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系和气候

听课类

创建时间:2019-05-28 10:11

主讲教师: | 学龄阶段: 初中 | 主讲科目: 地理 | 听课年级: 八年级 | 教材版本: 中国地图出版社

  • 简介:

    • 导入 (2'39")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展示】新闻事件—2016年3月,越南遇90年最重旱灾请求云南放水,中方开闸27天缓解湄公河旱情。 【提问】这条新闻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想?下面我们从地理学习的角度加以深入分析和探讨。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未填写
    • 教学过程 (3'27")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问题一】为什么越南湄公河三角洲3月份会出现旱灾,原因是什么?(提示:从气候、人口和农业生产角度思考) 【展示】图1.东南亚部分地形图 越南胡志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越南人口和水稻生产资料 【小结】气候角度: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3月份属于旱季;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变率大。气温升高,蒸发量大;人口角度:人口密集,生活需水量大; 农业生产角度:水稻生长期需水量大。 【转承】:受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越南湄公河三角洲每年三月份都会受到旱灾影响,2016年的旱灾尤为严重,我国伸出了援助之手,进行了跨国的水资源调配。 【问题二】在图1中找到中国、越南,说明两国的位置关系。 【小结】中国和越南是海岸相邻的邻国。 【展示】湄公河三角洲和云南景洪的位置 【问题三】通过哪条河流实现了中越水资源的跨国调配? 【小结】通过澜沧江—湄公河。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流经亚洲的国际大河,在我国境内叫做湄公河,在中南半岛叫做湄公河。 【问题四】判断河流流向,分析中越水资源跨国调配的科学依据。 【小结】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在中南半岛的湄公河三角洲注入南海。云南景洪在河流上游,越南的湄公河三角洲是河流下游,利用河流天然流向实现了水资源跨国调配。 【展示】澜沧江—湄公河四个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国昌都、中国景洪、老挝金边和柬埔寨万象) 【问题五】在整个流域气候干旱降水少的前提下,分析澜沧江云南景洪段河水来源? 【小结】我国澜沧江景洪段的河流水来源于源头的青藏高原的冰雪融水和澜沧江河段水库的存水。 【问题六】中越水资源跨国调配时是否需要处理与其他国家关系? 【小结】澜沧江—湄公河流经六个国家:中国的青海、西藏、云南三省区和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五国。越南位于这条河的入海口,如果不与其他国家进行协商,调配的水资源到达不了。 【问题七】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六个国家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合作,我国为什么要积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合作开发? 【小结】我国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合作开发,有非常重大意义:一是航运,这条航道开通后云南到东南亚的出口物品比经过海上航线缩短了3000多千米;二是开发丰富的水能,我国澜沧江沿岸建成形成一系列梯级水电站,已经实施“云电外送”并产生了经济效益;三是丰富的旅游资源,云南的少数民族风情,万象的佛国之风,柬埔寨古老神秘的吴哥窟,以及雄奇状丽的自然风光,将是一条黄金旅游线路。当然还有防洪、灌溉、抗旱、养殖等作用。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未填写
    • 教学总结 (0'34")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总结】今天我们以一则新闻入手,分析了通过澜沧江—湄公河实施的中越水资源跨国调配的原因、途径和意义,了解河流在区域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在这里河流成为了区域合作的纽带,我国参与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非常大的意义。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未填写
    • 课上练习 (0'27")
      教师活动
      未填写
      学生活动
      未填写
      师生互动
      利用智慧学伴推送练习题,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和易错点。
      媒体信息
      未填写
      反思内容
      未填写

优点记录:

主线明显,重点突出

评分总数:

115

暂无资源

暂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