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二代教学设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1. 第一代教学设计(ID1)的代表性模型--“肯普模型”

    ID1的代表性模型应推“肯普模型”,它是由肯普(J.E.Kemp)1977年提出,后来又经过多次修改才逐步完善。该模型的特点可用三句话概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强调四个基本要素,需着重解决三个主要问题,要适当安排十个教学环节。

    四个基本要素:是指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肯普认为,任何教学设计过程都离不开这四个基本要素,由它们即可构成整个教学设计模型的总体框架。

    三个主要问题:肯普还认为,任何教学设计都是为了解决以下三个主要问题:

    学生必须学习到什么(确定教学目标)

    为达到预期的目标应如何进行教学(即根据教学目标的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根据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检查和评定预期的教学效果(进行教学评价)

    十个教学环节:是指①确定学习需要和学习目的,为此应先了解教学条件(包括优先条件和限制条件);②选择课题与任务;③分析学习者特征;④分析学科内容;⑤阐明教学目标;⑥实施教学活动;⑦利用教学资源;⑧提供辅助性服务;⑨进行教学评价;⑩预测学生的准备情况。

    为了反映各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交叉,肯普没有采用直线和箭头这种线性方式来连接各个教学环节,而是采用图1所示的环形方式来表示ID模型。图中把确定学习需要和学习目的置于中心位置,说明这是整个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各环节均应围绕它来进行设计;各环节之间未用有向弧线连接,表示教学设计是很灵活的过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从任一环节开始,并可按照任意的顺序进行;图中的“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和“修改”在环形圈内标出,这是为了表明评价与修改应该贯串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1、肯普模型(ID1的代表性模型)

    由图1可见,在十个教学环节中有九个环节(即①、②、③、④、⑤、⑦、⑧、⑨、⑩)皆由教师自己完成,另有一个环节⑥是在教师主讲或起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由师生共同完成。整个教学过程主要靠教师向学生传递(灌输)知识,教师处于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其指导思想就是通过教师的教来促进和实现“刺激-反应”联结,学生是教师所提供的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在学习过程中其主动性、积极性较难发挥。显然,这是一个典型的以“教”为中心的、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ID模型。

    以四个要素、三个问题和十大环节为标志的肯普模型,尽管因为基于行为主义而带来较大的局限性,但是由于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加上它允许教师按自己意愿来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即具有灵活性,所以多年来,它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过较大影响,并成为第一代教学设计模型的代表作。事实上,肯普模型的核心思想,即以四个基本要素作为ID模型的总体框架,并把解决三个主要问题作为ID追求目标的构想都是很卓越的,不愧为真知灼见。这些光辉的思想不仅成为所有ID1模型的基础,并且至今仍在ID2模型中得到继承与发扬。

    1. 第二代教学设计(ID2)的代表性模型--“史密斯-雷根模型

    ID2的代表性模型应推“史密斯-雷根模型”(见图2)[6],它是由P.L.Smith T.J.Ragan1993年提出,并发表在他们两人合著的“教学设计”一书中。该模型是在第一代教学设计中有相当影响的“狄克-柯瑞模型”的基础上,吸取了加涅在“学习者特征分析”环节中注意对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进行认知分析的优点,并进一步考虑认知学习理论对教学内容组织的重要影响而发展起来的。由于该模型较好地实现了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的结合,较充分地体现了“联结-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并且T.J.Ragan本人又是美国AECT现任的理论研究部主席,是当代较著名的教育技术与教育心理学家,因此该模型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影响。

    史密斯-雷根模型的主要特点

    由于史密斯-雷根模型是在狄克-科瑞模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该模型的特点,我们不妨将二者作一比较,为此下面给出狄克-柯瑞模型。

    2、史密斯-雷根模型

    3 狄克-柯瑞模型

    狄克-柯瑞模型可以划分为三个模块(在图3中三个模块用两条垂直虚线隔开)。与图2比较不难看出,图3中的左、中、右三模块正好与图2的上、中、下三模块相当,而且各模块中方框的内容也大致相同。二者的差别或者说史密斯-雷根模型的改进之处在于:

