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学荣《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通过设计多种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留下足够的时间为学生张扬个性、激扬灵性服务。

    • 二: 教材简说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小柳树是春天的使者,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时,它就挺起细腰,披着飘逸的长发,在微风中翩翩起舞,显得那么妩媚、迷人。小枣树呢,春天来了,那弯弯曲曲的树枝上仍是光秃秃的,过了好些日子才长出小小的叶子,这是小枣树的短处。但是,到了秋天,小枣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枣子,大家坐在院子里津津有味地品尝它的香甜。这是小枣树的长处,也正是小柳树的短处。小柳树和小枣树各有长短,怎样看待每个人的长与短,是课文的立意所在。课文借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

    • 学情分析:

    刚刚读二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好动、好玩。

    •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学习课文生字新词,认识“枣、浅”等8个字,会写“怎、思”等10字。

      ⑵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体会小柳树和小枣树地性格特点,并能用不同地语气表现小柳树和小枣树地性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尺有多长、寸有所短”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能用不同地语气表现小柳树和小枣树地性格。

    •   【教学难点】

      懂得“尺有多长、寸有所短”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   课前准备

    教师:1、《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课件。实物投影仪。       

      2、画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3、生字词卡片。  

     学生:1、生字词卡片。        

     2、到室外观察柳树和枣树。附近没有柳树和枣树的,看课外书或在大人的帮助下上网搜集柳树和枣树的知识。

    • 六、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课  

     1、交流搜集的资料。   

    1.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柳树和枣树图片):谁认识这两棵树?(出示词语“柳树”、“枣树”)哪个小朋友来跟它们打声招呼?(指名读。会读的一起读。)说说你准备怎么记住生字“枣”。    (2)师:老师知道同学们课前通过观察、看书、上网等方法搜集了不少关于柳树和枣树的知识,谁愿意为大家介绍介绍?   
    1. 你喜爱柳树还是枣树?为什么?  

     2、引出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关于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故事,看看学了故事后,你喜爱柳树还是枣树?(齐读课题。)

    •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大家一定迫不及待想去读故事了,别急,学习小伙伴要教我们初读课文的方法呢。(多媒体出示学习小伙伴的话:“初读课文的时候,要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在文中圈出生字并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还要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1. 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难读的句子该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生字吗?(指名说说。)   
    2. 小结: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先看看课文下面“树叶”中的注音,也可以问老师或同学;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记住字形的办法有加一加、减一减、比较法、编谜语等。  

     2、学生合作读课文、认生字。   生字和课文大家都会读了吗?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评一评,如果他读得好,你就向他学习,如果他哪儿读错了,或者哪里没你读得好,你来帮助他。   (教师巡视指导。)

    • 汇报学习成果过渡:刚才小朋友们读得那么认真,合作得那么愉快,现在谁愿意来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   
    1. 认读生字。  
    1. 感知生字。     多媒体出示生字,学生读生字并找出带这个字的词语和句子读给大家听。    (正音:看清声母读:枣、虽、思、乘。看清韵母读:忍、乘。提示:“思”在“意思”一词中读轻声。)   
    2. 识记生字。     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个生字,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的。   
    3. 巩固生字。     课件演示“青蛙过河”游戏。学生认一个生字,青蛙跳过一张荷叶,看看能不能顺利过河。  

      2、朗读课文。     过渡:小朋友们的识字能力真不错,老师还想看看大家课文读得怎么样。   

    1. 多媒体出示课文,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评是否读正确、通顺。   
    2.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多媒体出示相应的段落。)四、指导书写“怎、思、穿、弯”    过渡:你们可真了不起!都能把课文读正确、通顺了。这节课我们还要写好几个字,有信心吗?  

     1 、课件出示课后“我会写”。读一读,按结构给这些字分类。(“怎、思、弯、穿”是上下结构;“比、服、浅、漂、啦、啊”是左右结构。)

    1. 指导书写“怎、思、弯、穿”。
    1. 怎、思:学生试写感悟,交流体会。描一描,说说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 弯、穿:观察:这两个上下结构的字,上下比例有什么不同?
    1. 读读抄抄。

    四:拓展阅读《囫囵吞枣》《小柳树》《树》

    五:小练笔

    用上本课学过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写一段话。

     

                          第二课时

     

