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课题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课时

    1

    备课人

    周新玲

    授课类型

    略读课文,211模式

    教材分析

    本文为略读课文,是一名小学生对季老的访谈录,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一种文体。这一老一小,一个是德高望重学有建树的著名学者,一个是刚开始求学的小学生。他们俩在年龄、阅历、学识上有着巨大的悬殊,却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就阅读展开了逐步深入的交流。季老指出: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要努力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人才,因此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这些不仅使苗苗受益,也使读者受到启发。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个体化行为,所以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本文作为略读课文,且是对话形式的访谈录,没有复杂的句式、过多的修辞和深奥的语句,完全口语化,所以应放手让学生自学,自读自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教师只需起到激趣、点拨、引领作用。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学重难点

    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的难度和容量并不大,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就自己熟悉的问题发表见解,以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运用能力。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时,先激发学生对访谈的兴趣,使之饶有兴趣地了解课文内容;再梳理苗苗的问题,明晰季老对读书、学习的见解;然后扩展阅读,鼓励学生读整本的《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鼓励学生利用学到的方法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话题导入,激发学生对访谈的兴趣

    1、不知同学们有没有看过《实话实说》、《艺术人生》等谈话型节目?这些节目以什么吸引观众获得大家的青睐呢?

    2、同学们对节目的“了如指掌”足以说明这类访谈节目的成功,一期好的节目不仅需要好题材,更需要对话双方彼此尊重、真诚相对,以及渊博的知识,风趣的语言。你想学习采访吗?让我们一起跟随12岁的女孩张苗来到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的家,欣赏他们的访谈片段。

    3、板书课题。

     

     

    学生自由谈这类节目的特点,教师相机引导这些节目的话题与人们生活联系紧密,主持人幽默、睿智。

     

     

    联系学生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激发学生对访谈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谈话的内容

    1、自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苗苗给季老提出了哪些问题?(可在书上做上记号)

    2、学生读后交流,教师引导概括。

    【闲书、偏科、学习外语】

     

    学生按要求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研读课文,明晰季老对读书、学习的见解

    1、对于苗苗天真而真诚的提问,季老是如何解答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季老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语言。

    2、根据学生对访谈的再现,因势利导,明晰季老的见解以及对下一代的殷切期望。

    导语:季老对于苗苗感兴趣的那些问题,持有什么态度,他是如何解答的呢?交流预设:

    ⑴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

    ①季老主张看闲书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②同学们对《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有哪些了解?

    ③什么样的书是闲书?你的父母允许你看吗?季老是主张看闲书的,但是在课堂上和写作业的时候看行吗?

    ⑵要努力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人才,因此不能偏科:

    ①同学们如何理解“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②小组讨论,交流偏科的危害。

    ⑶要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

    ①“起码”怎么理解?“注”是什么意思?(“起码”即最低要求,最低限度。注:用文字解释字句。文中指对《古文观止》中难以理解的词句加上注释。)

    ②交流:

      “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你听了季老的话有什么感想?

    学生自由读课文(提示:边读边在表明季老观点的地方做上记号,也可写出自己的感悟。)

    (季老以自己小时候的趣事以及询问苗苗如何写好文章来阐明自己主张读闲书。)

    (均为清代侠义小说,以行侠仗义,惩恶扬善为主题)

     

    (“贯通”,即全部透彻地理解和领悟,达到精通。“三贯通”则是指清华大学提出的“中西贯通”“古今贯通”和季老提出的“文理贯通”。这句话是季老针对苗苗偏科而说的。国力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竞争,21世纪是一个知识和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还要文理兼备。这种综合型的人才,才能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

     

     

     

    激发学生共鸣,促其酣畅淋漓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组讨论使更多的学生有阐明观点的机会,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学生对偏科的危害有更全面的了解。

     

     

     

    在交流和讨论中,培养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的能力。

    四、品味人物,分角色朗读

    1、过渡语:“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同学们对季老的话感想不一,苗苗有什么反应呢?请同学读一读。      

    2、苗苗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3、引读: 季老也从苗苗的语气中听出了苗苗的惊讶,季老说:(生读)

    4、课前同学们搜集了有关于季羡林教授的资料,谁来介绍一下?

    5、分角色朗读:

      从一老一小谈笑中我们分明感受到了苗苗的率真、可爱,季老的平易近人,循循善诱。请同学分角色读一读《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

    指名读,读出苗苗的惊诧、童真

    谦虚好问,率直而有礼貌,对季老充满了爱戴崇敬。

    学生介绍季羡林相关资料

    提示:在朗读中要把握住人物对话的基调:苗苗谦虚好问,对季老的尊敬崇拜溢于言表;而季老幽默、随和,他们的对话极富口语化。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通过分角色朗读再次体会人物品德

    五、回顾文题,体会寓意

    通过同学们的朗读,我感觉到了苗苗对季老的尊敬爱戴,也感受到季老无名人架子,亲切随和,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现在,让我们再看一看课文的题目《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回味题目,你明白了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

     

     

    总结全文,体会题目寓意

    拓展材料

    进入平台阅读相关内容

    打写题目

     

    板书设计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闲书    多看

       偏科    三贯通

       学习外语 两百首诗 五十篇古文

    教学后记

     

    • 标签:
    • 苗苗
    • 学生
    • 交流
    • 同学们
    • 阅读
    • 课文
    • 访谈
    • 贯通
    • 节目
    • 对话
  •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