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学习理论基础之活动学习理论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 一、活动学习理论基本观点

    () 活动理论之“活动”的内涵

     

          “活动”一词的英文形式为“activity”,源于拉丁文“act”,其基本含义“doing”,即“做”。

     

        “活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形式,是人类与周围客观事物交流与改造的过程,是人类完成完成对客观环境认识和需要的目的的过程。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行为,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过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习就是学习者的劳动,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完成学习活动即是对认识需要的获得与对外界环境的改变。所以在活动理论中对于教学范畴而言,“活动”即教与学过程中行为总和,是学生对知识认知与技能发展的总和。

      

    (活动理论(activity theory)的基本定义

          活动理论源于康德和墨格尔的古典哲学、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维果斯基、列昂捷夫、鲁利亚的俄国心理学家的社会文化和社会历史的

    传统。活动理论不是方法论。它是研究作为发展过程的不同形式人类实践的哲学框架,同时也包括联系的个体层面和社会层面。人类和环境客

    体之间的关系由文化内涵、工具和符号工具联系着。它的定义可概括如下:

        活动理论不是方法论。活动理论是“一个研究不同形式人类活动的哲学和跨学科的理论框架”,包括同时联系的个人和社会层面,以及制品的使用。它是:一个社会文化分析的模式(实际上所有活动都处于由人和物组成的社会大系统之中);一个社会历史的模式(实际上所有人类活动都在与时俱进且分布在个人和人们的文化之中);中介行动的理论,关注行动者和其文化工具,文化工具是活动的中介。

        有人为活动理论的研究范围作出了一定得界定,它包括了个人、社会及其联系,是个人在社会中的实践过程。从以上的观点可以看出,活动理论关注的是实践过程而非知识本身,是人们在发展过程中使用工具的本质、不同的环境作用、社会关系、活动目的与意义,最终达到对主体或客体进行改变的过程和结果。活动理论是人的实践过程。

    () 活动理论的内容

    活动理论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活动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人类活动的过程,是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以及社会群体与自然环境之间所从事的双向交互的过程,是人类个体和群体的实践过程与结果。人的意识与活动是辨证的统一体。也就是说,人的心理发展与人的外部活动是辨证统一的。

    活动理论中分析的基本单位是活动。活动系统包含有三个核心成分(主体、客体和共同体)和3个次要成分(工具、规则和劳动分工)。次要成分又构成了核心成分之间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主体(Subject),在教学设计中,主体即为学生,是教学设计的执行者。活动理论中对主体的分析也就是学习者分析,应调查学习者具有的认知水平,情感、技能水平等特征。对学习者分析有利于教学设计中给出合理的教学目标,组织更有效的教学活动等,是后继工作的保障。

           ②客体(Object),教学设计中,客体即教学目标,或学习目的,是主体通过一定的活动受到影响改变的东西。客体的分析与设计方向根据主体的情况因人而异,另一方面又要达到一定的要求,所以客体既具有主观性,又具有客观性。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分析与准确定位,也是教学顺利有效进行的前提。

          ③共同体/群体(community),在教学设计中,活动理论的共同体指除学习者自身外其他共同学习者。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等。这里的共同体是指与学习者共同完成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共同体在整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时为引导,有时为参与,在进行学习活动过程中,共同体不断影响主体,为主体提供所需的资源或资助,所以活动有时个体,有时属于共同体。

          ④工具(tools),活动理论中的工具在教学设计中可以理解为教学环境,包含教学过程中使用的硬件与软件的设计。活动理论认为人类活动是离不开工具的,学习也一样。笔墨纸砚是古代学习必备工具,现代的教材、计算机等,这些是学习需要的硬件。而和谐的同学关系、愉悦的心情、良好的网络等都是软件工具。良好的教学环境设计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

           ⑤规则(rules),规则是用来协调主体与客体的,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种制约、约定。比如,大多数情况下,学生要听从老师的安排,老师与学生互动时,二者必需保持某种关系,参加角色扮演时,参与者必须遵守对角色的安排等。

           ⑥劳动分工(division of labour),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成员在教学过程中都要完成不同的任务。教师是教者,学生为学习者,教育技术人员做辅导人员。在活动理论中,完成活动过程是需要不同成员完成不同任务,以使活动可以正常进行下去,在教学中也一样,虽然根据教学需要,有些角色某些时候会发生变化,但每个人都要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否则教学将不能良性地进行下去。

