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语理解与生成模型”和英语教学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1、言语理解与生成模型中的反馈机制

      由图2所示的“言语理解与生成模型”可见,在语声输入端有两条反馈线:一条来自语义辨识模块(我们称之为“内反馈线”),另一条来自话语生成系统的输出,也就是整个言语信号系统的输出(我们称之为“外反馈线”)。内反馈只和言语理解(即“听”)的心理加工过程有关,外反馈则和言语理解以及话语生成(即“听”与“说”)的整个言语加工过程有关。语言的本质是交际。若从这一最根本的功能特点考虑,那么不论是内反馈还是外反馈,都离不开“交际者”(即参与对话的另一方),一旦失去交际方,不仅外反馈要中断,内反馈也要中断。认识到这点,对于外语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乃至整个外语教学设计将有决定性的影响,这是因为,上述两种反馈对于语言获得(尤其是外语学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先看内反馈:
      在语言初学者尚未形成言语能力的情况下,由于积累的词汇还很少(在其沃尼克言语中枢的词汇音位表征库中还只保存着个别单词的音位特征),更缺乏语法知识,在听到当前的输入语音串并初步完成“语音的感知与辨析”、“单词识别”和“语块生成”等加工环节后,往往难以对当前输入语音串所形成的语块划分是否符合某种规范的语义关系结构模式作出判定,即无法作出正确的语义辨识——对于一种语言的初学者来说,这种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怎么办呢?由于初学者在这时尚未形成言语表达能力,还难以通过言语要求对方重述一遍,或要求对方就某个词语作出解释,只能依据现场对话情况,利用交际者的声调、语气、手势或体态等信息(手势与体态信息可通过视觉来获取),对当前输入语音串的“语音感知与辨析”、“单词识别”和“语块生成”等心理加工环节作出修正(其结果是对当前输入语音串的语块划分加以修正),并最终对当前输入语块划分所确定的语义关系模式作出正确判定,从而完成对当前输入语音串的语义辨识过程。由此可见,对于一种语言的初学者来说,其交际者的声调、语气、手势或体态等信息是初学者完成语义辨识过程,即真正达到言语理解所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而这一切均有赖于内反馈。当语言学习者形成初步言语表达能力以后,由于可以直接通过言语和对方交流、沟通(不一定要依赖手势、体态等信息),这时交际方的言语表达则成为语言学习者熟练掌握该种语言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而这仍然有赖于内反馈。
    再看外反馈:
      整个言语信号系统对语声输入端的还回传入(即外反馈),是为了实现“自我监控功能”——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利用这种功能,可以使语言学习者及时发现与纠正自己说话过程中的偶然性错误(包括语音、语法和语义错误);利用这种功能,语言学习者不仅可以将自己当前的话语表达与大脑中保存的经验信息(规范的、正确的表达)相比较,还可以依据当前对话者(即交际者)的声调、语气、手势或体态等信息对自己当前话语表达的适用性、切合性作出更准确的判断。换句话说,通过外反馈的自我监控功能,不仅可以对语言学习者所说话语的语音、语法和语义的正确性(是否符合规范、正确的表达方式)作出判断,还可对其“语境”的正确性作出判断——合乎语法的句子若不适合当前的语言环境(例如和上、下文不相吻合),也是达不到交际的目的,因而是没有用处的。由此可见,对于语言学习来说,外反馈是使学习者不仅能学会语音、语法和语义知识,还使学习者有可能掌握语境知识,因而是使语言学习者能真正获得言语理解与言语生成能力的充分条件。

    • 2、双向言语互动(言语交际)对语言学习的作用

      上面我们论述了“基于语觉的儿童语言获得模型”中的内、外两种反馈对儿童语言获得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内反馈由于涉及语音、语法和语义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与此相关的分析与辨识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所以是语言初学者从无到有逐渐形成初步言语理解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语言学习者逐渐由入门到熟练掌握言语理解能力的必要条件;外反馈(它把内反馈包含在内)由于不仅涉及语音、语法和语义的知识以及相关的分析与辨识能力,还涉及语境和发音的知识与能力,所以既是语言学习者形成与掌握言语理解(即“听”)能力的充分必要条件,也是语言学习者形成与掌握话语表达(即“说”)能力的充分必要条件。
      从以上分析我们看到,内外反馈是语言学习者形成与掌握言语理解(即“听”)和话语表达(即“说”)能力的充分必要条件,因而对儿童的语言学习(尤其是外语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以上分析也可看到,要使内外反馈真正成为形成与掌握听、说能力的充分必要条件,须有一个前提——在儿童语言获得模型输入端的语声输入者应是真实的“交际者”(最好是该种语言的熟练掌握者)。
      由这样一个真实的“交际者”(如上所述,该“交际者”最好是当前所要学习语言的熟练掌握者)提供语声输入和由一台录音机(或其它数字音视频系统)提供语声输入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和语言学习者之间可实现实时双向言语互动,而后者只能对语言学习者单向传送语言资料(尽管是语音、语法和语义都很规范的资料)。正是这一差别,使得上述内外两种反馈在以录音机(或其它数字音视频系统)作语声输入的情况下无法形成,这是任何高质量录音机或数字化音视频系统都不可能成为语言学习者形成与掌握“听、说”能力的充分必要条件的根本原因,也是任何高质量录音机(或其它数字音视频系统)永远无法取代真实交际者的根本原因。这就表明,人类要想掌握有声语言,不仅要有听的环境,而且还要有和语言使用者进行对话的环境。也就是说,只有在既能听又能进行对话(即言语交际)的情况下,才能学会它。”

    • 3、言语理解与生成模型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关于“言语理解与生成模型”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言语交际”是学习语言知识与掌握言语能力的充分必要条件,而“自主听”和“自主说”只是学习语言知识与掌握言语能力的必要条件。
      (2)课堂教学中有两种主要的言语交际形式:教师引导的“师生对话”和邻座学生的“俩俩对话”。
      (3)“自主听”虽不是学习语言知识与掌握言语能力的充分必要条件,但是对训练听说能力仍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仍须给以足够的重视;而 “自主听”的环境可以由相关的教学资源提供。
      (4)“自主说”虽不是学习语言知识与掌握言语能力的充分必要条件,但是对训练说话能力仍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仍须给以足够的重视;而 “自主说”的环境可以通过课堂的教学设计来创设。

    • 4、“儿童的语觉敏感度曲线”对我国当前外语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外语教学必须紧紧抓住小学阶段这一关键期(尤其是1~4年级为最佳年龄段)。而在“听、说、读、写”四种言语能力中,在语觉关键期内(尤其是最佳年龄段内)要特别强调“听、说”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不应当并列地提出“听、说、读、写”的要求,“读、写”能力因主要靠后天习得,基本上不受语觉生长发育关键期的限制,所以推迟到小学高年级或初中阶段再来强调读写能力的训练也不为晚。为了有效地培养儿童的外语听说能力,强调在语觉生长发育关键期内为儿童创设良好的学习外语的语言环境,而且这种语言环境应当能同时支持“听力”和“说话”这两个方面的训练。

    • 标签:
    • 语言
    • 输入
    • 模型
    • 学习者
    • 交际
    • 语义
    • 反馈
    • 能力
    • 当前
    • 理解
    • 英语教学
    • 语音
    • 言语
    • 生成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