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怪的大石头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肥西县小庙中心学校  张婷婷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体会李四光是怎么问问题的。
       2、了解童年的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四、课前准备:
      1、发动学习收集李四光的生平资料、图片、童年故事。
    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查字典找资料。
    3、生字、新词卡片。
        五、教学课时: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画激趣,谈话导入
          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ǔn)石、大坑(kēng)、
          卧进、突兀(wù)、旅行、考察、秦(qín)岭、流域(yù)、遗(yí)迹、研究、震(zhèn)惊
          三、检查预习,质疑解难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A、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正确解疑的同学给予表扬。
          B、主要解决以下疑难: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突兀:高耸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C、完整地齐读课文。
         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藏”字17画,第六笔为“┖”。
          “卧”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
          “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笔顺。
          3、各自抄写。
         四、拓展阅读

       读阅读资料城,感受奇怪的大石头中的科学知识

    五、写话练习

    “孤零零、震惊、躲闪、突兀”等词语造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二、感知巨石形象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A、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B、教师板画石头(或实物投影仪显示课文插图,或电脑多媒体课件显示巨石),讨论:
          a)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b)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
              C、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因之一)
          三、感受好问精神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四、解开巨石之谜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读后讨论)

          A、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
          a)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二十多年;
          b)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c)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B、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五、交流读后感想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总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六、拓展延伸
          1、有多少在工作上做出一番成就的人,他们从小就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探索,最后为他们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让我们阅读材料。去感受一下

          2、写作练习

          《向…..学习》

          板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

    发现问题

    勇于探索

    震惊世界


                           

                         

     

    • 标签:
    • 巨石
    • 童年
    • 好奇心
    • 冰川
    • 探索
    • 孤零零
    • 这块
    • 李四光
    • 疑问
    • 大石头
    • 生字
    • 课文
    • 怀疑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