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1105)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侯建侠 宁夏海原李俊中心小学

    周 洁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 一、教材分析

    《乌鸦喝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的一篇童话故事。本单元主题是“遇到困难时,应该认真思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本课描写了一只乌鸦在喝水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它思考后放进石子,最终喝到了水的故事。这篇文章的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不仅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还给学生以启迪。本课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这是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学习课文,通过朗读课文体会道理,然后拓展阅读并进行随堂写作。

     

    •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者是7—8岁的儿童,思维活跃,课堂上乐于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已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借助汉语拼音阅读拓展阅读材料。在识字方面,兴趣很高,识字方法有所掌握,能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 三、教学目标分析

     

    • 知识与技能: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阅读,教师引导、动脑思考、同桌交流、表达反馈的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2、通过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体验协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通过创编写话的方法,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意见或看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品读课文和拓展阅读材料,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2、培养学生写话和表达的兴趣。

     

    • 四、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课文内涵,能体验到小乌鸦的心情转变过程,比如,在一、二自然段中,抓住“到处”一词来理解乌鸦非常口渴,找到水不容易,却喝不到水的焦急。学会使用“渐渐地”造句,能够正确、流利,并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难点:让学生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 五、教学资源

      1、准备一个与课文插图相似的玻璃瓶,瓶子里装好半瓶水,一些小石子。

      2、多媒体课件。

      3、八篇拓展阅读材料

       

      • 六、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引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乌鸦喝水”,同时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课文中的生字宝宝还想跟大家捉迷藏呢,它们在哪儿呢?(出示多媒体课件)

      生:认读生字后全班齐读一遍。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都已经和本课的生字宝宝成了最好的朋友。那么,你们想跟文中的小乌鸦交朋友吗?

      (设计意图:用符合儿童特点的语言引领学生复习本课的生字词,为解课文内容扫清生字词的障碍。)

      (二)读中感悟,以读促思,理解课文。

      1、围绕主题,激发朗读兴趣

      师:播放《乌鸦喝水》这篇童话故事的Flash动画。播放完动画,这个童话故事就在我们的课本里,请大家大声朗读,比一比,看谁能读出这篇童话的美妙。

      生:大声朗读课文内容。

      2、以思引读,整体感悟。

      师:想一想:课文中写了一只____的小乌鸦?(问题出示在多媒体课件中)

      生:阅读课文,同桌交流,然后汇报

      师:板书学生的答案(可爱、聪明、懂事……),让我们一起去认真的读一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到底写了一只聪明的、可爱的、还是懂事的乌鸦呢?

      3、以读促思,用启发性问题来引领课文的理解。

      师:谁愿意读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想一想,乌鸦遇到了什么困难?

      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口渴了 (到处)找水喝

      找到水 但喝不着水

      4、随机指导朗读

      师:你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描述一下口渴的情景吗?(理解“到处”)

      生:谈自己生活中口渴的故事

      师:小朋友们,你们遇到过口渴想喝水时又找不到水喝的情况吗?那时你的心情是怎样呢?

      生:着急、心急……

      师:小乌鸦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呢?找出来,带着着急的心情读一读

      生:到处找水喝……

      师:大家也学着播音员姐姐来读一读吧(使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标准录音)

      生:再次朗读这段话

      师:在读第一自然段时,“到处”语速稍重、稍慢,突出四处找水的辛苦。在读“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适当强调第一个“瓶子”和“水”。以示惊喜。“怎么办呢?”可把“办”适当拉长,以示乌鸦在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针对朗读指导中的关键词句,随机使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标准朗读录音。)

      师:乌鸦喝到水了吗?乌鸦喝到水后是怎样的心情呢?读一读,看谁能够读出小乌鸦的感情来。(在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播放乌鸦喝水的Flash动画,提示学生注意观察乌鸦的表情,辅助理解乌鸦的心情变化)

      生:学生读相关的段落,汇报交流,朗读课文。

      5、出示句子,让学生亲自动手,将小石子一颗一颗投进瓶子里,演示水渐渐升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渐渐”的涵义,然后仿照用“渐渐”造句,在语言运用中学会语言。

      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_________________渐渐绿起来了

      _________________渐渐_________________

      6、回归整体,升华感情。

      师:同学们,课文中写了一只聪明的、遇到困难不放弃、注意观察、想办法解决的小乌鸦,让我们再读读课文,看谁能读出乌鸦的聪明可爱。(提问学生汇报读,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乌鸦喝水的朗读录音。)

      (设计意图:第一个问题,意在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第二、第三个问题突出重点,学生在读课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会感悟到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乌鸦喝着水了,为什么那么高兴,因为它是自己想办法喝着水的,学生通过体会来突破了课文难点。这时再播放标准朗读录音,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加深体验,同时,为不善于朗读的学生提供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学习支架。)

      (三)拓展阅读,深化主题。

      聪明的小乌鸦已经和我们成了好朋友,像小乌鸦这样聪明的小动物还有很多很多,快打开阅读材料读一读《小兔伯尼》、《聪明伶俐的小羊》、《小猫过河》等文章,读完后,同桌互相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设计意图:品读课文后,再去读与本课主题思想相近的故事,是课文内容的延伸,也是课文主题的深化。)

      (四)创新写作,思维训练。

      同学们,读着读着,你们也变成了聪明的小朋友,看谁的办法多,谁的办法最好。

      1、出示问题:假如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

      请几位学生说一说自己想的办法。

      2、写话。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赶快用笔写下来吧!(出示写话提示)

      假如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__________,乌鸦就喝着水了。

      3、学生按提示创新写作。

      4、汇报反馈。(展示两三名学生的作品)

      (设计意图:结合课后问题,给学生一个写话的框架,既紧密结合课文主题,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训练。)

      (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师:《乌鸦喝水》告诉我们,遇到困难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样什么困难都会解决的。希望大家以后也像小乌鸦一样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这节课,我们读的好,说的好,写的好,那让我们也好好的说声再见吧!

       

       

      •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小学语文低年级课文教学的阅读教学课。本节课设计理念依据《儿童思维发展新论》,突出了以“语言运用为中心”,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理解课文所阐释的道理。

      1.理清课文主线,抓住关键词、以点带面处理课文。

      在处理课文内容时,紧紧围绕“乌鸦口渴了——想喝水——喝不到水——怎么办——想办法——喝到水”这一线索来展开课文的分析。把学生独立思考、理解文章涵义的权利交给了学生。比如,在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时候,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乌鸦的心情变化,抓住了“口渴”、“到处”等词语的理解,体会乌鸦口渴难耐的焦急心情。在学生体会乌鸦的心情的基础上,重点指导朗读,从而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丰富体验中理解课文

      新课改强调学生是探究性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语文课程中,爱护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生成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理解课文时, “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这句话看似简单,但要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却很不容易。因此,我在教学中就让学生亲自动手,将小石子一颗一颗投进瓶子里,亲眼目睹了瓶中的水渐渐升高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了中国语言在精确表述事物的美妙。

      总之,教师在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作用时,应明确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应该提供给学生展现自我的空间和舞台,让他们在这舞台上充分地发挥潜能、感悟语文之美!

       

       

       

      • 标签:
      • 乌鸦
      • 学生
      • 语言
      • 理解
      • 瓶子
      • 阅读
      • 课文
      • 朗读
      • 心情
      • 教学设计
      • 渐渐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