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团中学王萍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docx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

    二师三十一团中学 王萍

    十年前,二师教研室李芬老师来我校开展教研活动,听了我的一堂课。课后点评时的一句话“该学习了”至今犹在耳边。从那天起,我记住了教师要与书为伴,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今年我有幸拜读了《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王晓春老师在这本书中反复提倡的是教师的科学精神与研究精神。比如在一则案例中,一个学生

    讲卫生,教师对他进行个别教育,通常会采取两种方式,“告诉他:你太脏了(直率地或者委婉地)。或者要求他:你必须把自己整干净(严厉地或者温和地)。”“第一句话是向孩子耳朵里输入教师评价。第二句话是向孩子的耳朵里输入教师指令。”这两种方式,王晓春统统称之为“干涉式教育”,并且评价说,“干涉式教育是赤裸裸的教育。教师一张口,教育架势就摆作为教师,像上面两句话,普通的家庭主妇也能说得很流利。”那么怎么办呢?王晓春老师结合案例说,“帮助式教育”才是科学的方法,也是真正有效的巧办法。

    王老师还认为,有的教师盲目相信师爱的力量,以为教师只要爱学生,一切就OK了。针对这种倾向,王老师一针见血指出:“很多教师都是这样,想用‘关爱’换来学生的‘感激’。教师一厢情愿地以为,学生一感激,就会改正缺点。可是现在的孩子由于家庭的溺爱,感恩心态越来越淡薄。你想,你关爱再多,能超过家长吗?家长关爱了那么长时间,那么大的力度,都没能使孩子听话。您的爱怎么就那么灵呢?”“千万不要以为爱能包治百病,而且我再说一句可能得罪人的话:爱不属于专业能力(虽然它对于教师是必须的,非常重要)。……他们缺少的不是爱,而是理智,是智慧,是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看了这些话,对照自己,我不是也有这样的想法吗? 我是爱自己的学生,可是我会爱自己的学生吗?仅仅有爱就可以了吗?我是有智慧的爱吗?平心而论,班里面的学生性格各异,各有所长。他们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个个聪明可爱。可为什么学习成绩良莠不齐。我们的教育不仅仅为了让学生获得知识,而是为了点燃智慧的火花。霍姆林斯基说:“人才只有靠人才去培养,能力只有靠能力去培养,才干只有靠才干去培养。”可见学生的智慧是要靠老师去开启的,这就要求老师首先要成为一名智者。那么世界上所有的老师就一定都是智者了么?至少我觉得自己就不是一个智者,只是一个比学生“多半桶水”的学习者。在我看来,智慧人人都有,当然有先天的因素,但是也有部分是由后天决定的。学生的接受速度、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在我的教学中有这么一类学生,我们必须重视,那就是:态度端正,反应较慢。这类学生在学习中往往表现出接受知识慢的特征,而对这类学生,最需要的就是耐心,在辅导这类学生时,我们必须做到心平气和,不可着急。因为这类学生心里是很想做出题目的,在试了几次都做不出来后,自己心里已经非常着急,这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他放松,而要真正做到让他放松,那首先不能着急,也就是要有耐心,否则,当学生看到老师也着急后,他自己心里会更乱。俗话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正是耐心的一种深刻体现。

    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长期地保持一颗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学生又将演出一幕怎样的好戏?我今天又将看到孩子们的什么新花样?我自己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事?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在为学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时,你也必然有进步。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请在这里输入段落内容...

    • 标签:
    • 20131211105955
    • 智慧
    • 学生
    • 教师
    • 这类
    • 教育
    • 老师
    • 学习元
    • 着急
    • 孩子
    • 以为
    • 知识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