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华山中学于迎春《观潮》+ 雅鲁藏布大峡谷(精加略)教学设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1《观潮》+ 2*雅鲁藏布大峡谷(精加略)教学设计

    • 一、教材分析

    《观潮》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的课文。作者向我们描绘了浙江省海宁盐官镇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课文结构清楚,作者按潮来前、潮来时和潮过后的顺序和大潮声、形由远及近的变化介绍了钱塘江大潮气势磅礴景象,使人读后不禁发出感叹“钱塘江大潮不愧为天下奇观”。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通过阅读感受钱塘潮之“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并通过品味重点词句、重点语段,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雅鲁藏布大峡谷》这篇课文为我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课文首先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处的地理位置;接着,课文列举确切的数字,与世界上其他几个著名大峡谷进行比较,说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然后,课文从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以及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了峡谷的奇异景观。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壮丽景观;二是要边读书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正确的朗读课文,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能出不(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但是对于写景的文章,观察的顺序学生会说,不会实际应用。

    /*在确定了本课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分析学情,为后面确定本课的重难点打基础,因此,建议将“学情分析”放在“教学目标分析”之后、“教学重难点”之前。*/

    • 三、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这是精读课文的目标吧?*/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5、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建议在情感目标把握上再细细斟酌,尤其是结合您对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做精略结合之处, 将第4、5两个目标再好好考虑一下!*/

    • 四、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2、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见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教师进行资料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播放钱塘江大潮录像)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有怎样的感受?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那么作者眼中的钱塘江大潮又是怎么样的?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用了哪个词来概括的?(板书:天下奇观)

    3.理解奇观。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 /*解题、释义,不错!*/

    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

    (1)检查预习情况。

    ①读准多音字:闷   薄   号  涨   颤    蒙

    ②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横贯    山崩地裂    人声鼎沸    漫天卷地

    ③指导书写重点字“蒙、薄”。

    (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2.理清课文顺序和脉络。

    (1)再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同桌交流。

    (3)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将“潮来前”的江面景象融入到课文结构和顺序的梳理过程中,巧妙且高效!*/

    三、拓展阅读

       《阅读天地一》1、2、3、4及《雅鲁藏布大峡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观潮》,谁还记得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板书顺序】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潮来前江面是——【风平浪静,人山人海】。这节课让一起目睹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钱塘江大潮之“奇”

    1、默读课文3—4自然段,思考:潮来时江面上出现了怎样的景象?画出相关的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 

    2、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重点句段:

    (1)午后一点左右……人群又沸腾起来。

    理解:人声鼎沸    此时人们心情如何?   齐读

    (2)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同学们,读到这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壮观的景象吧!出书声音、图片,生接读

    此时你们的心情怎么样?激动、吃惊,读出这种感受

    (3)同学们,看看作者在写潮来时的景象时,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板书:远——近,声音——形状】

    3、大潮过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齐读最后一段。

    【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正因为如此,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正像诗人苏轼所说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4、小结学法:

    初读——划词句;再读——想画面;感情朗读——体会神奇、壮观。

    /*在品读精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关键的引导语、精彩的过渡语和绝妙的总结语,它们可为课堂增彩添色,且进一步帮助深化感情、达成情感目标,请于老师再精心设计一下吧!*/

    三、学习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体会它的“壮丽”“奇异”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一起领略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今天再让我们一起走进青藏高原去看看堪称世界第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景观吧! (板书:雅鲁藏布大峡谷)

    2、简单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文字,图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课文读通顺,难读的词句可以多读几遍。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壮丽”“奇异”)

    三、再读课文,感悟“壮丽、奇异”

    1、那么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奇异”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细细品味,画出相关内容,小组交流。

    2、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壮丽”:

    (1)高峰与峡谷咫尺为邻。理解“咫尺为邻”(借助图片)

    (2)马蹄形的大拐弯;长、深等,用列数字、作比较来说明。

       【正是由于雅鲁藏布大峡谷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壮丽的景观,所以它被称作是——世界第一大峡谷。】

    “奇异”:

    学生汇报,相机出示句子,想象一下:此时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1)(出示图片)雪山林海互相映衬  指名读,齐读。

    (2)生物的多样性。【看视频】 看了视频,你想说些什么?

    3、多么奇异的景观呀!自己轻声的再读读课文,再次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与奇异。

    /*精略结合课型的绝妙之处恰好在于两篇课文的结合点,写作顺序、课文结构、情感目标等,尤其是在情感目标的相似或相近上,第二课时的结尾应该留出1-2分钟时间引导学生建立一个感情主线,借机总结提升,进而在本课时中两篇课文的情感目标落到实处。*/ 

       第三课时

    一、回顾两篇课文内容,了解写法异同

       1、回顾两篇课文在描写景物时的异同之处。

    同:内容、学法上。

       异:

     

    课文

    奇异景观

    描写方法

    《观潮》

     

     

    《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拓展阅读,迁移学法

       1、阅读单元主题阅读相关内容,完成上面表格。

    /*拓展阅读环节的作用恰好就是帮助学生走出课文、扩大视野、打开思维;再说,材料中的文章也不一定全都是描写某个景观的“奇异”之处的吧!所以,只要让学生抓住景物特点去品读即可。*/

    2、汇报交流

    三、打写训练

    请选择你所去过的风景名胜或了解到的奇特自然景观,进行描写,突出其“奇特”之处。用概念图列出提纲。

    /*写写去过的风景或自然景观,这个主题的设计不错,但是,不一定非要突出“奇特”的特点啊,不同的自然景观特点必然不同,所以可以结合本节课两篇课文的梳理和拓展阅读环节,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特点”去写即可。*/

    在这里输入段落内容...

    • 标签:
    • 钱塘江
    • 学生
    • 感受
    • 阅读
    • 雅鲁藏布
    • 大峡谷
    • 顺序
    • 课文
    • 大潮
    • 景象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