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越式课题感受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跨越式课题感受

    223团中学  崔素芳

    跨越式教学在我校实施3年多以来,我有幸真正成为一名语文跨越式教学教师,还是从上学年度担任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开始,我一直参加跨越式教学的培训,观摩了许许多多小学低年段新课改的课堂教学研讨课,展示课、也参加了联片教研赛课。的确,跨越式理念指导下,我们的教师“活”起来了,我们的学生“动”起来了,我们的课堂“新”起来,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更精彩起来了。以往的教学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把握不准,造成阅读教学的越位或不到位;有的教学目标模糊,分不清哪是重点;较少关注学生、关注学情;有的对文本重难点把握不准,仍然从头到尾串问串讲串读,无惊无险,却把课文分析得支离破碎,忽视学生的语言积累;有的滥用媒体,课件演示眼花缭乱;有的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和写,缺乏学习方法的指导,缺乏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

        跨越式课堂的特点,大输入大输出,即“饭量大,吃得多,多运动”而且高效,环节设计有目的,有效,精雕细琢,凸显语文课堂的特点:拓展课堂深度广度参与度,促进了思维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加了阅读量,写作量。课堂的40分钟以2:1:1的比例 ,进行授新课、拓展阅读和拓展写作,坚持以语言运用为中心,将“识字、阅读、写作三个教学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而不是将三者割裂,三位一体,狠抓五个教学环节:扩、写、说、篇、思,是儿童快速学习语言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教学模式大框架是已给定的,小细节要自己精心扣,在不断学习、反思、实践、交流,整理中,我初步了解体验跨越式教学中的语文课堂。

    感受之一:扩

        跨越式教学中,围绕着教材,提供大量的拓展阅读,培养阅读兴趣,教师对书,对学生的引导态度很重要,想办法让学生保持读书的兴趣,读得专注,教师反馈的好,学生会不断往下读。低段一定要保证大输入读,读如果没有保证,拓展写话也没有意义。//拓展阅读和拓展写话都非常重要!

    感受之二:写

        一年级的写拼音难度大于写汉字,书写拼音时,写的顺序是:先观察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书写笔顺要正确,教师范写,要求学生书空,写字的握笔姿势,怎样拿笔、教师要指导,要明确课堂指令,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有效地课堂的开展也更有促进作用。写字要有步骤,先让学生观察比较字,再说说有什么发现,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师再范写,生书空说出笔顺笔画,生再描红练写两个,要求学生练写第一个字时写正确,第二个字写漂亮,写字要留5分钟,让学生写3分钟,老师讲2分钟,让孩子们观察字,字属于哪几类?如: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半包围结构的字要匀称,上下结构的字与竖中线的位置关系,以间架结构综合归类,进行字形巩固,重点选择相同字形其中的一个字范写。

        拓展写话不少于5分钟/*5分钟还是太少了,至少有8分钟的写的时间,5分钟比10分钟少了一半呢,如果每次都少这么多时间,对孩子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对吗?*/,放开手让学生写,写话内容设计要有开放度,别限制学生想象的思维,“写”就是为了巩固会写字,如这一课的会写字组词写一句话,还可以用其中的几个会写字组词写一段话或编一个小故事,写话把握学生学情,要求上分层次,学生用了二会字写话,也不反对,写话还可以同时出示四会字和二会字,上不封顶,下要保顶,有能力的写几段话,能力较弱的写几句话,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要挑选3---5个词语写话,拓展写也不要拔高要求。围绕主题,引导学生去想象,考虑孩子年龄段及孩子特点,让他们觉得有话可说,不能太成人化,写话时,教师要尽量写下水文,先让学生说一说再写下来,举个例子仿写,总比不会写强,考虑学生的困难,命题要能打开学生的思维,老师必要时可做提示,对孩子水平要求不要太高。如《秋天的雨》拓展写话,教师可搭建平台,让学生跟着走,以“我们的家乡团场也很美”为题,怎样用我们的笔美美的写出来?可以围绕家乡的校园,农田等景色,可提前带学生去校园观察一下,生活的积累全部都呈现出来了,阅读+经历=写作,即吴立刚教授提出的“在生活中写作,有生活观察才会写”的理念。所设问题在内容上有些写头,与主题相关,与生活阅历有关,学生才写得多,有想象的空间。如抓住书中的关键词,敢于写,语句通顺连贯,就可以了。也要关注学生,巡堂可与学生交流,别急着修改学生写的内容,不大声的重申要求,不打断学生思维,不打乱学生思路,放手学生,最后留一分钟时间,展示两个写得好的内容读一读,教师要在反思--实践--修改中不断改进拓展写话的要求,要将学生的积极性、情感调动,让学生爱写,让学生有东西可写,不能远离生活。

    感受之三:说

        拼音课较特殊,面对刚入学的孩子,建议“211”模式可宽些,说话环节可少一些,要注意方法的渗透,如编顺口溜,可从形上编,从音方面编,至于拼音怎么用,怎么说话,课堂节奏应快些,根据学习者特征要灵活把握。在拓展说话时,最好教师能先说说一两个生动的小故事,可用一分钟时间,师生切入一点,进行自编儿歌,再引导学生说话。教师要正确引导,指令清晰,要摆脱老师把控课堂的老方法,打破一切答案,不一定在文中找答案,不一定要文中语言,老师解释再多,不如用好的问题去引导,让学生说,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感受之四:篇

        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要加强,上课不能赶课,要理解问题,找核心问题,课堂效果会更精练,把握主问题,关键词句,主题就抓住了。问题多而碎,就不清晰,重点,主题就不突出,没有必要平均用力分析课文,不能把文章割裂了,以免学生误入歧途,用前20分钟重点是理解生字词,可以整体感知,初步理清课文的大概意思,重点处理课文一两个自然段。回文可出示课文片段,生字集中的段落重点读,个别读,个性读,得以体现,回文也可以提一个小问题,读课文,再整体梳理,两课时要合理分配,互相引入时,要有整体性。

    感受之五:思

        语文的终极目标是:拓展学生思维能力训练,会表达,会用。读和写不做横向比较,学生能有充足的自我表达,一天天积累,一天天提高就可以了。课堂上要注意生成性,孩子变化,老师也要变化,以变化应用变化。如果情境创设切合主题,就能将孩子带入课文中思考,教师要提炼主题,深化主题,语文的知识点散落在文本当中,教师要把握课标,如何找点,教师要想怎样设计,不能丧失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引导要到位,提问要有预设,主问题带动子问题,相似段落让学生自己处理,教师放手,简单处理,节省时间,学会自学,字词积累理解能力,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达到课堂高效。一定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触及学生的幼小心灵,在挖掘文本中下功夫。

        总之,对于我而言,跨越式教学磨练人,痛而快,学习是第一要务,将跨越式长期坚持不懈的每节课认真扎实的做,这是常规,还不能死守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课堂让学生保持学的兴趣,阅读的兴趣,写话的兴趣,要想办法带动学生,不能死教,要做到每堂课都别出心裁,我还要花功夫,要用心,这不是一日之功,要多锻炼。

    • 标签:
    • 跨越式课题感受
    • 学生
    • 教师
    • 分钟
    • 感受
    • 课堂
    • 拓展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