生的复习活动中来,对学生求助的问题随时提供帮助,调控好学生的复习进度,搜集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问题与复习提纲中的内容进一步整合,分配给各小组进一步讨论,鼓励他们在下一步的展示交流中能够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和提高。
4、各小组在教师的调控下,由小组长带领,对本组需要展示的内容做好周密的安排;对在展示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或需要向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注意:
1、教师要根据前后章节的联系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复习内容及复习时间,不要拘泥于课本的章节安排和课时安排。
2、导学提纲的设计目标一定要明确,导学思考题的针对性、指导性要强,注意题目设置的密度和梯度。
3、要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复习和准备展示的时间。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时不要拘泥于课堂形式,要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有助于重难点问题的理解。
二、展示交流、拓展知新
目的:该环节是知识不断拓展并深化的过程,通过展示交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在学习和交流中达到成果共享,感悟成功的快乐,形成正确的求知态度和价值观。
操作说明:
1、教师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展,宏观调控交流展示的时间,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总结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并对学生适时进行激励性评价。
2、各小组展示交流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可以讲解,也可以将内容以问题形式呈现出来提问其他小组的同学,对答的不正确或不完善之处再补充讲解,也可以提出本组难以解决的问题,让其他小组的同学帮忙解决。
3、其他小组对展示小组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在展示小组讲解的过程中也可以不断提出新问题,达到知识的拓展与延伸,由展示小组最终完善结论,达到成果共享。
4、合作交流,共建完整的知识结构。
注意:
1、质疑问题应注意基础性、综合性,并力求有创新精神,但不能进行无意义的刁难。
2、学生展示交流时,教师应正确地引导学生,保证探讨的问题不偏离课堂主题。
3、展示交流方式应灵活多样,如动手操作、讲台提问、讲解、口头回答、黑板板演等。展示交流的环节中,整个课堂是活跃的,学生思维被进一步激活,通过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不但达成了共识,加深、巩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参与意识、自我完善意识以及合作、交流与表达能力等得到了充分的提升。;
三、检测反馈
巩固提升
目的:通过检测,对本次复习内容进行过关评价、查漏补缺,以便及时进行补偿教学,同
时也是对相关知识的进一步巩固提升。
操作说明:
1、教师组织的检测题,知识覆盖面要全,突出重点,并且具有一定的梯度。可以根据具
体时间和内容灵活确定题量。
2、学生应先自主答题,教师规范要求。答题完毕后学生先在组内交流答案,然后各组按
照分工将组内形成的答案展示在黑板上,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同时教师要及时了解学情,
适时进行补偿教学。
注意:检测题的设计是本环节的关键,在设计检测题时要做到(1)覆盖面广,尽量涉及到本章的每个知识点;(2)注意重点知识重点考查;(3)习题设计要有梯度,便于发现问题,查漏补缺,但要避免偏题、怪题;(4)知识考查要部分融入到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根据检测内容,试题的形式尽量多样化,如选择、填空、资料分析、图表解析、实验分析与设计等,与近几年我市中考试题类型接轨,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
- 标签:
- 进行
- 学生
- 教师
- 生物
- 交流
- 问题
- doc
- 注意
- 展示
- 知识
- 小组
- 内容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