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丽景小学-刘珩-《赵州桥》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赵州桥》教学设计

    丽景小学    刘珩

    •  概述

     这篇说明性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短短的几百字,不但写明了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更重要的是,把赵州桥的外形特点清楚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然后讲这样设计的好处: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并对其设计的美观加以描绘,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这篇课文,从建筑艺术这个侧面,介绍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绪。

     

    •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4)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句话。

    2、过程和方法

    (1)在充分交流各自的识字方法,并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给学生多提供一些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或句子,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2)读课文时引导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既表达出作者所要表现的情绪,也表达出自己从文章中体验到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 教学重难点
    1. 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 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生词卡片。

    3、搜集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资料及有关桥梁的资料。

    • 课时划分

    两课时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赵州桥,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活动引路,读文识字:

    1、开展读书“闯关”活动:

    ⑴ “闯关”总动员。讲清方法及规则,共设三关:字音关(读准字音)、句子关(读通句子)、感情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座两人互为“闯关员”与“守关员”。每闯一关得一面小旗。

    ⑵ 学生自主读书,做“闯关”准备。(遇到生字新词,通过查阅工具书自行解决)

    ⑶ 同座分别“闯关”。一次没有闯过关者可以练习后再“闯关”。

    2、开展读书“展示会”活动:

     ⑴ “我会认”。卡片抽读生字词:横跨、创举、坚固、石栏、同首遥望、图案、设计、雕刻、智慧。

    ⑵ “我会读”。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了解读书情况,相机纠正字音。

    ⑶ “我想读”。谁想读谁就站起来读。(侧重指导学生用高兴的语气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和用自豪的语气读最后一段)

    三、巩固认字,指导写字:

    1、“说”字。请同学当“小老师”,帮助大家明确写每个字的注意点。

    2、“写”字。“小老师”在田字格内示范写生字。大家在练习本上写字。

    3、“查”字。同座互相查写的字。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定小组,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你从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

    3、幻灯片出示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世界闻名”来理解桥的知名度。

    4、全班一起朗读句子,读出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来。

    三、拓展阅读

    1、学生阅读相关的短文。

    2、读后交流。

    四、写一写

    利用本课所学的生字、词试编一个小故事或描写一个片段。

    五、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赵州桥》这篇课文的字词和第一自然段,课文中的字词你会写了吗?请拿出笔和纸,听写词语:坚固、美观、设计、洨河、石拱桥。
    (学生写词语。)
    师:这就是刚才所写的词语,对照屏幕,同桌交换检查。
    (学生互相检查,老师巡视。)
    师:大家的字词掌握得真不错。
    师:你能用这些词语来说说你上节课所了解到的赵州桥吗?
    生:赵州桥是李春设计的。
    生:赵州桥位于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
    生:赵州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距离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师:大家了解的可真多!
     二、阅读文本,探究学习
    师:赵州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回答并板书:坚固、美观
    师:它的坚固、美观体现在哪儿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齐读课文,找出写坚固、美观的段落。
    生:第二自然段写坚固,第三自然段写美观。
    师:我们先来看看赵州桥的坚固。
    (一)坚固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读完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赵州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师;这样的长度、宽度与现代化的大桥相比,不算什么,但是赵州桥建造在一千四百多年前,那时候没有吊车,也没有托车,在没有任何现代化工具的情况下,建成了长五十多米,宽九米多的赵州桥,感觉非常雄伟。
    这里还用了两个数字:五十多米、九米多,使得赵州桥的长和宽更加具体。
    生2:我知道了赵州桥的样子。
    师:我们先看图说一说。
    生:赵州桥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师边听边画。
    师:我们再看看课文中是怎样写的?
    师生齐读: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师: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设计这四个小桥洞呢?这四个小桥洞有什么作用呢?
    生: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看课件。
    师:赵州桥设计上的最大独特之处就是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样的设计有什么优点?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
    小组汇报。
    师:你们的讨论结果是一样的。
    a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坚固)
    b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师:两个优点,我们可以用一个关联词来连接:既…又…
    这个关联词在什么时候可以用呢?
    同时存在的两个优点或者同时存在的两个缺点或者同时发生的两种情况都可以用它来连接。
    这两个优点可以交换位置吗?读一读,看看意思有没有改变?
    学生读句子,想一想句子意思有没有改变。
    师:两个优点的位置交换了,意思改变了吗?
    生:没有改变。
    师:你们能用这个关联词说说句子吗?
    生自由说

