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陕西平利城关二小章玲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城关二小 章玲

     

    •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会写个生字,正确读写“毡帽、优质、咀嚼、交错、沙漠、寂寞、棉袄、驼绒、袍子、傻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 【教学重点】

    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唯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才能体会童年的美好,感受作者的情感,贪图语文的特点。
     

    • 【教学准备】

    自制PPT课件、视频文件。
     

    • 【教学时间】

                         两课时。

       

    •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一起初步走进了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女士的童年生活,今天,让我们再次走入她的童年,走入她的《城南旧事》,走进她的《冬阳·童年·骆驼队》。
     教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二、品赏朗读、感悟语言,体会真情

     师在这篇文章中有哪些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品读句子

    出示课件 生读。
    你是怎么想的
    生答。
      师林海音当时看到的骆驼是怎样咀嚼草料的呢假如你就是林海音,你现在就站在骆驼的面前,你正在看骆驼是怎样咀嚼草料的。请闭上眼睛,老师把这段文字读一读,你想象骆驼的样子,想象骆驼在咀嚼的时候,牙齿是怎样在动的。

    师朗读“我站在骆驼的面前……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这一段文字。

    交流

    同学们,你的牙齿动起来了吗?你们看见了什么

    生答

    看的时间久了,太入神了,觉得太有趣了,所以就看得呆了。看着看着,她好象就忘记了什么,觉得自己就是什么

    生答骆驼。
    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觉得自己就是那头骆驼,所以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了。这一切让童年的林海音都看得呆了。可是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也见过骆驼,老师就觉得看骆驼咀嚼没什么意思,挺平常的事儿嘛生答师引导。师各种原因使得已是成年的我对这种事情已经不感兴趣了,尽管我也是从儿童时代走过来的。林海音女士在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四十二岁了,比老师的年龄还要大十几岁,你觉得她在写下这段往事的时候,她还会去学骆驼咀嚼吗

    生齐答不会。
    师:正如作者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写到“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请读一读这段文字。

    出示下列文字,生齐读,课件出示

    2、“讨论铃铛的问题”

    童年的往事还有很多有意思的,还有哪些事你还会觉得有意思

    生答“她和爸爸争论铃铛的用途”。

    从中你想到了什么

    生答。

    爸爸的见解是理性的,而童年的林海音想法是天真的,是充满诗意的。现在你们就是林海音,我是爸爸,让我们共同来再现当时父女两人的对话吧

    师生对读这段对话。

    同学们,如果这时有人问你,骆驼脖子上的铃铛是干什么的,你打算怎样回答

    生回答。

    铃好听,实际上也是增加一种行路的情趣。同学觉得这骆驼脖子上的铃铛就是为了增加情趣,这说明在你们的眼睛里,一切还是那么美好,那么充满诗意,那么充满情趣。为你们还拥有这一份诗意的眼光,我要祝贺你们!刚才很多同学也用现实的眼光来看待骆驼脖子上的铃铛,比较同意爸爸的想法,那么,我也很高兴!为什么呢因为你们已经开始学会用现实的眼光来看待生活的一切了,这说明你们在逐渐地长大。人总需要长大,为你们的逐渐长大,我要祝贺你们同学们,请想一想,当四十二岁的林海音在写下这段往事的时候,你觉得她还同意当年的想法吗

    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现实的答案虽然是正确的,但是却不那么美,而美的答案却是不那么现实,我们的现实世界就是这么充满矛盾。你看爸爸听了“我”当时的想法,想了想,笑了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在这里,爸爸想了些什么?笑的是什么

    他认为他的女儿是天真的,活泼的,纯真的,所以觉得很高兴,也勾起他对童年的怀念,觉得他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儿童时代的一些天真的想法,他自己也觉得十分有趣。

    他用很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女儿的想法,是吗所以他说“你的想法更美些。”当中年时期的林海音在回忆起这段往事的时候,她当时的想法可能从现实的眼光来看已经不再有了,这就像是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也已经不会再做了。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生齐读,课件出示

    3、品读“剪驼绒”这件事

    还有哪件事给你留下的印象很深

    “林海音看着骆驼把脱下的驼绒袍子垂在肚皮底下,她想拿起剪刀帮骆驼剪整齐这件事”

    你从中看出了什么

    看见骆驼那肚皮底下长长的毛,她就觉得──

    生答感觉不整洁,要剪一剪。

    很有道理,从小爸爸妈妈就教育我们整洁,看到骆驼的毛不整齐,她就也想剪一剪了。

    大家想,已是中年的林海音女士,她还会想给骆驼剪剪不整齐的毛吗

    生齐答不会

    这种想法她已经不再有了,就像是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也不会再做了。再读一读这段话。

    生齐读,课件出示

    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不会做了,给骆驼剪毛的想法我也不会再有了。这篇文章中还写到了哪些有意思的事

    4、品读“问妈妈”这件事

    在作者描述的童年往事当中,有一件事大家有没有注意

    与妈妈一起谈论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

    谁来把这段文字读一读

    生自由朗读这几段文字。

    妈妈说“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看看这篇文章,林海音都问了些什么?她除了问“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还问了什么