        

    (四)活动理论的发展历程

            20 世纪20 与30 年代间,前苏联心理学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重构心理学的工作,建立了活动理论,成为分析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的描述性理论。1922 年,鲁宾斯坦(Rubinshtein)提出了“将人类活动作为心理分析的基本单元”的思想,将属于哲学范畴的“活动”概念引用到心理学中。之后,经维果斯基(Vygotsky)、列昂节夫(Leont'ev)等人的研究而逐步丰富。1987 年,芬兰学者恩格斯托姆(Engeström)对维果斯基之后的活动理论进行了研究和发展,并将活动理论分为三代。

     

            1.第一代活动理论(强调中介在主体对客体之间发件产生的作用)

            第一代活动理论是以维果斯基为中心,期间产生了中介的观点。在20世纪20年代,心理学方向由心理分析和行为主义统治着,这时他们阐释了一种超越现状的全新的理论概念:以人工制品为中介的和目标定向的活动。他认为人类绝不会直接和环境发生反应,人类和客观环境是通过制品(社会文化意义、工具和符号)为中介的,他设置了以下三重的结构,如图1所示。

                                              

           维果斯基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并借助语言实现的,指出语言首先用于成人和偶同进行意义交流和活动共享的交互,随后语言逐渐内化成儿童的思想和他们活动的控制。

     

            2.第二代活动理论(阐述了活动理论的三种层次水平)

           第二代活动理论主要来自于列昂捷夫的灵感。在他的著名“原始集体狩猎”的例子中,列昂捷夫详细阐明了个体行动和集体行动的关键性不同。活动、行动和操作之间的区别为列昂捷夫的互动的三个水平模式的基础。最高的集体活动水平层是由一个目标相关的动机驱动的,中间的个体(群)行动是目标意识所驱使,最下层自动操作是环境和行动的工具所驱使,如下图2模式所描述。活动理论的结构层级则可总结为活动(关注的是作为驱力的意图和动机,属于意图水平的)、行动(关注的是策划和问题解决的过程,属于功能性水平的)和操作(一切行为为了行动).

                                                         

            3.第三代活动理论(强调了发展以及主体和客体发生作用的矛盾及其一些文化作用等)

           从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激进的研究者吸收了上述惯例(传统),并且再情境化。在新的活动领域,进行了具体的研究。活动理论的多样化的应用开始出现。在活动系统中,内部矛盾作为变化和发展的驱动力的观点被强烈的概念化,并开始获得了他作为一个经验主义研究指导原则的应有地位。

          科尔清楚地指出第二代活动理论对于文化多样性根深蒂固的无知觉性。当活动理论走向世界,多样性及不同传统和观点之间的对话问题成为日益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是第三代活动理论必须处理的。第三代活动理论必须从发展这个概念上理解对话、多重观点和相互活动系统的网络。模式三如图3所示。

                                           

            

     

    (五)活动理论的五个原则

          活动理论有五大原则,包括以目标(客体)为导向、具有层级结构、内化和外化结合、具有工具中介和发展原则。

     

           1、以目标为导向是指活动是指向目标(客体)的。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形式,什么样的活动过程,他的目标是一定得。列昂杰夫认为活动反映的是学习主体的需要,当学习者满足了学习需要,目标也就达到了。在教学活动中,目标可以改变形式,但不能改变其性质,也就是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确定的

           客体为导向的原则表明每个活动是直接面对某些在世界上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即一个目标(客体)。例如,计算机程序就是一个程序员活动的客体。

            面向客体的思想也就是活动的目的性思想,目的指向于活动的客体,活动完成后,客体转化为一定的结果。列昂捷夫认为,活动反映了主体的需求,当主体得到满足时,他就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并将停止活动。因此,面向客体的思想实际上反映了活动都是与动机关联的,没有动机就没有活动。不同的活动是由他们的动机所区分的,“无动机”的活动不是这个活动没有动机,而是其主观或客观的动机是隐藏的。

          人类活动能以两类客体为导向:事物和人。一个客体的概念在活动理论中不仅限于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性质的实体,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成分,如语言、符号等也是目标性的属性。如:使用人造物的意图目的和方式也能被客观研究。当目的还没有在行动中表现出来时,我们就应分析活动发生的背景,以进行计划。当然,计划并不是确切的描述,通常是不完整的和尝试性的,会在具体活动中被调整。

