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1.1《圆的有关概念》教学设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 24.1.1《圆的有关概念》教学设计

    支旗初中   任秀娟   2012-10-23

    • 一、教材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之前,已认识了许多图形,积累了大量的空间与图形的经验.本节是在学习了直线型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来探索一种特殊的曲线──圆及圆的有关概念.通过本节的学习,对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圆的有关性质,尤其是逐步树立归纳的数学思想起着良好的铺垫作用.

    •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成县支旗初中实验班的九年级学生, 他们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 学生思维活跃,学习热情高, 合作精神好,对探究式教学有非常浓厚的兴趣, 能积极参与讨论,口头汇报的能力较强.

    2.学生对基本概念及相关知识的应用整体情况较好.

    3.如何灵活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 三、教学策略分析

    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合作能力.

    • 四、教学资源准备

    PPT课件

    • 五、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探索圆的两种定义,理解并掌握弧、弦、优弧、劣弧、半圆等基本概念,能够从图形中识别.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观察思考、分析概括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我国悠久的数学研究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熏陶;通过圆的完美性,让学生进行美的体验。

    •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圆的两种定义的探索,能够解释一些生活问题.

    教学难点:圆的概念的理解.

    •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节内容。

     

    活动1如图1,观察下列图形,从中找出共同特点.

    图1

    学生观察图形,发现图中都有圆,然后回答问题,此时学生可以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类似的图形.

    (二)问题引申,探究圆的定义,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活动2如图2,观察下列画圆的过程,你能由此说出圆的形成过程吗?(课件:画圆)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小组合作、分组讨论,通过动画演示,发现在一个平面内一条线段OA绕它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就是圆.

    教师活动设计: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圆的一些基本概念作一界定:

    圆:在一个平面内,一条线段OA绕它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作圆;

    圆心:固定的端点叫作圆心;

    半径:线段OA的长度叫作这个圆的半径.

    圆的表示方法: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

    观察画圆过程回答:

    1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吗?

    2反过来,平面内到O的距离等于线段OA的长的点都在圆上吗?     

    于是得到圆的第二定义:结合角平分线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得出。

    圆心为O,半径为r的圆可以看成是所有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r的点的集合。

    小知识:我国古人很早对圆就有这样的认识了,战国时的《墨经》就有“圆,一中同长也”的记载。它的意思是圆上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等于半径。                                      

    总结圆的两种定义:

    动态: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

    静态:圆心为O、半径为r的圆可以看成是所有到定点O的距离等于定长r 的点组成的图形.

    活动3讨论::1、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如果车轮做成三角形、椭圆或正方形的,坐车的人会是什么感觉?

    (课件:车轮;课件:方形车轮)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首先根据对圆的概念的理解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分组讨论,最后进行交流.

    教师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如下分析:如图4,把车轮做成圆形,车轮上各点到车轮中心(圆心)的距离都等于车轮的半径,当车轮在平面上滚动时,车轮中心与平面的距离保持不变,因此当车辆在平坦的路上行驶时,坐车的人会感觉到非常平稳;如果做成其他图形,比如正方形,正方形的中心(对角线的交点)距离地面的距离随着正方形的滚动而改变,因此中心到地面的距离就不是保持不变,因此不稳定.

    图4

    2、投圈游戏:一些学生正在做投圈游戏,他们呈“一”字型排开,这样的队形对每个人公平吗?你认为他们应当排成什么样的队形?

    3、如何在操场上画一个半径是50m的圆形跑道? 

    活动4讨论与圆有关的概念.

    如图,你能说出弦、直径、弧、半圆的定义吗?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派一名代表发言进行交流,

    在交流中逐步完善自己的结果.

    教师活动设计: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得出上述概念的严格定义,对于学生的不准确的叙述,可以让学生讨论解决.                                    

    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作弦;

    直径:经过圆心的弦叫作直径;

    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作圆弧,简称弧;

    弧的表示方法:AB为端点的弧记作,读作“圆弧AB”或“弧AB”;

    半圆: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作半圆.

    优弧:大于半圆的弧叫作优弧,用三个字母表示,如图3中的

    劣弧:小于半圆的弧叫作劣弧,如图3中的

    等圆:能够重合的两个圆叫做等圆,半径相等的两个圆也是等圆;反过来,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等弧: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

    同心圆:圆心相同,半径不相等的两个圆。

    弓形:由弦及其所对的弧组成的图形叫做弓形.(优弧弓形和劣弧弓形)

    (三)应用提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活动5A组:同步练习

    1、从树木的年轮,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树生长的年龄.如果一棵20年树龄的红杉树的树干直径是23 cm,这棵红杉树平均每年半径增加多少?

    师生活动设计:

    首先求出半径,然后除以20即可.

    〔解答〕树干的半径是23÷2=11.5(cm).

    平均每年半径增加11.5÷20=0.575(cm).             

    2、填空:

    (1)根据圆的定义,“圆”指的是“       ”,而不是“圆面”。

    (2)圆心和半径是确定一个圆的两个必需条件,圆心决定圆的        ,半径决定圆的        ,二者缺一不可。

    (3)        是圆中最长的弦,它是      的2倍。

    (4)如图,图中有       条直径,        条非直径的弦,圆中以A为一个端点的优弧有   条,劣弧有   条。

    3、判断

    (1)半圆是弧,但弧不是半圆。(   )

    (2)过圆上任意一点只能作一条弦,且这条弦是直径。(    )

    (3)弦是直径,但直径不是弦。(   )

    (4)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   )

    4、选择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线段是弦;②直径是弦;③经过圆心的弦是直径;④经过圆上一点有无数条直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如图,⊙O中,点A、O、D以及点B、O、C分别在一条直线上,图中弦的条数为(     )。

     A、2      B、3        C、4      D、5

    5、在图中,找出两条弦,一条优弧,一条劣弧。                   

    活动6:拓展练习                            

    活动7:归纳小结,作业布置。

    • 标签:
    • 半径
    • 学生
    • 定义
    • 端点
    • 圆心
    • 车轮
    • 初中数学跨越式
    • 叫作
    • 直径
    • 图形
    • 距离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