    、 在图3中把“教学分析”与“确定学生初始行为及特征”(即“学习者特征分析”)分成两部分,并把二者分析的结果用更具体的“行为目标”表述;而在图2中则把“学习者特征分析”和“学习任务分析”(包括“教学目标分析”和“教学内容分析”两部分)都归入“教学分析”模块中,并对这一模块补充了“学习环境分析”框,与此同时,还取消了图3中较为具体、琐细的“行为目标”表述框。显然,这一改进不仅使图2的“教学分析”模块内容更充实,而且在结构上也显得更为简洁、合理。

    、在图3中有关教学策略部分只笼统地提到要“开发教学策略”,至于开发哪一类教学策略并未说明;而在图2中则明确指出应设计三类教学策略:

    • 教学组织策略:指有关教学内容应按何种方式组织、次序应如何排列以及具体教学活动应如何安排(即如何作出教学处方)的策略;

    • 教学内容传递策略:为实现教学内容由教师向学生的有效传递,应仔细考虑教学媒体的选用和教学的交互方式。传递策略就是有关教学媒体的选择、使用以及学生如何分组(个别化、双人组、小组或是班级授课等不同交互方式)的策略;

    • 教学资源管理策略:在上面两种策略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如何对教学资源进行计划与分配的策略。

    在上述三类策略中,由于“教学组织策略”涉及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为了使学生能最快地理解和接受各种复杂的新知识、新概念,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有关策略的制订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和认知特点),所以对这一模块的扩充就不仅仅是对图3模型在内容上的补充,而且将使该模型在性质上发生改变--由纯粹的行为主义联结学习理论发展为“联结-认知”学习理论。

    、在图3中对教学的“修改”并未放在评价模块中,这是不合理的,因为修改必须以评价所得到的反馈为依据;在图2中对此作了调整--不仅把“修改教学”框置于教学评价模块中而且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这一改进就使图2的模型显得更为科学。

    由于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在加涅等人的有关教学设计的著作中已有许多论述,因此,为了对图2所示的史密斯-雷根模型有较深刻的理解,一般只需对“组织策略”部分作较深入的解剖即可达到目的。至于“传递策略”和“管理策略”部分,由于仍属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范畴--更有效地传递教学内容和更有效地管理教学资源,其目的都是为了向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外部刺激,以便更快、更牢固地建立“刺激-反应”联结,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即仍属于第一代教学设计所研究的内容。

    以史密斯-雷根模型为代表的第二代教学设计,明确指出应进行三类教学策略的设计,并把重点放在教学组织策略上,而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有关策略的制订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这就与认知学习理论密切相关,所以史密斯-雷根模型在这方面的扩充(加上学习者特征分析模块更多地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就使该模型的理论基础由纯粹行为主义的联结学习理论发展为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相结合的联结-认知学习理论。由于教学组织策略可进一步分成宏策略微策略两类,这两类策略目前均有较成熟的理论研究成果(etcdt)可直接引用,这就为以史密斯-雷根模型为代表的id2的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

    三、ID1ID2区别

    学习者特征分析”:在ID1中学习者特征分析仅仅考虑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和知识水平;而在ID2中除此以外,还应考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认知策略与智力技能。以史密斯-雷根模型为代表的第二代教学设计,明确指出应进行三类教学策略的设计,并把重点放在教学组织策略上,而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有关策略的制订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这就与认知学习理论密切相关,所以史密斯-雷根模型在这方面的扩充(加上学习者特征分析模块更多地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就使该模型的理论基础由纯粹行为主义的联结学习理论发展为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相结合的联结-认知学习理论。由于教学组织策略可进一步分成宏策略微策略两类,这两类策略目前均有较成熟的理论研究成果(etcdt)可直接引用,这就为以史密斯-雷根模型为代表的id2的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

    我们认为,传统ID模型的发展确实经历过两代,而且每一代都有自己的鲜明标志。第一代ID模型的主要标志是:在学习理论方面它是以行为主义的联结学习(即刺激-反应)作为其理论基础,第二代ID模型的主要标志则是以加涅的“联结-认知”学习作为其理论基础。这是因为,在传统ID的四种理论基础中,除学习理论之外的其余三种(即系统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对所有ID模型的影响基本相同,只有学习理论在不同ID模型中的体现才有显著的差异,加上学习理论对ID有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只有以学习理论作为ID模型发展的“分代原则”才是真正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策略
    • 教学
    • 模型
    • 教学设计
    • 雷根
    • 学生
    • doc
    • 第一
    • 模块
    • id
    • 史密斯
    • 二代
    • 内容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