    师:我们再到课文中把完整的句子读一读,注意将“既、又”读出重音。
    师生齐读。
    师:这种设计,具体指什么样的设计?
    生:这种设计指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在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师:这种设计以前有过吗?
    生:没有。
    师:是谁第一个设计出来的?
    生:李春。
    师:课文中用了哪个词语来点明?
    生:创举。创举就是从未有过的举动或事业。
    师:多么了不起的设计呀!让我们怀着无比自豪的情感把这一段读一读。
    师生齐读。
    师:从赵州桥的设计上,我们知道了赵州桥很坚固,还可以从哪儿看出赵州桥很坚固?
    生:时间上。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师:赵州桥在这一千四百多年中经历了许多的风风雨雨,而它仍然屹立在河上,可见它是多么的坚固。
    (二)美观
    师:赵州桥仅仅只是坚固吗,它还很
    生:美观。
    师:我们一起朗读课文,说说你从哪儿感觉赵州桥很美观?
    生:栏板上的图案很精美。
    师:有哪些精美的图案呢?
    生:有的刻着两条互相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观看课件
    生: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观看课件
    生: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观看课件
    师:这些图案真的很美。你想把这美丽的图案深深地记在脑海中吗?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理解。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理解后小组汇报。
    一小组表演,一小组朗读。
    师:从你们精彩的表演与有表情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图案的美。
    师:长50多米的桥面上难道仅仅只有这三幅雕刻吗?展开想象,用自己优美的语言向大家介绍栏板上更多的精美雕刻。
    生:龙在大海里游玩。
    生:龙在天上施雨。
    生:龙在天上互相追逐。
    生:龙在龙宫里休息。
    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现在我们就一起到赵州桥上走一走,看一看。哇!栏板上刻着许多精美的图案,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生:有的刻着两条互相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
    生: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
    生: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生:有的刻着龙在大海里游玩;
    生:有的刻着龙在天上施雨;
    生:有的刻着龙在天上互相追逐;
    生:有的刻着龙在龙宫里休息。
    师:走着走着,看着看着,感觉所有的龙…
    生:似乎都在游动,像活的一个样。
    师:你们能不能试着将龙的活灵活现的感觉读出来?
    学生读课文。
    (三)不但  而且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赵州桥的特点:坚固、美观。课文中有一句话将这两个特点连在了一起,是哪一句呢?请同学们画一画。
    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句子。
    师:它在课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师:说桥“坚固”是哪一段说的?
    生:第二自然段。
    师:说桥“美观”是哪一段说的?
    生:第三自然段。
    师:这一句既承接了上面的内容,又引出了下面的内容,像桥一样将二、三自然段紧密地连在了一起。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用上这样的句子,这样文章就能更连贯、通顺。
    (三)这样一座坚固、美观的大桥,是由谁建造得?
    生:李春和广大劳动人民一起建造的。
    师: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生:他们很聪明。
    生:他们很能干。
    师:是的,坚固、美观的赵州桥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让我们大声地赞美一下这些劳动人民吧。
    师生一起大声赞美劳动人民。
       三、激发感情,朗读体验
    师:我国的劳动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才干建造了坚固、美观的赵州桥,但他们只建造了一座赵州桥吗?
    生:不是。
    师:我国的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建造了许许多多像赵州桥这样世界闻名的建筑物。(观看课件)
    师: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这些建筑物非常雄伟。
    生:这些建筑物很美观。
    生:劳动人民非常聪明。
    生:劳动人民非常能干。
    生:他们真了不起。
    生:我感到很自豪。
    生:我觉得很激动。
    师:让我们带着自豪、骄傲、激动的心情将课文完整地读一遍。

    四、拓展阅读

    1、学生自由读短文。

    2、反馈。

    五、写一写

    作者在向我们介绍赵州桥时抓住了它坚固、美观的特点,我们在朗读课文时,赵州桥似乎屹立在我们眼前。那我们在向别人介绍某一事物时,也要注意抓住它的主要特点。课前让同学们认真观察了一下学校的教学楼,那么它有哪些特点,让我们写下来吧。

    • 板书设计

    19、赵州桥

                                                     美观——精美的图案

     

    李春设计、建造——特点      雄伟——设计是创举        智慧和才干

     

      

                                                  坚固——构造很奇特

     

                                                           宝贵的历史遗产

    • 课件

    《赵州桥》ppt

                                  

    请在这里输入段落内容...

    • 标签:
    • 赵州桥
    • 学生
    • 设计
    • 劳动人民
    • 桥洞
    • 课文
    • 坚固
    • 美观
    • 小学
    • 自然
    • 刻着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