    那么既然是“总是问总是问”,你再把课文内容游览一遍,想一想,林海音可能还会问什么

    生答。
    这些问题你们问得并不奇怪。的确是这样,作者在她的《城南旧事》这本书当中,也写到了自己“总是问、总是问”的情景。我们来看一看这段话,师朗读。

    课件出示文字
    “爸,什么叫做贼
    “贼”爸爸奇怪地望着我。“偷人东西的就叫贼。” 
    “贼是什么样子
    “人的样子呀一个鼻子俩眼睛。”妈回答着,她也奇怪地望着我
    “怎么问起这个来了
    “随便问问
    我说着拿了小板凳来放在妈妈的脚下,妈妈就赶我
    “去,屋里跟小妹妹玩去,不要在这里打岔。”
    我忍不住又问妈
    “妈,贼偷了东西,他放在哪里去呢
    “把那些东西卖给专收贼赃的人。”
    “收贼赃的人什么样儿
    “人都是一个样儿,谁脑门子上也没刻着哪个是贼,哪个又不是。”
    “所以我不明白”我心里正在纳闷儿一件事。
    “你不明白的事情多着呢!上学去吧,我的傻丫头

     

    童年的林海音真的是什么都问,就像妈妈说的“总是问、总是问”。哎,为什么童年时的林海音“总是问、总是问”呢
         生答。

    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她的问题那么有耐心,而且能回答。你看这些问题,妈妈她怎么说的──“你不明白的事多着呢,上学去吧,傻丫头。”这所有的问题,当作者中年时再想起来,你觉得她还想问吗

    生摇摇头可能不会了

    此时哪些问题不会再问了

    生答。

    很多问题可能已经不会再问,有些问题即使到中年也仍然没有找到答案,但是可能她也不会再问了。就像作者在文中所写的,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不会做了,满脑子的童年时代的问题也不会问了。

    生齐读,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课件出示 
     

    三、练笔

    是啊,不光是“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当作者已是人到中年,当她已是人在台湾,可能会产生更多的人生感触。当她再一次想起那挂在骆驼脖子上的铃铛,当她再一次想起那垂在骆驼肚皮底下的长长的毛,当她再一次想起童年时那满脑子的问题,她可能会怎么说将作者想说的话写在课堂练习本上。生写话,师巡视。

    交流

    所有从前做的傻事都不会再做了,所有童年时非常幼稚的想法都不会再有了,那满脑子的问题现在也不会再问了。从同学们的练笔里也自然流露出一种伤感,这种感伤是那么淡,那么轻,就像一缕烟,流动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在这淡淡的感伤背后,我们更多的是感受到了什么

    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是的,一种深深的怀念。

    师板书

    我们再来读一读文章的最后一段文字,来感受这一份淡淡的感伤和深深的怀念。

    生齐读,课件出示
    四、拓展阅读

    冬阳下的骆驼队缓缓地走来了,走来了,响着悦耳的驼铃声,这一切是作者无数次在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是作者关于童年生活最为清晰的记忆。我们还记得课文的题目吗

    生齐读冬阳·童年·骆驼队。

    再来读一读,读出作者的这一份淡淡的感伤、深深的怀念。生深情地,舒缓地冬阳·童年·骆驼队。
    在作者的记忆当中,这一幅画面已经成为作者童年生活的象征。品读此文,我们就像是在静静地品尝一杯淡淡的清茶,又像是在欣赏一朵淡淡的小花。我们在感受到童心、童真、童趣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那份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情。如果我们有第二个童年,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也许我们就不会有这么多的人生感触。可是,每个人都要长大。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也许这种感受对作者来说太值得珍惜了,所以被写进了小说里,后来又被拍进了电影里。

    推荐小说《城南旧事》;电影《城南旧事》。

    如果我们的心灵都有一个故乡的话,这个故乡可能就是我们的童年。我搜集到了一首诗,和大家共同来分享,这首诗的题目就是《童年,我心灵的故乡》。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生齐读

      我总是不断地怀想──
      童年的骆驼队缓缓地走来
      踏碎了一地温暖的冬阳
      悦耳的铃声打破了旅途的寂寞
      至今还在遥远的梦中回荡
      童年,我心灵的故乡

      我总是不断地怀想──
      那双清澈透明的眼睛
      充满了好奇、天真和向往
      在冬阳下学着骆驼咀嚼
      驼背上载满了彩色的疑问与幻想
      童年,我心灵的故乡

      我总是不断地怀想──
      那旧驼绒的袍子是否还需剪裁
      只是那把童年的剪刀
      连同城南的干冷的空气
      早已不知去向
      童年,我心灵的故乡

      我总是不断地怀想──
      心底流淌着深深的怀念
      还有一丝淡淡的感伤
      不管身处何地,走向何方
      我依然执著地把美好珍藏
      童年,我心灵的故乡


    【板书设计】(略)
     

    • 标签:
    • 童年
    • 教学
    • 林海音
    • 作者
    • 骆驼
    • 想法
    • 设计
    • 咀嚼
    • 陕西
    • 总是
    • 问题
    • 傻事
    • 骆驼队
    • 觉得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