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善跨越式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新疆农二师31团中学教研员 王光业)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完善跨越式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疆农二师31团中学  王光业)

     

    新疆农二师31团中学加入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领衔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与试验”课题研究已经四个年头了。四年来,我校教研人员和试验教师通过聆听、学习何克抗教授、余胜泉博士、吴娟博士等专家的讲座,确实感到“跨越式教学模式” 是对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深刻革命,是一种全新的符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益的大胆尝试,是经过十余年大面积试验证明的成功的创新举措。试验结果显示:参加试验的学生确实是识字量增多了,阅读量增大了,写作能力提高了;参加试验的教师确实是教学观念更新了,教学方式改变了,教学能力提高了。但是,毋庸讳言,有些试验班级教学质量不如预期想象的那样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一是相当学校没有相应配置“师生互动平台”这一现代技术教育硬件及其软件,试验教师疲于参加试验培训、联片教研,撰写培训心得,下载整理相关教学设计、课件,批改统计每月打写测试、参与学习元评价等,二是试验教师接受普通师范院校教育太少,学科知识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基础较低,三是试验教师生搬硬套“跨越式教学模式”,认识掌握字词吃“夹生饭”,阅读理解满足于整体理解,局部理解、重点理解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四是试验学生大多为内地民工子女,学前教育基础较差。鉴于篇幅所限,本文谨就如何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跨越式教学模式”,竭尽所能地完善“跨越式教学模式”,谈几点设想,与同行商榷。不当之处,冀同事斧正。

    一、以古今诗词促进汉语拼音教学。汉语拼音是学习掌握汉语的前提和基础,是识字重要的、有效的工具。学习好汉语拼音,学生就能认识生字,自学生字,读准字音,喜欢阅读,区别多音字,纠正错读字,激发识字兴趣,加快识字速度,提高识字能力,提高阅读质量。一般情况下,学生掌握声母不难,难的是掌握韵母,尤其是复韵母。当教学到一个韵母或复韵母时,若从家喻户晓的汉赋、唐宋诗词或《三字经》或现代诗词中精选出数首简洁明了的韵母或复韵母相同的诗词进行扩展阅读,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刚刚学习过的韵母或复韵母的印象,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激发学写诗词的兴趣,使我们中华民族的这一瑰宝得以传承。例如学到ang的韵母时,就可以出示唐诗《静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新嫁娘》:“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然后再引导学生从中找出什么字带ang韵,带ang韵的字大多在什么地方,有什么规律。

    二、以一字开花促进字词拓展解析。认读识记书写生字生词是跨越式教学模式基本环节之一,对此跨越式教学模式提供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但是,从跨越式课堂教学实践来看,二会字、四会字教学经常显现落实不到位不扎实的现象,字音字形字意教学尤其是字形字意教学亟待加强。应统筹兼顾,适当增加师生合作探究解析字形字意和扩字扩词环节。实践证明,一字开花是一种值得提倡和推广的方式方法。例如“青”字可以拓展到青色、青天、青草、青蛙等,还可以拓展到—清(清水、清白)—情(情绪、感情)--请(请问、请进来)—晴(晴天、晴朗)--蜻(蜻蜓)--睛(眼睛)等,再适当结合象形、形声、会意等造字法,联系水的本色、心(实际为大脑)的功能、请要说话、太阳的作用、蜻蜓的属性、看东西的条件,即可实现学生对“青”字的跨越式发展。

    //王老师您的两个识字方法都很不错,可以让我们学校的老师设计为小研究课堂,进行实践总结~

    三、以局部重点感知促进语文阅读理解。跨越式教学模式十分重视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这非常正确。因为我们要认识一种事物,必须先对事物整体进行直接体验和感受。我们学习一篇课文,也同样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基本内容有一个总体把握。但仅作“整体感知”是不够的。因为整体是由局部构成的,经过初步的整体把握后,还要通过对局部进行整体性的分析,像大多数的说明文、议论文就必须用这种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紧紧抓住整体感知、局部感知是必要的,但仅仅抓住整体感知、局部感知还是不够的。因为记叙文的精彩、说明文的严谨、议论文的有力等等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地方,是整体感知、局部感知所不能满足、解决的,必须通过精读课文,重点感知来解决。只有抓住文中某些重点词、句、段,才能掌握文章所描述、说明的事物的形象、特点,才能掌握文章所记叙、说明、论证的方法,才能在今后的习作中描写的更精彩、说明的更严谨,论证的更有力。

    四、以汉语全拼混写促进汉语写作。为了实现小学生汉语写作能力的跨越式发展,在小学一年级学习完了汉语拼音之后,可以大胆尝试进行全拼音写话练习。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巩固汉语拼音学习成果,而且可以让一年级小学生提前进入写作,把想说的话写出来,把想说的话写顺利,把想说的话写完整。然后在小学一年级学习了一定的汉字之后,马上转入汉字与汉语拼音混写阶段。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巩固汉字学习成果,而且可以激发一年级小学生学习汉语生字的兴趣、动机,为顺利过渡到全汉字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以分类训练促进汉语作文写作。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小学生一生的素质。小学是孩子们开始学习写作和形成作文能力的关键阶段,只有让孩子们知道写作文意义,作文写什么,怎样才能写好作文,才能能让孩子轻松坦然面对以后的作文。为此,跨越式教学模式将教学、阅读和写作融为一体,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写作能力快速提高之路。但是,仍然普遍存在着一种小学生作文有数量、无质量的尴尬。为解决这一现象,除了要对作文字数次数要有一定的硬性规定外,也要对作文质量标准提出一定的具体要求作文分类训练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例如,将写作分为写人物、写事件、写景色、写说明、写议论、写感想等几大类进行专题训练,提出写人物的作文一定要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写事件的作文一定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事件发生的经过、事件发生的结果等;写景物的作文一定要多角度地有顺序地动静结合地进行观察描写。比如上看、下看、近看、远看、从前到后、从里到外、由主到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先静后动等;写议论的作文一定要有论点(议论的中心话题)、论据(理由)、论证(引证法、例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结论(总结)。

    逐渐进入中高年级后,作文写作要注意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写作方法的渗透。

    • 标签:
    • 进行
    • 作文
    • 学习
    • 教学
    • 学生
    • 跨越式课题
    • 整体
    • 试验
    • 感知
    • 跨越式
    • 教学模式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