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西小庙--袁梅--《风筝》教学设计--2010年10月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风筝》教学设计
-
教材分析
《风筝》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以“走进秋天”为专题,抓住秋天的特点,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的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快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的美好景色。这些课文语言生动优美,可以让学生感受秋天的韵味,体会秋天的美好。本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本文语言朴实,笔调亲切、温馨、自然,自始自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
-
设计理念:
新课程指出:阅读是教师、文本、学生对话的过程。课堂教学应尊重学生的原有认知与经验,自主的建构课堂教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的动态的生成过程,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注意联系生活学语文、用语文。
-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能借助拼音识字,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但三年级的学生情感体验和积累还远远不够,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本文贴近生活,学生对风筝并不陌生,并有放风筝的生活体验,因此对于理解文中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心情并不难,但要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仍然比较困难。
-
教学目标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
-
教学重点
-
1、"村"、"丧"的字形,"磨"、"坊"的读音。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
教学难点
-
1、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
2、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
课前准备
-
1、寻找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的文字片段,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
2、课外阅读材料。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大家来猜猜这个谜语是什么?出示:纸皮竹骨胡须长,翅膀不动能飞翔,翅膀不动能飞翔,先要线儿来领路,还要风儿来帮忙。
2、你们放过风筝吗?那你们放风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欣赏一组风筝图片。
3、.风筝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快乐,那你们知道风筝的秘密吗?
出示资料袋中的内容,一起欣赏:在中国,风筝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的风筝是用木头做的,叫木鸢(yuān),后来改用纸做,叫纸鸢。在纸鸢上装上竹哨,风吹竹哨,便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声音,因此有了风筝的称呼。山东潍(wéi)坊(fāng)是著名的风筝之都,从1984年开始,那里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国际风筝节。世界最大的风筝博物馆也在潍坊。
小朋友从这段资料中知道了风筝的哪些秘密呢?
【设计意图】:通过风筝图片的展示及有关资料的介绍,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加对风筝的了解,便于教学。
3.这不起眼的风筝藏着这么多的秘密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风筝》,(板书:风筝)看看贾平凹先生笔下的风筝又藏着什么秘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风筝写了哪几件事?出示要求:
⑴、自由读课文,把生字画出来。
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与同位交流或问老师。
⑶、学会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2、师生共同探讨上述问题,初步了解课文大意。(课文围绕风筝主要讲了小朋友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这几件事,其中有他们的快乐,也有他们的伤心处,总之课文处处体现出孩子们童年生活的乐趣,令人难忘。)
三、学习新字词。
1.出示生字词:
希望 依然 憧憬 歇息 磨坊 奔跑 倏地 精心 拼命 抖动 寻找
继续 田埂 千呼万唤 凌空而起 翩翩飞舞 垂头丧气 大惊失色
2、自读
3、指名读:我们来比赛,每组请一个小朋友,比一比谁读得又正确又响亮。(“拼命”前鼻音,“田埂”、磨坊、倏地(shū dī 轻声)
4、领读,联系课文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1)你们能为“希望”这个词找些朋友吗?(希望-期望、愿望、渴望)
“憧憬”都是竖心旁,你能说几个这样的词吗?(懊悔、愉快、惧怕……)
(2)“继续”,老师这里有个小练习,你们敢挑战吗?【继续(连续下去),陆续(有先有后,时断时续),连续(一个接一个)】
①选词填空:陆续、继续、连续
1.开学了,同学们( )地来到学校。
2.她成绩很好,( )几次都考了满分。
3.只要( )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② “田埂”是什么呢? (出示图片,这就是田埂,田埂就是田间小路)
“垂头丧气”是什么样子?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对,“垂头丧气”就是耷拉着脑袋,神情沮丧。“大惊失色”是什么意思呢?(非常吃惊,脸色都变了)这些都是用来描写(神态)的词语。
5、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6、出示一组句子,指导学生读。
1、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
2、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3、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4、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并观察特点。
精 希 却 依 拼 命 奔 村 抖 丧 磨 坊
2、我们来开火车认字,注意纠错:这里的“精、命、丧、坊”是后鼻音,“拼”是前鼻音。
3、引导学生选字组词说话。
4、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需要提醒我们大家的?
