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实践性知识创生的网络教研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教师实践性知识创生的网络教研

    汪晓凤李晓庆 陈露

     

    • 一、问题提出

    1.网络教研的分类

    1. 教研组织者确定一个教研主题,参与者无条件地参与其中——[控制]

    优点:组织者可以全面地把控教研的进展,教研深度能够保证

    缺点:教师的积极性参差不齐。需要教研组织者的强劲推动才能保证良好的效果

    1. 教研组织者确定若干教研主题,参与者根据兴趣选择性地参与——[半自由型]

    优点:在有效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满足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情境,参与更加主动积极。教研深度、广度都有一定保证。教师个性化的发挥更大

    缺点:由于专题不同,个性化需求的满足程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 校际之间通过协商确定教研主题,自组织地在学习元中开展教研——[完全自由型]

    优点:学校之间根据自身教育教学进度灵活安排教研

    缺点:缺乏组织性,教研质量较难保证。校际之间需要有教研的核心组织者才能实现教研的顺利实施

    1. 教研组织者确定一个教研主题,参与者在教研主题下根据自身教学实际,选择一个教研专题——[半自由型]

    优点:能够尽可能地满足教师的个性化教研需求,参与主动积极。教研广度能够保证。

    缺点: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

     

     针对目前学习元平台交流互动的水平层次较低,促进教师参与到学习元的活动时,教师的内在动力不足,网络教研过于被动。如何激发教师自身的共建共享的欲望,促进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实现教师个体智慧的增长及组织知识的创生。因此,针对该问题,我想到的是可以通过学习元平台开展“教师实践性知识创生”的活动。希望通过该类型的活动能够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网络教研活动,实现参与者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创生,并在创生的基础上实现二次研讨和交流,促进个体和集体智慧的增长。

     

    • 二、学习元的功能应用

    学习社区;学习元;知识群;学习活动

     

    • 三、教研过程

      

    •确定教研的主题

    •形成个体专题

    •理论学习/案例观摩

    •行动实践(实践-反思-交流)

    •行动实践(实践-反思-交流)

    •收敛

     

    • 四、案例设计

    网络教研主题:提高学困生英语交际能力的策略研究

    拟参与的人员数目:50

    教研目标:通过多途径解决教师所在工作环境中的学困生问题。

     

     

    时间

    教研阶段

    学习元平台支持

    第一阶段

    教师撰写研究问题描述

    学习社区——讨论区1

    分析研究问题,确定研究子方向并分组3-5

    学习社区——讨论区2

    社区公告

    第二阶段

    理论学习阶段

    1.学习障碍儿童的PRS筛查量表;2.提供一些解决策略的文献;3.教师也可以共享资源)

    创建学习元1

    批注及评论

    第三阶段

    撰写研究计划,并相互点评交流

    每人创建一个学习元2,按方向形成若干个知识群

    批注及评论

    学习社区——讨论区3(定时交流)[qq+学习元平台]

    实践应用阶段[个体知识创生+组织知识创生]

    实践——反思——交流(循环)

    反思收敛[个人知识创生]

    学习社区——讨论区4

    第四阶段

    在反思收敛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尝试,形成新手与专家之间的关系

    课题组创建一个学习元,引入相应知识群中

    第五阶段

    反思收敛[组织知识创生]

    学习社区——讨论区4中发帖(qq群讨论辅助)

     

     

    • 标签:
    • 活动
    • 界定
    • 促进
    • 教师
    • 需要
    • 讨论
    • 问题
    • 学习元
    • 实现
    • 创生
    • 两个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