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团中学三年级《给予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给予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7团集体备课

    一、教材分析:

    《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个主题单元“献出我们的爱”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课文叙述角度独特,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这个美丽的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整篇课文处处洋溢着爱的思想、美的情感,时时闪烁着人文的光彩。

    二、学情分析:

    我班的学生已初步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但根据本单元目标,对学生预习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要求学生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选择合适的方法去解决。例如文中对于“圣诞节”、“给予树”这些学生不熟悉的国外事物和名词,可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来了解。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学生学习查找资料,并能按要求分类整理、归纳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已初步掌握通过圈画文中的关键词句的方法来理解课文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能够运用于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体贴的特点,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通过联系上下文品味词句,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体贴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妈妈的心情变化。(担心、生气、激动)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第二课时

    (一)、巩固复习

    1、开火车读词语。

    圣诞节是西方国家最隆重的节日,每当圣诞节来临时,人们都以兴奋的心情接待她、对待她。这节课咱们从品味语言入手,走进课文去领略一下西方孩子的快乐与兴奋。

    (二)、理解课文,熟读课文

    1默读课文,圈画描写妈妈心情变化的词语。

    师:在这件事中,妈妈的心情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轻声自读课文,圈出描写妈妈心情变化的词语。

     出示:担心、生气、激动。

    2.针对板书启发质疑。。

    师:学习课文第1、2节,体会妈妈担心什么。

    交流出示:“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好的礼物?”

    (1)读文你从哪可以看出家里不宽裕?

    随机理解:“攒”:存着。

    (2)尽管家里并不富有,可金吉娅的妈妈还是把自己积攒的100美元平均分给了五个孩子,让他们每人至少准备四份礼物。读到这儿,如果你是金吉娅,你心里会想些什么?

    3.学习课文第3、4节,体会妈妈为什么生气。

    (1)学生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抓住“兴高采烈”一词,体会手足之情。

    师:妈妈的担心是多余的,孩子们拿到二十美元,就分头去采购圣诞礼物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孩子们该回家了,在回家的途中孩子们表现怎样?

    (2)引读: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只有金吉娅----(沉默不语),看到金吉娅沉默不语,这引起了妈妈的怀疑,发现——(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

    (3)联系上下文想象妈妈的心理活动,理解妈妈生气的原因。

        我看到金吉娅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心里非常生气,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时应引导学生理解“一些”与“一大把”的区别。从“五十美分”与“二十美元”的对比,知道棒棒糖太便宜了……妈妈想让孩子送出最诚挚的祝福,而小金吉娅却不够诚挚。)

    (4)体会这时候的金吉娅为何沉默不语?

    (没有买到好礼物送给家人,会自责、难过。)

    4.领会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体会妈妈为何激动。

    (1)金吉娅拿着这二十美元到底做了什么?让我们读读课文的第四节,从金吉娅对妈妈说的这番话中找到答案。

        出示填空:

    金吉娅来到这棵“给予树”下,取下了其中的一张卡片,看到卡片上写着:_________________,想到­­­­­­­­­­­________________,于是她__________________,使得小女孩如愿以偿。

    (2)金吉娅在说这番话时心情会是怎样?(指导朗读)

    (3)从金吉娅的做法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金吉娅不仅给家人买了圣诞礼物——棒棒糖,还把同情和爱心送给了一个陌生的小女孩,让她的愿望得以实现。她是一个善良、仁爱、有同情心和体贴的孩子。)

    (4)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妈妈激动的理由。

    引读:金吉娅虽然放弃了给家人买漂亮礼物的机会,然而她却得到了(小女孩的感谢,妈妈的拥抱……),给予不仅仅是放弃也不仅仅是得到,给予更是(善良、仁爱、同情、体贴……)

    (5)听了金吉娅的话,妈妈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你能代妈妈说吗?

    (6)指导朗读。

    (三)、迁移升华:

    点击“给予”,感受“爱”。

    1.整篇课文中,无不透出爱的情意,再找找文中还写了谁给予谁什么?

    a、妈妈给予每个孩子二十美元。(母子之爱)

    b、孩子们给予对方圣诞礼物。(手足之爱)

    著名作家雨果说:“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金吉娅这些举动都是对亲人的爱,从中更让我们感受到金吉娅对陌生人的爱是那么的可贵,更让人们为之动容。相信金吉娅的“给予”行为虽然源于她善良的本性,也一定和她成长在这样一个“爱”的家庭氛围中有很大的关系。

    三、拓展阅读: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请同学们一起品读几篇关于爱的文章,《男孩和树》《小草不再孤单》《“爱”就是给予》《鹦鹉救火》《给予的故事》《给予的快乐》《卖火柴的小女孩》 

    四、延伸课堂、拓展写话 

    在圣诞节那一夜,那个留着美好心愿的女孩如愿以偿的得到她盼望已久的洋娃娃,她太高兴了,但当她得知礼物的由来是,会对金吉娅说些什么呢?请你替那个女孩写几句话感谢的话吧!

     

     

     

     

    请在这里输入段落内容...

    • 标签:
    • 给予
    • 棒棒糖
    • 善良
    • 学生
    • 礼物
    • 理解
    • 给予树 教学设计
    • 课文
    • 心情
    • 妈妈
    • 体会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