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探究式数学教学模式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探究式数学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探究式数学课堂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探究为主。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采用“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协作交流——总结反思——迁移应用——在线测试”的发展性教学过程,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产生的实际过程,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其流程图如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良好的问题情景可激发学生求知欲,有效地激发学生潜在的知识、经验,为学习和掌握知识创造一个最佳的认识心理环境和学习环境。教师通过口述或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情景应该包含以下要素:第一,情景的核心成分是新的、未知的知识;第二,情景必须能够满足学生的认知的需要,即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和不足,产生探究新知识的愿望;第三,情景要符合学生认知的可能性,即情景难度应当适当,达到学生认知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既能使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学习足够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理解和解决问题,又能使得学生仅仅凭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不足以解决问题。此外,情景尽可能接近真实的生活,使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2、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创设情景的目的是导出问题。学生在认真观察、理解问题情景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他们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和概括,自主提出情景所包含的基本问题。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多层面、多角度思考同一问题,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丰富的知识背景和信息背景。教师一般可以通过课题质疑法、因果质疑法、联想质疑法、方法质疑法、比较质疑法、批判质疑法等方法与学生自我设问、学生之间设问、师生之间设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促使学生由机械性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

            3、深入引导,自主探究:教师对学生所设置的问题要进一步通过类比、实验、对比、观察、联想、归纳、化归等方法,使之形成更数学化、更抽象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深层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或将其分解成更小、更具体、更熟悉、更具有可操作性和递进关系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体位置,但是又离不开教师事先所作的、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在协作学习过程中画龙点睛的引导,充分体现了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

            4、协作交流,归纳发现:教师指导学生在个人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协商、交流、讨论,即协作学习,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学生在通过一段自我探究过程后,每人获得的经验和体会都不同,只有通过信息交流,把彼此的感受传递给对方,才能对知识达成共识。通过这种合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并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这时教师应作为参与者、评判者主动地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对学生的认识不断地起促进和调节作用。在学生探索、尝试、归纳、交流形成一定的认识后,学生在表述中不全面或不准确的地方,教师给以补充和完善。同时教师要注意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的氛围,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这个活动中的不可缺少的一员,对学生的发现,教师要及时加以表杨和赞赏,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5、汇报,评价和反思:学生在小组交流达成共识后,由小组成员向全班同学汇报结果以及提出方案的理由,教师和其它组可以就他们的方案提出适当的建议,在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倾听并理解其它小组的汇报,还可以组织学生共同讨论方案的评价标准,进行组间互评,在汇报、交流过程中,学生的语言智能、逻辑智能、合作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如果方案比较复杂,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计算机来演示改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对研究的过程进行反思,思考自己学到哪些新的知识、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自己在小组中做出了多大的贡献等等,从而提高其自我认知的能力。

            6、迁移应用,巩固新知:学生将所获得的定义、定理、公式或规律应用于解决一些问题,可以是进行一些练习,也可以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归纳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可以结合一些练习题巩固对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再如用轴对称概念解决“在河边建一个水电站,使之到两个供水站的距离之和最短”等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仿照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情景,自编一些应用问题或情景问题,并在留言板上表达出来,每个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同学自编的问题,用新学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

            7、在线测试,反馈调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Vclass平台提供的留言板、讨论组、在线测试、统计等功能,及时、全面、准确地反馈课堂学习效果,有助于教师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和进程。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提供的Vclass教学互动平台,通过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等技术手段,实现了网上讨论、留言、测试和统计功能,使系统真正成为辅助课堂反馈的有力工具。为了使低分数段的学生有成功感,高分段的学生有激励作用,我们将测试题设计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达标级,按教学大纲要求设计;第二层次为提高级,在达标级基础上增加了分析层面的学习和变式练习;第三层次为优胜级,增加了新旧知识联系的综合层次练习;第四层次为欣赏级,提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中高考试题和数学竞赛试题分析与解答。学生练习完成后,通过在线提交,教师现场给出评价,同时统计某些知识点的错误率,便于教师及时调节教学节奏。

            这种模式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采用协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二者的有效结合,必然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优势,使学生在实践中开扩思路、勇于创新,同时通过协作交流学习,使得学生不仅学到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信赖他人等重要的社交技能。因此,这种模式的特点有:

            1、突出“双主”教学结构的特点,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学生研究资源的设计提供者以及教学过程的组织者。

            2、 突出对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协作交流活动的指导,使学习者明确自己的职责,协同工作,共同使小组成果达到最大化。

            3、重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促进技术力量高效率发挥。

            在这种模式中信息技术作用以及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如下:

            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探究式数学教学模式设计图:

    • 标签:
    • 自主
    • 学生
    • 教师
    • 下自
    • 信息技术
    • 探究
    • 问题
    • 环境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