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小学—王海燕—语文—画风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请在这里输入段落内容...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画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十五课。课文中主要讲三个小朋友一起画画,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用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课文塑造的是三个敢想敢问、善于思考的儿童形象。因此,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去体会三个孩子的思想,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同时,通过让学生说一说除课文中三个小朋友画风的方法外,你还有什么方法画风?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二.学情分析
本课生字、新词不多,学生易于掌握。但是,如何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教学课件的演示,让学生观察宋涛、陈丹、赵小艺“画风”的情景,让学生从中感悟“风”,理解“风”,学会“画风”。与此同时,要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可以在朗读中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向往美好的情景”,获取“阅读的乐趣”。另外,要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利用他们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让他们亲手做做,引导学生先读诗歌《风》,再想象生活中的“风”,说“风”,最后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风》,这样在读中写,有效促进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三.设计理念
让语文的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让课堂的体验还原于生活的本真,这是新课程对语文教学的真情呼唤。本课设计,我紧紧抓住文本特点,为学生创设适合其年龄特点的生活化情境,以学生的观察、动手等生活体验激发学生识字、朗读、体会、想象,从而让学生迅速进入情境,走进属于自己的阅读品味和体验,真正成为读书的主人,体会读书的乐趣。并且在快乐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四.教学分析
知识目标: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会认7个字,会写“艺、丝”等上下结构的四个生字。
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体会他们的聪明、合作。。
(2)懂得事物之间的联系,懂得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并能发挥想象,创造性地用恰当的语言描述风。
情感目标:
(1)在教学中生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赏诗仿写中感受中国语言的神奇、美妙,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教师引导、自己想象、同桌交流,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找到风,表现风,并用自己独特、有趣的语言表达出来。
2.仿写风。
教学难点
培养孩子遇事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行为和思维品质。
六.教学方法
1、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法
2、情景教学法
3、“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
4、“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
5、小组合作学习法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自制课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课前谈话:通过关于风的古诗,引出课题
2.开火车复习生字和词语
【设计意图:字词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本环节起到词语复习巩固的作用。】
- 细读课文领悟创意
(一).感悟课文内容
1.回忆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在读课文思考:三个小朋友是怎杨画风的?
要求:用直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二)全班交流:
1.赵小艺画风:
(1)三个小朋友中,谁是第一个画出风的?
赵小艺是怎样画风的?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指名读。出示画线句子。
想一想,你从哪感受到了风?指名说。 板书:旗子飘。
师:风,看不见、摸不着、不好画,但赵小艺却通过画飘动的旗子把风表现出来了。让我们从飘动的旗子感受到了风。
赵小艺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出示: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
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从“眨眨眼睛、想了想”你体会到了什么?(爱动脑 聪明)“我能!”怎样读?(肯定;自信;坚定。)读读这句话。
看不见、摸不着,太难画了,但赵小艺能通过旗子飘让我们感受到风。让我们再读读这两个自然段。自己读。指名读。
(2)赵小艺还会画风呢,她还会怎样画风呢?读读你画的句子。从哪感受到了风?板书:风车转
带着你的体会读读第八自然段。
2.陈丹宋涛怎样画风的呢?
板书:小树弯
板书:雨丝斜
三人图:这三个小朋友都画出了风,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爱动脑)
(三)升华主题,分角色朗读课文。
风,看不见、摸不着,这三个爱动脑的小朋友都能借助其他事物表现出来,他们让风藏在飘动的旗子中,藏在弯弯的小树上,藏在斜斜的雨丝中,藏在转动的风车中。我相信,你一定能让风藏在你的朗读中,让这三个小朋友的聪明才智藏在你的朗读中。
四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指4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运用句式,内化训练
1.你想怎样画风?想想刮风时,都哪些事物有变化?能按照这个句式说说吗?
