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的T次方】我们理想的教学环境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M^T---理想的教学环境

    解说:

      我们理想中的教学环境是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硬件设备包括一块黑板大小的电子白板(触控式显示屏)、若干台平板电脑(或课堂上提到的可移动式电子课桌,前提是云数据时代已经到来,资源共享在学校的电子课桌与学生私有的电子设备之间可以无障碍实现)、基于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技术的多媒体教具/学具。整个设备环境采用无线技术互联,教师能够控制/查看每个学生的屏幕;教师可以通过软件让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学生可以通过手写技术将解题过程提交给老师;教师可以通过软件给学生分组,安排小组学习活动并予以监测、指导;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阅资料;请教校外专家,以便拓宽视野。

      新课标数学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强调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首先,我们希望数学是具象(具体)的而非抽象的,力求通过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如复杂函数)具象化(绘制复杂函数的图象),使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其次,我们希望数学是直观的,力求创作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触实物,通过验证想法与实物的重合程度来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由于条件有限,不允许每个学生都有一套构形丰富的立体几何教具,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用虚拟现实技术仿真图形,供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第三,我们希望数学学习中不只重视结果,更重视探究的过程。新课标引入了“二分法”、“线性回归方程”等计算复杂的章节,而又明确提出了“不在计算上难为学生”,这两点是矛盾的吗?不是!引入这样的章节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算法思想”——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过程简单,可操作性强。学生学习的过程应该是理解概念的本质,掌握方法,而非在计算上“盲目较劲”。第四,数学规律是需要通过主动探究发现的。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借助计算机软件自主探究数学结论,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而非只是被动接受、机械记忆。

    • 标签:
    • 学生
    • 教师
    • 希望
    • 过程
    • 探究
    • 抽象
    • 数学
    • t---
    • 能够
    • 复杂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