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学习与泛在学习比较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一、泛在学习简介

    (一)泛在学习的概念  

           广义:广义上讲,学习本身是泛在(无处不在)的。
           首先,学习的发生无处不在。学习的发生并不是一定要在一个被设计的“教育环境”中。学习是一种积极的过程而非仅仅是“被教育”的过程。学习本身是无处不在的,只要人们积极投入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学习在人们的头脑中就己经发生了,而且即使是无意识的活动,人们的智力、以及一些隐性资源(比如态度、兴趣等)也会投入其中。

           其次,学习的需求无处不在。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以提高自己的创造力来解决生活中的遇到的不同问题与变化。终身学习是现代社会的要求,也是人们应当养成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习惯。

           第三,学习资源无处不在。认知、知识、经验不是仅仅存在于人的大脑中而是广泛地分布在人群中、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就像学习并不局限于在被设计的环境中一样,学习资源也广泛地存在于各种空间。

           狭义:泛在学习(U-Learning),顾名思义就是指无时无刻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是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的方式。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学生一个可以在任何地方、随时、使用手边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来进行学习活动的4A(Anyone,Anywhere,Anytime,Anything)学习。

     

    (二)泛在学习的特点

           1. 泛在性学习的发生是泛在的,学习的需求是泛在的,学习服务也是泛在的学习者。学习者可基于自身的需求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持续 地、 无缝地获得各种嵌入和非嵌入的无所不在的学习支持。   

           2.易获取性学习环境的开放性、兼容性及信息与物理空间的整合,使学习者有较强的体验感和良好的接受度多样化的通信方式和高性能的通信使得学习者能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工具和方式。

           3.交互性学习者利用终端设备随时与专家、教师或者学习伙伴进行同步或异步的协作与共享交流,也可以随时随地直接从泛在环境中获取信息将学习行为从校园带到整个社会,从真实生活带入到无线的智能空间。

           4.主动性当服务器定位到有用户进入所属区域时,会主动发送服务内容,供用户选择,主动提供服务。

           5.学习环境的情境性计算机融入到人类的口常生活中,使学习者意识不到它的存在,而不是把人置于计算机的世界中。学习者可以体验真实的学习环境,学习进程是无缝变换的且没有被学习者察觉,学习者积至意识不到学习环境的存在。

           6.以现实问题为核心学习过程是一种根据学习者需求的、自我导向的过程以学生为木,它以学习者的学习任务和认知目标为焦点,目的是解决学习者在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而不在于资料的收集和学习工具的使用。

     

    (三)泛在学习的优势

           就泛在学习的本质特点而言,它是“以人为中心,以学习任务本身为焦点”的学习。

           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学习是一种自然或自发的行为。学习者可以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学习者所关注的将是学习任务和目标本身,而 不是外围的学习工具或环境因素。

           一个优势是具有泛在性。学习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接入他们所需要的文档、数据和视频等等各种学习信息。这些信息的提供是基于学习者自身的需求的,因此,学习是一种自我导向的过程。

           另一个优势是计算设备便携先进。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深入,泛在学习将会是普适计算环境下未来的主流学习方式。这也是无缝学习的方向,很多学习时间就需要短时间,零碎时间一来补充以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e                         f

     

    (四)泛在学习的不足

           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泛在学习不是万能学习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学习者的注意力稳定问题。斯坦福学习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由于泛在学习的学习资源是“碎片”形式, 学习者周围存在各种干扰因素,这使得学习者难以完全沉浸在学习中,很难保持较长时间、较高的注意力。而且泛在终端设备的显示屏面积一般比较小,对于学习者保持注意力也非常不利。

           二是技术的干扰。学习者进行学习时,可能会遇到登陆网络速度慢、影音传输质量差、网络通信费用昂贵等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学习的效果。

           在泛在学习环境下, 网络信息内容比较繁杂,良莠不齐,各种链接很多, 信息组织无序性、随机性很大,容易导致学习者“网络迷航”和“信息超载”。因此,泛在学习必须依赖于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能力, 其核心是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即对学习者的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的培养。

    • 二、移动学习与泛在学习的比较

    (一)技术支持与学习设备 

            移动学习指基于无线通信技术支持的、通过利用具有便携性的移动通信设备(如手机、PDA、笔记本电脑等)进行的学习。“移动”一方面指学习者处于“移动”状态,相应地,学习环境也具有“移动性”;另一方而也指学习设备与学习资源的移动性,因此,需要利用具有便携性、使用简单的、启动时间少的学习设备。

           泛在学习基于泛在计算技术的支持,虽然在许多时候也需要用到无线通信技术与一些便携性学习设备,但并不局限于此。目前,“泛在计算”的实现主要三种模式:可穿戴计算模式、信息设备模式、智能交互空间模式。其中可穿戴计算(Wearable Computing)模式将计算资源、感知设备穿戴到人身上,以保证直接、持续的人机交互。信息设备(Information Appliance)模式将计算、感知资源集成到人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器具中,使这些器具增强为人机交互的接口。智能交互空间(Interactive Space)模式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墙面投影等多种计算资源、感知设备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空间中去。可见,与移动学习相比,泛在学习在技术支持与学习设备应用方面具有更为丰富的使用空间。