5、教师范写:丧、却、磨
6、请小朋友们自己在本子上写一遍,注意写字姿势,老师巡视辅导。
五、走进阅读天地:
阅读资料中《放风筝》、《我的小桃树》、《孩子,纯真的心》
《放礼花》等文章,感受其中的快乐。
六、写话乐园:(任选一题来写。)
1、你做过风筝或者其他手工吗?可以写写制作过程呀。
2、从文中选几个喜欢的词语编写一个片段。
七:作业:
读熟课文;抄写文中的生字并组词。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0课《风筝》,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把语文书打开,快速浏览一遍课文,回顾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说得很清楚,那么再回想一下,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分别是由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来写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来归纳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便于下一步的教学。
二、品读体验
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教师注意指导思考“作者小时候最大的快乐是什么?为什么?”(就是做风筝,放风筝。)过渡:现在就让我走进这群孩子的生活,去感受做风筝的过程吧。请同学们认真读第2自然段,用“—”划出描写孩子们心情的句子和词语。
2、学习第二自然段。
- 、学生自由读课文,简单交流:孩子们做风筝的材料有哪些?他们的心情怎样?
- 、出示句子,共同评析。
-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1)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又是从哪个词语中体会到的?(“精心”孩子们做得很认真,心中充满了希望)
(2)理解“憧憬”。同学们,这里有一个词“憧憬”(板书),它是什么意思呢?(向往)
(3)想象说话:是的,它们都是竖心旁,心里有着向往,有着希望。那么他们做风筝时,心中有什么向往,有什么希望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
(4)朗读:这是他们的憧憬,可能也是你们的憧憬。让我们带着向往的心情一起读。
- 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1)从这个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心情怎么样?(快活)(板书)
(2)理解“依然”。你能为“依然”找个近义词吗?(仍然、依旧、还是)
(3)我们精心地做着,结果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为什么说“我们依然快活”?
(.因为这是我们亲手做的;因为我们做风筝时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 指名读:请你带着憧憬读一读,把快乐带给大家。
- 朗读指导:是啊,虽然做好的风筝什么也不像,但那里面有着孩子们的快乐、憧憬和希望,寄托着孩子们的幸福。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3、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放风筝)
(1)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的场面,让学生入情入境。
(3)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
(4)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5)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出示句子:a、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b、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6)引导深思:我们为什么“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想象一下:我们会怎样喊叫呢?此时你想起了哪首诗?请站起来齐诵《村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场面,可激活共鸣,感受当时的快乐。
(7)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
4、学习第4自然段
a、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b、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c、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重点读好这个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体会“大惊失色”、“千呼万唤”,班级学生可表演,可以读课文。
d、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5、学习5、6、7、8自然段
(1)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
(2)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5、6、7、8自然段。他们的心情怎样?
出示句子: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3)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为主要体会句。)(4)这只寄托了我们这么多情感的风筝到底有没有找到呢?课文至此用一个省略号结束了,你觉得作者省略了什么?
三、阅读天地。
阅读资料中130--133页中的文章,读后交流自己的感受。
四、写话乐园。(任选一题)
1、放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你有过这种生活体验吗?可以先说说,然后写下来。
2、续写孩子去磨坊寻找风筝的情景。五、课外练习
1、抄写文中优美的词句,可搜集有关贾平凹的作品来读。2、熟记自己喜欢的语句。
板书设计:
做风筝 憧憬和希望 快活
童年生活
放风筝 快活地喊叫 拼命地奔跑
快乐有趣
找风筝 哭 垂头丧气
-
-
- 标签:
- 放风筝
- 学生
- 希望
- 课文
- 心情
- 风筝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