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4.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

      不同学段的学生,他们在生理、心理的发展上,特别是诸如感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以及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因此,从教学对象出发,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就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所以,我们在探索、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同样要重视贯彻注意学生年龄特征这一重要原则。
      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对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做了明确的描述和规定,这是我们对中小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和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整合”的重要依据。例如:该纲要要求小学生“学会使用与年龄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而对初中则要求“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很显然,都是应用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小学和初中却有不同层次的要求;所以,“整合”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
      我们认为,注意学生年龄特征还有另一层意思,教学时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运用中介性的联想去唤起过去的经验和激发学生的再造想象,而不过份地依赖信息技术,以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正如课程标准所指出的:应用信息技术,只能在必要的时候,采用恰当的形式进行。
      注意学生年龄特征原则的主要要求:(1)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相反。(2)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为依据,选择与学生年龄发展相符的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形式;为此,要组织教师学习和熟悉该纲要。(3)各学科之间、教师之间要加强联系,相互协作,共同促进“整合”

    • 标签:
    • 进行
    • 纲要
    • 学生
    • 促进
    • 信息技术
    • 注意
    • 年龄特征
    • 资源
    • 发展
    • 应用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