     

    (二)嵌入程度

            另一方面,在学习的“嵌入性”与支持学习交互方面,泛在学习也比移动学习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我们前面提到:处于“移动”状态的学习者,注意力往往是高度“分散”的,而且学习者往往是在一定的“零碎”时间中进行学习,所以泛在学习的学习者需要具备“碎片”式学习经验与进行知识获取的主动性。“移动”所带来的各种新的学习境脉(context)的关联性及其传递性,也与学习场所相对固定、学习内容容量较大的学习方式有所不同。跟移动学习相比,泛在学习的嵌入程度更高,支持的学习类型更多(比如,并不局限于对“移动”式学习的支持,而且可以支持学校学习、社区学习、工作场所的学习等)。移动学习更多地强调学习者与移动设备的交互、强调学习者通过移动设备与学习内容的交互以及与其他人的社会性交互。泛在学习不但支持上述交互类型,而且支持学习者与现实世界(物理环境)的交互。

     

    (三)实现要求

           泛在学习的实现需要数字化技术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复合教学模式和灵活学习支持服务等多方面资源的支撑。相比于移动学习要求更高。

    (四)其他

                                                                                    

    两种学习方式的比较
     

    学习类型

    移动学习

       泛在学习

    学习场所

    具有移动通信设备且具备无线上网条件

        任何地方

    学习技能

    能熟练使用移动设备和具备信息检索技能

          所需技能很少,全部智能化

    学习工具

    移动通信设备和特定软件

    智能化通信设备

    学习需求

    学习者自行输入或根据历史录识别

    学习者所在地点或环境自动识别

    学习终端

    智能手机、PC、iPad、PDA、笔记本电脑

    可穿戴智能设备

     

    关于泛在学习的两种观点

    • 三、拓展阅读

    1.Journal  |  Publications  |  e-Learning & Innovative Pedagogies  http://ubi-learn.com/publications/journal

    2.Ubiquitous Learnin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http://ijq.cgpublisher.com/

    3.Ubiquitous learning http://en.wikipedia.org/wiki/Ubiquitous_learning

    4.Handheld Devices for Ubiquitous Learning http://gseacademic.harvard.edu/~hdul/whd-overview.htm

    5. 2014 Shangha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biquitous Learning
      http://www.icde.org/2014+Shanghai+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Ubiquitous+Learning.b7C_wRjSXd.ips

    6.JSTOR: Ubiquitous Learning http://www.jstor.org/stable/10.5406/j.ctt1xcnks

    7.跨屏幕的泛在学习:移动学习的新方向 http://www.hjenglish.com/new/p454233/

     

    • 四、参考文献

    [1]李卢一,郑燕林. 泛在学习的内涵与特征解构[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04:17-21.

    [2]罗 洁. 信息技术带动学习变革从课堂学习到虚拟学习、移动学习再到泛在学习[J]. 中国电化教育,2014,01:15-21+34.

    [3]潘基鑫,雷要曾,程璐璐,石华. 泛在学习理论研究综述[J]. 远程教育杂志,2010,02:93-98.

    [4]黄国帧. 移动与泛在学习的研究趋势与应用[R]. 台湾:台湾科技大学, 2011.

    [5]余胜泉,程罡,董京峰. e-Learning新解:网络教学范式的转换[J]. 远程教育杂志,2009,03:3-15.

    [6]张雪,李子运. 打开终身教育希望之门的学习方式——泛在学习[J]. 继续教育研究,2010,02:43-45.

    [7]陈敏,余胜泉,杨现民,黄昆. 泛在学习的内容个性化推荐模型设计——以“学习元”平台为例[J]. 现代教育技术,2011,06:13-18.

    [8]裘伟廷. 泛在学习——后现代远程教育的崛起[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10:35-37.

    [9]庞春红,郦晓宁. 泛在学习的多维透视[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107-111.

    [10]Jung-Hwan Park. Ubiquitous Learning Environment as a Solution to Education Problem[J]. 开放教育研究,2006,04:61-66.

    [11]Li-Der Chou,Tzu-Chien Liu,David Chunhu Li,Chen-Ming Lin ,Yi-Chun Lin. Improve Mobile and Ubiquitous Learning with a Self-Propelled Toy Car      Based Learning System[A]. IEEE.Proceedings of 2011 4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ICCSIT    2011) VOL03[C].IEEE:,2011:5.

    [12]Hu Zong Ningbo University Gao Qiaoyi 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 Ubiquitous Learning Application Environment based on JXTA[A]. Lanzhou  University,China、IEEE Beijing Section,China.Proceedings of 2008 the First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bi-Media Computing and Workshops(U-  Media2008)[C].Lanzhou University,China、IEEE Beijing Section,China:2008:4.

     

    • 标签:
    • 进行
    • 数字化学习
    • 学习
    • 比较
    • 移动学习
    • 信息
    • 空间
    • 交互
    • 设备
    • 泛在学习
    • 学习者
    • 环境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