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坐井观天》(安徽肥西)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大话”、“无边无际”、“坐井观天”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目标:

      以问题为线索,理解为什么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而青蛙眼中天只有井口大?体会文章在对比中蕴含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1、创设朗读情境,引导学生朗读。

    2、抓住重点词语指导朗读,采用降调、升调指导朗读。

    •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寓言的寓意。

    •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寓言的寓意。

      2.了解课文内容,以问题为线索,理解为什么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而青蛙眼中天只有井口大?体会文章在对比中蕴含的道理。

    • 【教学时数】

      两课时

    •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教师出示儿歌,师生共同拍手朗诵:小青蛙,呱呱呱,稻田里把害虫抓,保护庄稼顶呱呱。小朋友,请记好,保护青蛙很重要。

      朗诵完毕,师问:孩子们,喜欢青蛙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一则关于青蛙的寓言故事——《坐井观天》。

    我们今天认识的青蛙啊,它不是在稻田里捉害虫,而是跑到了哪里去了呢?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给学生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生动的情境画面加之规范的课文朗读,为下面课文的进一步讲读做了很好的铺垫。教师可以结合PPT资源,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进行初步感知与思考。

      2.听完范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识字。

    • 三、学习生字,了解词语

      1. 教师播放课件,给学生呈现本课要求会读会写的字、词:

      2.学生自学

      (1)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按要求自学。放声朗读,要求想办法把音读准。

      (2) 自学检查

      (3) 纠音后再次朗读,教师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所学。

         (4)让学生自由选择生字口头组词并说一句话。

      (5) 教师结合课件和学生一起进行生字学习,进行有重点的指导。“沿”第五画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 “答”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合”。“蛙”右边是两个土,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认准字形,会组词。

    (6) 师:相信小朋友都认识了这些生字朋友,那么你能从课文中找到它们,并呼唤它们的名字和它们打招呼问好吗?教师请学生自由朗读。

           3、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字形,想想识字方法。

           (2)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熟字加偏旁:信  抬   际    答  还

              换偏旁:  借——错    娃——蛙

            (3)观察字的结构及各部分在田字格所占的位置,提醒大家怎样才能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4)师示范写并着重指导书写“际” 、“还”两个字。

           (5)学生描红、临写。

         

    • 四、识字通

    学生自由大声的阅读识字通中的拓展材料。

    读完后可以和同位交流一下自己都有哪些收获。

    • 五、写话练习

    师:小朋友,你认为天大吗?说说有多大?那么小鸟和青蛙眼里的天有多大呢?

    请大家自由的写一写。

    建议:写话内容可以更直观些,例如:小朋友你眼中的天空什么样?说一说,写一写。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词

    1.教师给学生出示带有本课生字、词的句子让学生朗读。

    2.自由读生字、词,记忆词语。

     

    •  二、朗读感悟,细读课文

      师:小朋友,上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认识了课文的主角小鸟和小青蛙,现在,大家再来朗读一遍课文,找出小鸟和小青蛙的三次对话,想想它们为什么对天的看法不一样?

      教师播放课件,给学生图文并茂地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更易更直观地熟知课文。

      课文呈现完之后,教师先请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然后和学生共同找出小主角的三次对话。

    (建议:可以添加让学生动手画一画三次对话的内容,并要求采用不同的记号来标注)

      1、第一次对话

      ①指名读第一次对话。

      ②交流读懂了什么。

      ③指导孩子读出小鸟又渴又累的语气。并且加上适当的动作。

      2、第二次对话

      ①自读第二次对话,画出青蛙小鸟各自的观点。

      ②理解“大话”,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或身边的人说过大话吗?说大话对吗?

      ③实验:用纸裹成呈圆柱形朝上看,发现了什么?

      ④读青蛙的话,可以适当加上动作和语言。

    (注意升调和降调的指导)

      ⑤小鸟认为天有多大?理解“无边无际”,用“无边无际”说话。

      ⑥分角色读第二次对话,边读边评价指导。

      3、第三次对话

      ① 分角色读第三次对话。引导学生用自信、肯定、自以为是的语气朗读“我不会错的。”

      ② 用“一……就……”说话。

      ③ 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第三次对话。

          4、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 三、角色表演,情感定位

      1.孩子戴上头饰,进行角色表演,可以加上自己的想像,表演后孩子评议。

      2.召开新闻发布会,小记者采访跳出井的青蛙,让青蛙谈自己的所见所感。同时采访结束时小记者把自己想说的话对青蛙和孩子们说说。

    • 四、拓展阅读

    自由大声的朗读阅读材料中的课外。

    • 五、写话练习

      外面的世界真大真精彩啊,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请大家动手写一写。

    • 六、板书设计

    井底之蛙

                               

    • 标签:
    • 教师
    • 坐井观天
    • 朗读
    • 二年级
    • 对话
    • 协同备课
    • 学生
    • 青蛙
    • 生字
    • 课文
    • 指导
    • 小鸟
    • 1.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