    • 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新认识了两个朋友,它们是?
      生:小柳树和小枣树
      师:在课文中我们认识了一些生字宝宝,我把它们和它们的朋友一起请来了,
      你们还叫得出它们的名字吗?我们开火车来读一读,看哪列火车开得最快!
       (课件出示) 穿衣服、不好意思、忍不住、光秃秃、浅绿色、弯弯曲曲、虽然、乘凉、枣树、去呗、怎么啦、好啊;
      师:同学们读得真不赖,可见你们对课文的词语已经滚瓜烂熟。想不想更好地了解小柳树和小枣树,跟它们成为好朋友呢?(想)现在老师把生字宝宝送回课文去。我们来听一听课文的录音,仔细看图和图上的课文,想一想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变化?
    • 精读课文、训练语感:
       

    1、学习1-4自然段。

    课件出示(1)默读课文第1——4自然段。

    (2)用“——”画出描写小柳树外形的句子。

    (3)用“﹏﹏”画出描写小枣树外形的句子。

    2、交流反馈。(课件出示)

    ①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

    ②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她穿上了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

    ③这时候,小柳树的叶子长得又细又长了。她在微风里得意地跳起舞来。

    ◆  你找到了吗?没找全的小朋友请在书上找到,画起来。

    ◆  自由读句子。

    3、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小柳树的美。

    句子一: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

    (1)陈老师这儿有个句子,大家来读一读。(投影)

    小柳树的腰很细,树枝很绿,真好看。

    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

    ①  这两句哪句写的好?为什么?

    ②  用上像“细细的”“绿绿的”这样的词语,文章就更美了。你还知道有哪些这样的词?什么东西**的? 你还能说吗?

    ③  齐读。是呀,用上了这样的词语,我们觉得小柳树真美,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

    (1)读一读小柳树的话,体会小柳树的得意与骄傲。漂亮的小柳树看看边上的小枣树。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儿也不好看。

          ①谁是小柳树,来说说这句话?

       ②听了她这话,你觉得她是一个怎样的小柳树?随机板书。此时,你就是这棵小柳树请你读出这份(骄傲,得意)。

    现在,小柳树跟小枣树比的是树枝。春天来了,小柳树跟小枣树又比什么呢?

    4、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段。想一想。

    (2)反馈。比什么?树叶。

    学习句二: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她穿上了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

    ① 再读句子,在这句话里,一个“浅绿色”写出了柳树发芽时的漂亮。

     

    ②小柳树这么美,再来看看小枣树,他还是——光秃秃的(板书:光秃秃)

    ☆  小朋友,你从哪能看出这小枣树光秃秃的?

    ☆  你还看见过哪些东西是光秃秃的?

    ③穿着浅绿色衣服的小柳树看看光秃秃的小枣树,他是怎么说的?

    5、又过了些日子,小柳树的叶子已经长得又细又长了,看看小枣树,他怎样了呢?读读第四段,想一想,这时候的小柳树又会说什么呢?

    6、整体读1——4自然段。

     四、小结作业。

    1、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小柳树。你喜欢她吗?为什么?你有什么想对校柳树说的?

    喜欢:因为他漂亮。不喜欢:因为她骄傲……

    小结谈话。

    2、看起来,今天小朋友学得很认真。那老师这有个题目想考考你们。

    (投影出示)小柳树的腰(      ),树枝(      ),真好看。小枣树的树枝(     ),一点儿也不好看。春天,小柳树穿上一身(    )的衣服,真美!可小枣树还是(   )的,过了好些日子才长出(      )的叶子。

    )。

    五;拓展阅读

    《八支银光笔》《太阳和北风》《陶罐和铁罐》

    六;小练笔

    1.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写别人的长处。
    2. 给课文结尾续边故事。

     

    板书:

    小柳树  和  小枣树

    漂亮                    难看

    细细的,绿绿的             弯弯曲曲

    浅绿色                   光秃秃

    又细又长                小小的叶子

    教学反思

     

    《小柳树和小枣树》这篇课文是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借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

     我是以识字、写字、读文整体推进为重点,尽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语境中识字。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如:加一加,换一换,猜谜语等。

    对学生书写时容易出错的字进行重点指导。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以朗读为主线,在读中感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造性地学习。课堂中,我努力遵循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指导得也比较成功。如在指导学生体会小柳树的美时,抓住柳树的生长的过程与特点,运用多种形式将描写小柳树美的3句话一遍遍的在读中感悟。学生在读中体会到了美。

    • 标签:
    • 教学
    • 学习
    • 设计
    • 柳树
    • 枣树
    • 学生
    • 小柳树和小枣树
    • 生字
    • 课文
    • 出示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