风来了,风把 吹 了,风藏在 。
三.积累拓展
自读课文《小山上的风》《画风歌》
四.写作:编一首关于风的儿歌
1.自主创作
2.交流作品
六、延伸课外,激发兴趣
板书设计:
15画 风
旗子飘 小树弯
雨丝斜 风车转
教学反思
- 《画风》一课,对于课文中的词语、句子的理解比较浅显,学生很容易通过朗读自己体会。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三个小朋友是怎样动脑筋画风的,以及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和不断创新的意识。 我在这堂课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先自己读书找疑→然后,找出重点句说说,合作解疑→改变表达的方式,最后说说你还有画风的方法吗进行拓展“的方式学习课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生动直观的课件比较感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效果。 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课件的使用配合了重难点的突破,丰富了课堂内容,扩大了知识容量。 在教学的设计上,我努力突出语文教学特点。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有效的拓展训练。因为课文富有儿童情趣。我根据教材特点,设计让学生把课文内容改变成诗歌的教学环节。以课本第四——八自然段的内容为载体,让学生尝试创作诗歌的乐趣。用激励的语言(你真是一位小诗人。你很了不起等)为学生的创作注入了催化剂,使学生产生前进的动力。学生从中体验到了成就感,自我价值和成功的自豪感。在本堂课的最后设计了让学生来说说画画如果你来画风,你准备怎么画的环节。把学生当成了真正的主人,让他们积极的思考起来,从文本里走出来。
当然,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总会有些不完美,这节课也不例外。例如: 1、学生的活动面不够广,个别学生发言次数过多。 2、课
堂节奏把握不是太好。在课文的引入上花费了较多的时间。3、学生朗读的形式比较单一,时间比较少。 短短的四十分钟虽然过去了,但这节课给了我许多的启示,他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学是功夫篇,需要老师用心一点一滴的去学习,去积累,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成长。同时从以上的教学点滴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语文的源头活水就在于生活中,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拓展启发学生,构建知识系统,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让课堂生动、精彩。
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为了每一个老师的发展
2014年4月跨越式河北涿鹿试验区听课评课记录
听课评课记录——语文
时间:4月9日 学校名称: 实验小学
听课人:李晓庆 陆瑞臻 保岱学区老师_____
授课教师姓名
王海燕
年级
二年
班级人数
62
使用教材
人教版
授课内容
《画风》
课时
第二课时
概述:
《画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十五课。课文中主要讲三个小朋友一起画画,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用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课文塑造的是三个敢想敢问、善于思考的儿童形象。因此,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去体会三个孩子的思想,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同时,通过让学生说一说除课文中三个小朋友画风的方法外,你还有什么方法画风?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自评:
优点:敢于放手,课程流程合理
缺点:板书设计不够完整
点评老师提出的优点:
优点一 课程结构合理,环节衔接自然
优点二 能充分调动学生
不足和建议:
不足和建议一 板书设计不合理
不足和建议二 感情朗读练习不充分
……
课题组老师提出的要求:
要求一 教学过程要充分体现教学目标
要求二 精简语言,活跃课堂
要求三 拓展阅读要体现课程目标
自我反思:
《画风》一课,对于课文中的词语、句子的理解比较浅显,学生很容易通过朗读自己体会。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三个小朋友是怎样动脑筋画风的,以及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和不断创新的意识。 我在这堂课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先自己读书找疑→然后,找出重点句说说,合作解疑→改变表达的方式,最后说说你还有画风的方法吗进行拓展“的方式学习课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生动直观的课件比较感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效果。 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课件的使用配合了重难点的突破,丰富了课堂内容,扩大了知识容量。 在教学的设计上,我努力突出语文教学特点。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有效的拓展训练。因为课文富有儿童情趣。我根据教材特点,设计让学生把课文内容改变成诗歌的教学环节。以课本第四——八自然段的内容为载体,让学生尝试创作诗歌的乐趣。用激励的语言(你真是一位小诗人。你很了不起等)为学生的创作注入了催化剂,使学生产生前进的动力。学生从中体验到了成就感,自我价值和成功的自豪感。在本堂课的最后设计了让学生来说说画画如果你来画风,你准备怎么画的环节。把学生当成了真正的主人,让他们积极的思考起来,从文本里走出来。当然,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总会有些不完美,这节课也不例外。例如: 1、学生的活动面不够广,个别学生发言次数过多。 2、课堂节奏把握不是太好。在课文的引入上花费了较多的时间。3、学生朗读的形式比较单一,时间比较少。 短短的四十分钟虽然过去了,但这节课给了我许多的启示,他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学是功夫篇,需要老师用心一点一滴的去学习,去积累,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成长。同时从以上的教学点滴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语文的源头活水就在于生活中,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拓展启发学生,构建知识系统,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让课堂生动、精彩。
-
-
- 标签:
- 教学
- 语言
- 实验
- 小朋友
- 朗读
- 语文
- 体会
- 学生
- 生活
- 课堂
- 王海燕
- 课文
- 小学
- 画风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