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西董岗汪贵茹公开观摩课《植物妈妈有办法》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教材分析:
 一课采用韵文的形式,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语言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老师要创设师生合作互动、生生之间互助互学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在师生合作互动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 
													教学目标:
 1.会认“旋、蒲、降”等12个生字,会写“豆、纷”等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和欲望。-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掌握理解自然段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理解每个小节的意思。在读中自悟了解课文介绍的植物知识,激发学生探究植物奥 秘 的兴趣。 -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或课文插图。 
 2.学生准备:课前观察蒲公英、苍耳、豌豆这几种植物的样子,了解这几种植物是用什么办法传播种子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位植物妈妈,我们一起喊出它们的名字吧。(师举图,生举标本并呼名——蒲公英、苍耳、豌豆,师贴图) 2、教师出示词语卡片:蒲公英、苍耳、豌豆,指名学生上台前把卡片贴在相应的图片下面。 全班齐读词语。 二、学习第一小节 1、师范读 2、生默读,标出你不理解的词语 理解:孩子、长大、四海为家、旅行 3、这一节提出了什么问题? 4、指导朗读 三、学习课文第二节。 1.请大家打开书11页,我们先来看蒲公英妈妈的好办法。请大家自由读这节,遇到不懂的地方画条横线,打个小问号,再用心想:妈妈给孩子准备了,它靠传播种子。 2.质疑,老师相机解疑。 (1)“准备”:能举个例子说说吗?(对了,预先做好的事情就叫做准备。) (2)“降落伞” ①降落伞用来干什么?出示《跳伞》图,图上画的就是。 ②课文里的降落伞指什么?看书中的图.(学生答,老师板画) 课文把毛绒绒的小花比作是降落伞,多有趣呀! (3)“乘着”、“纷纷出发”。 3.看录像理解。 4.看着刚才的句式说说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板书:降落伞风) 5.小结:对了,蒲公英本身有像降落伞一样的小花,再加上风一吹,有这两个条件,它就能传播种子了,蒲公英妈妈真有办法。 6.指导朗读。 书里把蒲公英比作了妈妈,把种子比作了娃娃,多亲切呀!该怎么读呢?先听老师读,你们听听哪里读得轻一点,哪里读得慢一点。 为什么这里要读得轻一点、慢一点?(这样才是有感情地读书) ①自由读 ②指名读、评议。 ③表演读,边读边想象自己就是蒲公英的娃娃。 8.总结学习方法。 刚才我们学这节的时候,先读一读,画出不懂的地方,弄懂后再看着句式说说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最后有感情地读书。 四、学习课文第3节。 1.指名读,其他同学画出不懂的地方。 2.学生质疑,老师相机解疑。 (1)“铠甲”是什么?小苍耳的铠甲又是什么呢? (2)学生摸摸、捏捏苍耳,说说它的皮是软的还是硬的?皮上面还有什么?这样就像给小苍耳穿上了一件。 (3)苍耳是怎样挂住动物的皮毛的?请一个学生拿着玩具兔去碰小苍耳演示。 (4)理解“山洼”。 3.看句式说话。(板书:铠甲动物) 4.小结:(指板书) 这带刺的铠甲,不仅可以保护孩子们,还能让孩子挂住动物的皮毛去田野、山洼,多妙的办法呀! 5.谁来夸夸苍耳妈妈? ①指名读,评议。 ②分组比赛读。 五、四人小组自学第四节。 1.四人小组读这节,提出不懂的问题,每个同学试着当小老师帮别人解决问题。 2.学生论报小组学习情况。 (1)老师相机放录像让学生理解豆荚是怎样炸开的。 (2)课文哪个词说出豌豆是高兴地离开妈妈的?用“——”画出。它还可以换哪个词? (3)你们喜欢读这节的哪句?你想怎么读?边做动作边读这句。 3.看句式说说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4.小结:豌豆本身有能炸开的豆荚,太阳一晒,它就能传播种子了。 5.指导朗读:男女比赛读。 7.指板书小结:(师生共同小结) 大家看,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都不同,蒲公英本身有,它靠传播种子;苍耳有,它靠;豌豆有会炸开的,它靠。它们有自身的条件和外界的条件,孩子们就能告别妈妈,四海为家了。 六、扩展知识。 1.同学们,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你还知道有哪些? 2.我们来看看录像里一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七、拓展阅读 八、写话练习(仿写课文) - 
													植物妈妈有办法课件.ppt
 - 
													教学反思: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上册第一组的课文,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全诗语言生动形象,把自然知识蕴含文字当中,语言朗朗上口,内容浅显易懂。 全诗共有五小节,第1节激发学生思考:植物用什么方法传播种子;第2、3、4节运用拟人的手法,分别讲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等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第5节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新知识。教学中我设计抓住诗歌内容充满情趣的特点进行朗读的指导,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在多读且读好上下功夫,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精妙和其中蕴含的知识。课上我借用动画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下面我总结这节课的教学思路 
 一、 复习导入
 通过图片、词语,复习旧知。然后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二、 在质疑声中探究知识。
 学习第一小节时,学生质疑。这一节提出了什么问题?这样的设计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为下一步的读书探究打下基础。
 三、用读、悟的方法自主探究。
 在学习课文时,我重点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了蒲公英妈妈的这一段,抓住“降落伞、纷纷”等词去感悟。为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我让学生扮演即将出发的蒲公英,作“飞呀飞呀,飞到(),()就是我的家。”的说话练习。然后重点通过句式“蒲公英妈妈为孩子准备了(),孩子靠()传播种子的。”来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用同样的方法,师生共同讨论第3节,学生自己学习第4节。这样用“教──扶──放”这样几个步骤,为第3、4小节的学生自学作好铺垫。这样一来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并让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认识能力统一发展。四、拓展延伸,丰富课堂。 通过拓展阅读,我让学生各自介绍了解的一些植物知识,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然后,我模仿课文进行了一个小节的仿写,引领同学们尝试进行创编,看到孩子们创编的诗歌,既有韵律又蕴含知识,还是很不错的。 
- 
													
- 
							- 标签:
- 方法
- 植物
- 学生
- 传播
- 苍耳
- 课文
- 蒲公英
- 妈妈
- 豌豆
- 种子
 
- 
				
				
				
 
			 
		 
	 
								.jpg)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