           2、活动理论具有层级的结构形式。

            列昂捷夫认为活动是有层次的,包含三个层次,即活动、行动和操作。

            第一,目的性层次:活动(activity)是客体导向的,要实现一定的目标,驱动活动的动力是主体的动机(motive)。活动是为了完成动机而进行的,动机被认为是最高等级的目标,不从属于其他任何目标。在动机后面,“……总是有一个需求或愿望,活动总是要解答的”。人们可能或不可能有意识到知道他们的动机;

            第二,功能性层次:行为(action)是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是要实现活动并最后满足动机,行。行动是目标(goal)为导向的过程,为了实现一个动机而执行。行动是有意识的,人们知道他们的目标。目标依次可分为更低层目标,类似于人工智能中目标和子目标的概念。在人机交互中行动类似于“任务”。

            第三,常规性层次:操作(operation)是指一定条件(condition)下的操作,行为是靠一系列的操作完成的。操作没有自己的目标,这些操作是无意识、自动完成的,且依赖于一定的条件。所有的操作最初都是行为,需要有意识的努力,随着实践和内化的进行,越来越自动化。当行动成为常规的和无意识的实践时就转化为操作。反之,一个操作也能变成一个行动,当“条件阻止了一个以前已成为操作的行动的执行”时,操作则变成行动。这种等级结构的动态变化使活动理论区别于以前的静态等级模型,如GOMS

        操作是在活动中的动作单位,具有较小的目标性,是比较低级的活动层次。行动则是在一系列操作下的活动单元,行动完成一个比操作更大的目标,更靠近一个活动。活动是最高层次的结构,活动的目标是固定的,行动用以完成活动。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对应的行动也是更加复杂的,但目标是相对于时间,地点与学习者,学习目标是不变的。

           3、内化和外化是指活动对人的影响的两个方面。

        内化是将活动中的知识、技能、理论等内化到人的头脑之中,是学习者对外在世界认识的改变。内化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活动理论不仅强调在某人头脑中的精神体现,而且包括整个活动,包括自动活动和使用人造物,这对内化很重要。如:内化给人提供了一种与现实潜在交互的方法,而不用对真正的客体进行实际操作(精神刺激、想象,考虑交互计划等)。所以,内化有助于在实际执行一个外部行动前识别最优化的行动。在某些情况下,内化使一个行动更有效,因为外在组件被省略了,如在头脑中计算。

         外化则是因内化而改变学习者行为,改变学习者行为方式的表现。在活动理论中,活动由内化转向外化,由外化再影响内化的一个过程。外化与内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外化是将内在活动转化为外在活动。当内部活动需要被调整或多个主体需要协调的时候,就要进行外化活动。活动(包括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环境决定了外部活动什么时候、怎样转化成内部活动,也决定了内部活动什么时候、怎样转化成外部活动。当一个内化行动需要修正时,或规模化时外化是必要的。外化也很重要,特别当多人之间的合作需要他们的活动保持一致执行时。

           4、活动理论需要工具中介的介入。

        活动理论使用大量的工具,有基于人类文化的,如符号、语言等,也有物理的活动工具,如机器、自然环境等。这些工具是活动理论的基础。对于网络学习,网络教学平台也成为活动学习的基础工具,以活动理论为指导,利用合适的网络平台必将成为网络教育的一个新亮点。

        活动理论强调社会因素和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但交互并不是直接的,要依靠工具的中介作用,这是由维果斯基提出的。活动理论认为,工具决定着人与环境的交互形式,人类活动可以被内部人造物(心理工具)与外部人造物(物质工具)来调节。工具通常反映了他人在早期为了有效解决问题而发明或改进工具的经历,并带有一种特殊的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经验,同时也产生了使用工具的知识。工具是社会知识的积累和传递的手段,不仅影响人的外部行为,还影响其智力操作。工具还意味着分工,是活动的人造物,同时又调节着人与人的关系或人与物的关系。

        在活动理论中,工具的概念是宽泛的,既包含技术工具(如锤子),也包括心理工具,人们用来影响其他人或他们自己,如乘法表或历法。

        工具中介是活动理论非常重要的原则之一,对于信息行为的研究,主要关注的也是人与信息系统之间的交互。在网络出现以前,学术交流链中图书馆作为信息交流的中介机构,其实也是通过目录、文摘等信息系统形成了人与信息资源之间的交互工具,通过这些工具,完成了人类的信息活动。

