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为本的整合原则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课程为本的整合原则

            信息技术整合于中小学教学是现代技术应用于课程领域的一种具体形态,必然受到技术应用取向和课程理念的双重影响。技术是因人的需求应运而生并因人的需求而不断改进发展的,应根据不同应用领域中不同人群的特点和个性化需要提供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教学的整合必然应根据课程的特点以及服务对象--学生的需要确定应用目标和应用方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学重的应用明显呈现出从技术本位(technology-based)向课程本位(curriculum-based)转化的趋势,即从围绕信息技术本身的特点和优势出发应用信息技术,发展到从课程的需要出发论证信息技术的特点和潜在优势,并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这些潜在优势。这主要体现在:(1)重视结合学科领域的具体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应用信息技术呈现教学内容、创设教学环境、整合有关课程资源,而不是"为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技术";(2)重视从不同教/学方式对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的需要出发,有机组合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化资源,而不拘泥于信息技术的形式而实施所谓的"网络教学"或"多媒体教学";(3)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注重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不同认知水平、不同认知风格、不同发展需要的学生创设个别化的学习环境,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工具,例如,将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Cognition Tools)和思维工具(Thinking Tools)为学生的深层次思维和创新活动提供支持,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或者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学生方便快捷的交流合作工具,促进学生的交往、合作和社会化发展;(4)与此相联系,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模式也趋于综合化和多样化,强调在教师、学生以及信息技术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习活动中作为效能工具(Productivity Tool)、交流工具(Communication Tools)、研究工具(Research Tools)、问题解决工具和决策工具(Problem-solving and decision-making tools)的作用,[4]创设教师、学生、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有机融合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丰富体验基础上的、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 

            总之,课程本位的信息技术整合的本质在于"信息技术整合于每一节课或每一单元的焦点是课程的结果而不是技术" ,而"整合"的终极目标是学生的发展而不是技术的有无、多寡和先进与否,在教学中是否使用信息技术、使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如何使用信息技术都应服务于课程、教学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理解"整合"的目标时,应避免"技术本位"的目标取向,避免过分重视彰显技术优势,而偏离课程培养目标或忽视学生的体验和发展。

    • 标签:
    • 原则
    • 教学
    • 学生
    • 技术
    • 需要
    • 整合
    • 信息技术
    • 工具
    • 课程
    • tools
    • 特点
    • 应用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