           5、发展是活动理论的要求,是对学习者的基本意义。 

           活动理论中关键的一点是内在和外在是融合的、统一的。活动理论的内在在于理论本身的精神,是教学设计中灵魂所在,而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是活动形式设计的表现,网络发展、硬件技术的成熟,已使我们生活处处体现网络的优势,新时代的教育已走向个性化、终身化方向延伸,让活动理论的灵魂与网络的形式结合起来必将为教育带来一阵清新春风。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 二、活动学习理论对移动学习的启示

     作为分析和理解人类活动的一般性概念框架活动理论能给移动学习带来以下启示.(结合活动理论的六要素和五个原则)。

            1.合理使用中介,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对于活动学习,随着移动学习的盛行,移动设备也成为活动学习的基础工具,以活动理论为指导,利用合适的语言符号、语音功能和移动软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移动学习app的制作与使用也是中介使用的一个重要启示,在移动学习时,怎么将app作为辅助学习资源,设计的更为人性化,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件事。

          2.分解活动任务,有效完成学习任务。移动学习是学习者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的学习方式,可以把一个较大的学习任务分解为多个联系性很强的小任务,使学习者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简言之,任务细化,逐步分解。

          3. 明确教学目标,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理论更强调每一个学习者的主体性,而移动学习的随时随地性使学习者更好的充当主体。合理清晰、分类的知识点会让学习者明确教学目标,准确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不造成知识迷航。

          4.注重拓展知识的延展性,促进学生发展式学习。教学设计是每一门课程的基础,而知识评价和知识拓展更是引导每一位学习者进行终身化、个性化学习的重中之重。移动学习虽说主要是非正式学习,但是在设计内容时还要注意知识的发展性,学生把知识学活,而不局限与某一个知识点。

           5.建立完善的学习体系,完善和谐的学习社区。随着现代化技术、网络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盛行,网络社区也逐渐在学生的生活中占得一席之地。移动学习研究者或是移动软件开发者(共同体)应建立完善的学习规则。拿现在流行的“大数据知识推送”举例,研究者(共同体)要设立相关知识点的相关系数,以防课堂界面出面广告等无关信息,降低学生学习者的自觉性。

           6.注重生成性资源的整合。活动学习注重实践过程而不是知识本身,而这对于移动学习的启示就是,移动学习也是一个过程性活动,中间可能会产生很多生成性资源,我们要善于对有用的生成性资源进行整合,以便促进移动学习。

     

     

          大家请谈谈自己所理解的活动学习对移动学习的启示

    • 四、参考文献

    [1]]祝智庭等.微型学习———非正式学习的实用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8,(2):10-13.

    [2]吕巾娇,刘美凤等.活动理论的发展脉络与应用探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7,(1):8-14.

    [3][7]郑威,王大为.超越学习的个体性和社会性之争—活动理论之于现代学习论的影响[J].全球教育展望,2005,(1):25-29.

    [4]李松林.论学生认识发展的活动机制[J].教育学报,2008,(5):53-57.

    [5]王策三.教学认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36-237.

    [6]苏鸿.活动理论研究及其对当代教学改革的启示[J].广东教育学院报,2003(1):13-19.

    [7]黄荣怀等.面向移动学习的学习活动设计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09,(1):3-7.

    [8]顾小清等.微型移动学习资源的分类研究:终身学习的实用角度[J].中国电化教育, 2009, (7):41-46.

    [9]顾小清,顾凤佳.微型学习策略:设计移动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8,(3):17-21.

    [10]李文光,卢苇.以教学活动为核心的研究性学习环境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4,(10):62-67.

    [11]程志,龚朝花.活动理论观照下的微型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1,(4):21-06.

    [12]项国雄,赖晓云.活动理论及其对环境设计的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2005,(6):9-14.

    [13]葛文双,傅钢善,基于活动理论的网络学习活动设计——“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公共课活动案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14]乔爱玲,王楠,网络环境中的学习活动设计模型及相关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15]詹青龙,动理论视域的移动学习活动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16]蔡韶华,袁松鹤,邹应贵,以活动为中心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 标签:
    • 活动
    • 过程中
    • 学习者
    • 人类
    • 活动理论
    • 学习理论
    • 发展
    • 理论基础
    • 主体
    • 移动学习
    • 过程
    • 工具
    • 中国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